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打算關掉論壇時。
鼠標都已經挪到了右上角的X,但就在這時,李成剛心裡一動,停了下來。
他又將這個喊著“這次不一樣的”帖子,仔細認真的看了一遍。
“……這一次是隻屬於創業板的牛市?”
看見這句話後,李成剛盯著屏幕,心裡沉吟思忖著。
下意識又打開了光大證券的k線圖看了看。
在2013年9月27日,光大證券經過日線三連跌之後,收了一根小陽線。
成交量卻是萎縮到了極點。
“不出意外的話,2013年2月份這個15.46元的價格,應該就是光大證券今年的最高點了!”
李成剛回看了一下光大證券之前的走勢,又看了看前段時間這個縮量雙頂的走勢,沉吟思忖著:“弄不好,今年連9月12日這個9.37元的價格,都不會再看見了。”
“但是,隨著創業板賺錢效應的不斷增加,肯定會有新股民開戶入場的,而一些主力雖然在創業板內折騰,但真正的大主力,還是會停留在滬市之中的。”
“原因很簡單,真正的大主力,資金量太大了,幾百億的資金,去做創業板的股票,根本就進不去,所以隻有一些實力不夠的小主力,才會在創業板裡玩;而大主力依然還是會選擇滬市的股票。”
看了看滬市和創業板截然不同的走勢。
李成剛沉吟思忖著,“假如將股市劃分為幾個等級,那麼,中小創無疑是最低的,接下來是深市,最後才是滬市!國內資金雄厚的大主力,都是玩滬市的金融股和大盤股,畢竟,隻有這裡盤子,才能夠讓大主力施展拳腳。”
“眼下,光大證券由於烏龍指的原因,導致它已經和其他券商走出來截然相反的走勢了,所以其實跟蹤光大證券,已經不適合了,因為它不會跟隨大盤指數同漲共跌了。”
想到這裡,李成剛將光大證券從自選股中刪掉了,換成了中信證券。
看了看中信證券每天最少都是幾個億的成交額時,李成剛心裡突然湧起了一股豪氣:“這才是真正大展拳腳的市場!”
相對於中小創那些每天隻成交一兩千萬資金的股票而言,中信證券的體量,是那些股票的幾十倍!
而且。
國外的大資金,通過QFII進入到國內市場,他們也都是優先選擇中信,海通這樣優質資產,業績穩定,流通性好的大盤股來做!
翻了翻中信和海通的十大股東持倉情況,李成剛點燃一根香煙,忍不住開始幻想起來:“我什麼時候才能夠進入到這個名單嗎?”
如果說股市是戰場。
那麼。
中小創的板塊,無疑隻能算是連、排級彆的規模。
而深市算是團、營級彆的。
滬市這邊才是真正的主戰場!
都是旅級、師級和軍級級彆的規模!
資金進入到股市,都是為了賺錢盈利而來的,沒有哪個資金是甘願來當“散財童子”的。
中小創是遊資和散戶的戰場,那麼,深市就是基金和私募相互收割的地方。
滬市。
則是超級主力和大主力、國外資金相互廝殺的戰場!
隻有資金量達到一定體量後,才有資格在滬市的主戰場上,跟這些“大塊頭”們鬥智鬥勇!
一根煙抽完後,李成剛去看了看南北車的走勢。
從日k線圖上來看,南北車不約而同的走出來了一個日線回踩的走勢。
從2013年9月11日之後。
10個交易日中,竟然隻收了一根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