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7日大盤指數收出來的這根T字形K線,並沒有讓眾多股民激動起來。
原因很簡單。
沒人相信這裡會是底!
“……今天不過就是一個下跌中繼而已,大盤的底部估計要到2500點以下,才能夠探明了。”
“各位粉絲朋友們,大家彆激動,我敢打賭2638這裡肯定不是底,大家聽我的,都彆去抄底,空倉耐心等著。”
“今天這個走勢,有點像是1月8日那天一樣,但後來怎麼樣?大家都看的清清楚楚!以我多年炒股的經驗來看,這裡絕對不會是底部!”
李成剛上網溜了一圈,發現各大“股神家”的評論,幾乎都是如此。
當然。
有人認為這裡不是底。
那就有人認為這裡會是底。
“……我今天已經進場了,我敢打賭,這裡百分之百是底部區域,從這裡再往下跌,也跌不到哪裡去了,最多再跌100點,肯定不會跌破2500點的……”
有一些永遠處於“模棱兩可”的股評家們,紛紛在網上振臂疾呼,不過,他們的評論,也十分有意思。
都既然肯定是百分之百的底部區域了。
還要再補充一句——最多再跌100點!
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同樣。
李成剛也並不覺得,這裡會是底,因為和第3浪殺跌的位置,距離有些太近了。
他一直關注的格力電器,在今天才跌到了2015年11月30日的位置。
強到了極點。
李成剛現在賬戶裡,可動用的資金,還有七千萬左右——上一次白冰冰領著李冰來看病,在她走的時候,李成剛又取了一點錢給她。
不過李成剛也知道,再多的錢,也彌補不了情感上的空虛。
隨著不斷的下跌,其實中小盤個股的流動性,已經開始逐漸“衰竭”了。
大多數中小盤個股,都已經從最活躍時期的每天成交額十幾億元,下降到了現在每天的兩三億元左右。
這是一個可怕的變化。
因為股票這東西,量在價先,這裡的量,除了成交量之外,還有成交額!
價格都是買出來的。
在高位時期每天成交十幾億,甚至是幾十億的股票,當它的成交額降到過去的10/1以後,那些在高位套牢,不肯割肉的散戶們,就沒有人想過,這麼低的成交額,價格該怎麼漲上去嗎?
銀之傑的成交額,在眾多中小盤個股中還算不錯的,在1月27日這一天,依然達到了6.71億元。
但在去年11月份時,銀之傑每天都有十幾億,幾十億的成交額。
最多的時候,一天有35億多。
和那時候相比,足足少了幾乎30億元的差距。
在李成剛看來,這個數據不能證明進場的散戶少了,或者說市場沒有錢了。
畢竟。
大多數散戶的資金,其實並不大,而且,市場每天都在交易,每天都在買賣之中,不會有那麼多散戶同時看好一隻小盤股,同時在一天買入的。
其實中小盤個股的成交額驟降,李成剛分析認為,這應該是大多數資金從小盤股中撤退抽身的原因。
畢竟,在這個市場裡,雖然散戶數量驚人,但主導市場的,永遠都是資金雄厚的大小主力們。
有些散戶總覺得,那些賺錢了的主力們,在市場裡狠狠大乾一票以後,卷了錢就走。
但這都隻是散戶的錯覺而已。
資金永遠都是貪婪的。
對於那些一直生活在這個市場裡麵的大小主力們而言,發動一輪大行情,結束一輪大行情,建倉,震蕩,拉升,出貨等等,都是需要以年來為單位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