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先在空間裡吃了幾個桃子,打了一套鶴形,然後開始練習練習虎形。
五禽戲這五形沒有固定的練習順序,全憑練習者的心意或者身體素質。
陳蔓兒選擇先練鶴形,一是考慮自己有練習鶴形拳的基礎,二是考慮鶴形適合女性,尤其是身體素質不太好的女性學練。
現在,陳蔓兒過去虧空的體質,已經被玉階空間和井水調理好了,就應該學習下一步。
虎形!
虎形煉骨!
虎形技法以一撲二掀三剪為主,但虎形的步法才是最為重要的。
看似緩步遊走的步法中暗藏隨時撲擊的警覺,眼神需虎視眈眈,將猛虎的警覺與威嚴內化為自身氣勢。
陳蔓兒就是在練習虎步。
直練到出了一身透汗,她才收功,在空間裡打了桶水,簡單衝洗了一下,才出來吃早飯。
早晨是烀的玉米麵餅子和野菜鯽魚湯,已經煮爛的魚肉被張金花挑出魚刺後,分給陳月兒和陳建陽了。
等陳建陽上學後,張金花帶著陳月兒跟陳季安一起上工,臨走時再三叮囑不要進山太遠。
“好啦,我知道了。”
陳蔓兒好不容易送走羅嗦的爸媽,把準備好的工具帶上,就連那兩條狗也給送進了空間。
陳家坳後麵的山叫做黑瞎子嶺,原因就是這山嶺上有熊出沒。
當然,更多的是野豬,這東西混不吝的,碰上它不比碰上熊後果更糟。
尤其是這東西經常拖家帶口來村是做客,一點也不拿自己當外人。
“蔓兒,今天不去河邊釣魚了?”
說來也巧,一出門,就碰見陳翠花扛著魚竿,拎著魚簍往河邊走。
陳蔓兒看到她,就忍不住好笑:
昨天她在吃飯的時候,就把陳翠花‘借魚’的事情說了一遍,惹得全家好頓笑。
陳蔓兒就問,這村裡陳氏是大姓,就算隔代太遠,那也是有著關係的,她婆婆怎麼那麼不給麵子。
張金花笑著解釋,陳翠花的婆婆也姓陳,說起來算是陳翠花的遠房姑姑,這姑姑打侄女,沒毛病。
而且陳翠花吧,好小便宜不說,還有點兒懶,而且借口也不換一個,一個不留神便來河邊‘釣魚’,不過得手的時候少,挨揍的時候多。
“不去了,今天上山摘點兒野菜。”
陳蔓兒這會兒覺得這位是個喜劇人,也就不那麼討厭她了。
“這孩子,野菜哪有魚好吃啊?傻了這是!”
陳翠花覺得昨天陳蔓兒運氣那麼好,今天說不定還走運,這回她沾著點兒陳蔓兒的運氣,如果釣到一、兩條魚,還可以在婆婆麵前再揚眉吐氣一回。
陳蔓兒搖搖頭,也懶得跟這個人爭論。
“這孩子,怎麼就不聽勸呢……蔓兒,小心著點兒,要是遇到野豬,千萬彆跑直線!”
陳翠花在後麵喊道。
行,這句話還有點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