上證指數和創業板的走勢,兩者在這幾個月中,是走出來截然相反的跡象。
但是。
李成剛認為,市場是聯動的。
創業板如果要開始走牛,那麼大盤也肯定會走牛市。
無非就是要比創業板慢一步而已。
最終。
兩者的趨勢,肯定會形成一致的。
這種情況,在股市裡麵會形成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主力資金在某個階段,會抱團去拉升高價股。
當高價股的價格,被不斷推高,等到一些按捺不住的股民,追入進來後,主力又會調倉換股,去炒一些低於十塊錢,但不是ST,價格在幾塊錢左右的低價股。
最後。
才是輪到低價股的爆發。
而低價股的爆發,更是很有意思。
如果創業板誕生一波低價股的暴漲後,中小板的低價股也會在後麵隨之而起。
就仿佛像是聽到了市場召喚一樣!
但實際上。
這種行為,就是一種典型的市場風向變化。
主力資金延續著某個邏輯,去不斷反複炒作。
有些時候是題材概念的炒作。
有些時候則是股票價格的炒作。
當高高在上的藍籌股不斷下跌時,往往就是低價股開始重新提升估值的時候,市場主力這個時候炒作的邏輯,完全就是價格!
將創業板的低價股炒作一番,將整個板塊的估值再度提升一下,然後當市場發現主力炒作的邏輯,已經從題材變成價格後,其他板塊的低價股,也會有跟風炒作,被資金挖掘的行為。
“如果從資金角度上來看,創業板的估值不斷市場抬升,那麼大盤的也肯定要相應重新定位!”
李成剛心裡默默的想著,打開西部證券和光大證券看了看。
金證股份的確不錯。
但是在上周連漲了好幾天之後,李成剛並不想追高,而是想等著它如果跌下來了,再擇機進入。
但看了幾隻股票後,李成剛忽然間心裡一動,暗暗警惕:“沒有必要貪多!我現在還不到四十萬的資金,長短各選擇一隻,擇機做一下波段,才是最好的操作,沒有必要反複去輪換股票,這樣做的話,就等於是不知不覺又變成了掰玉米的狗熊!”
牛市之中,隨著不斷的賺錢,或者是交易次數不斷的成功,新股民交易的熱情會不斷上漲。
最典型的行為就是,不斷更換股票,倉位資金一天都不能休息,賣掉這一隻股票後,就要立刻買入下一隻股票。
“我還是繼續做銀之傑、樂視網、中科金財這幾隻股票就行,我不可能抓住市場裡麵每隻上漲的股票,也不可能提前去猜到主力炒作的邏輯,但是互聯網和科技股,是這一次創業板炒作的大主線,那麼主力資金肯定會在互聯網這個方向上,不斷去挖掘的。”
李成剛心裡思忖著,打開銀之傑的k線圖,仔細的看著,“這個市場裡麵的錢,是永遠都賺不完的!我要做的就是,賺自己能夠看懂的錢!做自己有把握,能夠看懂的股票。”
將銀之傑的走勢複盤結束後,李成剛又去看中科金財。
這段時間。
李成剛一直都是順風順水,幾乎沒有割肉止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