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離了京城,回首再望不見那龍樓鳳閣,心中悵然若失。行至崇文門外,但見昔日奉敕修建的宏勳祠已化作斷壁殘垣,連那檀木金身的神像也被人劈作柴薪,不由黯然神傷。
想當年他權傾朝野時,各地生祠林立,尤以這宏勳祠最為恢弘。金椽碧瓦,朱簷紅牆,二十四間殿宇連綿,正殿廣及三四畝,高逾百尺。佛龕中那尊檀木鐫刻、遍體塗金的坐像,頭戴紫金冠,身襲錦繡袍,眉目須發與他本人分毫不差。如今,金粉剝落,香煙斷絕,或許不久都將毀壞而煙消雲散。
憶起昔日奉旨出京,五城兵馬司鳴鑼開道,內官設宴餞行,文武百官列隊相送,各省督撫遠迎遠接,三千忠勇武士前呼後擁,何等威風!而今雖無官吏迎送,倒還有一班亡命部從相隨,行伍間尚存幾分氣勢。劉應選、鄭康升等人懾於他餘威,一路聽令行事,倒像是赴任而非謫戍。
這日行至一處,道旁密林麥田相間,樵夫農夫正在勞作。突然萬箭齊發,直射車隊,那些農夫樵子竟都躍上官道,與護衛武士廝殺起來。
劉應選勒馬高呼:“我等乃朝廷命官,押解人犯前往鳳陽,爾等休得妄動!“
一個農夫應聲道:“我等隻取魏忠賢性命,無關之人速速退去!“眾武士哪個敢退,紛紛護住魏忠賢坐騎。終究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不多時刺客便死傷大半,餘者見勢不妙,四散逃竄。
擒住幾個活口訊問,卻隻說什麼“十殿閻羅差遣“,自稱“勾魂使者“、“黑白無常“。魏忠賢見問不出主使,下令儘數處決。
車隊繼續前行,不料前方突然馳來五輛貨車,看似商隊,卻毫無避讓之意。鄭康升正要嗬斥,那車隊竟發力狂奔,車上商販紛紛跳下。無人駕馭的馬車直衝入馬隊,車上炸藥轟然爆響,頓時人仰馬翻,沙石橫飛。
八名執刀商販趁機直取魏忠賢車駕,八柄利刃同時刺入車廂。廂體應聲碎裂,八人卻連人帶刀倒飛而出。但見魏忠賢端坐其中,毫發無損,雙目寒光凜冽。
又有八人圍攻而上,魏忠賢劍光一閃,七人頃刻身首異處。最後一人手持月牙鏟從後偷襲,竟被自己的兵刃反噬而亡。餘眾前仆後繼,卻無人能近他五步之內。
待武士們回過神來,刺客已儘數伏誅。魏忠賢輕彈劍身,冷笑道:“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他手中所持,正是白蓮教聖物“怒天劍“。此劍曆經輾轉,最終留於魏府。雖經大火損了靈性,鋒芒依舊逼人。
魏忠賢本就武功卓絕,得此神兵更是如虎添翼。劉應選等人少不得又一番奉承,這才收拾殘局繼續趕路。
兩日後行至保定城,在酒樓打尖時,但見各路江湖人物陸續進店。席間有人露出湘西鳳凰城、黃山青陽門、閩南蔡家等門戶痕跡,劉應選不免惴惴不安。魏忠賢卻恍若未覺,依舊慢條斯理地飲酒用膳。
這時,青陽門中站起一名虯髯道士,向西首一人朗聲笑道:“諸城主,聽聞你新得一口寶刀,吹毛斷發,削鐵如泥,何不取出來讓大夥兒開開眼界?“
鳳凰城城主諸仲卿撫須微笑:“得刀是真,隻是此刀輕易不出鞘,出鞘必飲奸人之血。“
魏忠賢聽得“奸人“二字,手中酒杯微微一滯,冷冷瞥了諸仲卿一眼。
旁邊一個精瘦老者接口道:“天下奸人何其多,何愁寶刀無血可飲?諸城主先讓我們飽飽眼福,暫不歸鞘,待尋個奸人殺了,豈不兩全?“
諸仲卿頷首:“此話在理。若再推辭,倒顯得諸某小家子氣了。“說著從行囊中取出一刀。但見犀牛骨為鞘,青銅為柄,夔紋古樸,刀未出鞘,已是寒氣逼人。
諸仲卿緩緩抽刀,刀身出鞘的嗖嗖聲中,一道寒光如秋水映月,刺得人睜不開眼。圍觀者連聲讚歎:“好刀!好刀!“
那虯髯道士塗一粟持一柄樸刀上前。諸仲卿會意一笑,將寶刀立起,刀口向上置於桌案。塗一粟大喝一聲:“看好了!“舉刀過頂,奮力劈下。兩刀相碰,當啷一聲,他手中隻剩半截刀身,桌上寶刀卻連個卷口也無。
塗一粟撫掌道:“天下削鐵如泥的寶刀不算稀罕,此刀妙在"誅奸辟邪"四字。“
諸仲卿正色道:“正是。倘若寶刀落入奸人手中,屠殺義士,也算不得好刀。這好比習武之人,武功再高,若為奸人賣命,終將為人所不齒。反之,若是除奸扶弱,保國安民,縱使不會武功,也令人敬仰。所以說論人品武品,人品當在武品之上。“
塗一粟擊節讚歎:“妙論!眼下正有個天字第一號的好目標,寶刀不出,更待何時?“
話音未落,他目光如電,直射魏忠賢。店中大半人紛紛亮出兵刃,將魏忠賢一行人團團圍住。
劉應選等人嚇得體若篩糠,話都說不出來。眾武士緊握兵刃,隻待魏忠賢示下。一時間劍拔弩張,殺氣彌漫。
魏忠賢卻仍自斟自飲,恍若未睹。
諸仲卿厲聲喝道:“魏忠賢!你弄權誤國,濫殺忠良,罪惡滔天!今日我便用這誅奸寶刀,取你項上人頭祭奠忠魂!“說罷大步搶上,揮刀橫削,一招“雪擁藍關“直取咽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魏忠賢脖子一仰,手中酒杯擲出,正中刀口,應聲而裂。諸仲卿刀法忽變,時而八卦刀法,時而地趟刀法,舞成一團白影,逼得魏忠賢連退數步。淩厲刀風刮得旁觀者麵皮生疼,紛紛退避。
魏忠賢讚道:“好刀法!“突然拔劍相迎,刀劍相碰,火星四濺。諸仲卿虎口一震,暗驚:“刀重劍輕,他的劍勢卻比我的刀還沉,武功當真深不可測,這劍也是神兵利器。“
刀劍再碰,諸仲卿隻覺手上一輕,刀尖已被削去。又一下碰撞,刀身再短一截,飛出的刀片貫入旁觀者頭顱,那人連慘叫都來不及便倒地身亡。圍觀者嚇得又退數步,幾乎退到門外。
諸仲卿額頭見汗,心想:“技不如人,兵刃又吃虧,今日凶多吉少。“數個回合過去,他手中的誅奸寶刀已變成一把鋸齒。
塗一粟高呼:“諸兄,我來助你!“揮舞鐵蒲扇殺入戰團。這鐵蒲扇邊緣開刃,使起來如劍般淩厲。然而二人聯手,仍處下風。不久黃山派鹿九公也揮動梅花拐加入戰局。
魏忠賢以一敵三,仗著寶劍之利,竟一手負後,單手持劍東點西刺,隨手幾招便化解三人最精妙的攻勢。又過數合,諸仲卿、塗一粟、鹿九公同時躍出圈外,相視點頭,轉身離去。眾江湖豪客也如潮水般退去,轉眼間走得乾乾淨淨。
劉應選長舒一口氣,不解地問道:“魏爺,他們為何自行退去?您又為何放他們走?“
魏忠賢冷笑道:“他們知難而退,來日必會再來。想來咱家往日行事確實過了些,得罪了不少人,以致人人欲殺之而後快。不過——“他眼中寒光一閃,“想取咱家性命的人,還沒出世呢。“
這時,一個少年公子昂然踏入店中,朗聲問道:“誰是魏忠賢?“
一名武士厲聲嗬斥:“魏公的名諱豈是你能直呼的?還不快滾!“魏忠賢卻抬手製止,饒有興致地打量著這個膽大包天的少年:“咱家便是。小朋友有何見教?“
少年公子徑直走到桌前坐下:“小生有個故事,不知九千歲可願一聽?“
若是往日,魏忠賢斷無閒情聽人說書。但此刻心緒煩亂,見這少年氣度不凡,反倒生出幾分興致:“但說無妨。“
“本地曾有個豪紳,豢養了三百惡獒,每日縱犬咬人為樂。後來家道中落,無力喂養,那些餓瘋了的惡犬竟將主人撕碎分食。“少年目光灼灼,“曾經縱犬傷人,最終反遭犬噬。九千歲說,這豪紳是不是既可恨又可憐?“
魏忠賢聽到最後,才明白這故事竟是在影射自己。他強壓怒火,冷笑道:“小朋友好大的膽子,不怕死麼?“
少年昂首道:“怕死就不來了。“眉宇間正氣凜然,令人不敢逼視。
“你叫什麼名字?受誰指使?“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餘姚黃宗羲便是!禦史黃尊素正是家父。“少年聲音清越,“家父剛正不阿,為閹黨所害,必將流芳百世。而九千歲蒙蔽聖聽,殘害忠良,少不得要與董卓、王莽同列,遺臭萬年!“
這番話擲地有聲,說罷長身一揖,揚長而去。魏忠賢竟未下令阻攔,任他消失在店門外。
接連遇刺,又遭這少年當麵痛斥,魏忠賢心緒愈發煩亂,草草用膳後便下令啟程。黃宗羲的話語如影隨形,在他心頭反複回響。
出了保定城,一行人錯過宿頭,暮靄四合中隻得在荒野露宿。四十輛大車圍成營壘,中央搭起帳篷,外圍由忠勇營武士值守。
魏忠賢雖武功高強,又有寶劍護身,卻總覺危機四伏。黃宗羲的話在耳邊縈繞不去,令他輾轉難眠。時至午夜,一陣陰風灌入帳篷,燈燭明滅不定。遠處忽然傳來隱隱哭聲,在山穀間回蕩,淒厲異常。
魏忠賢驚坐而起,喝問帳外:“何人夜哭?“
守夜內侍顫聲答道:“像是些錦袍玉帶的官員,口口聲聲要索爺的性命......“
“有這等事?“魏忠賢掀帳而出,但見東南方向風吹草伏,無數人影如僵屍般跳躍而來。磷火閃爍間,他認出那些滿臉血汙的冤魂——工部侍郎萬燝、副都禦史楊漣、左都禦史高攀龍......還有熊廷弼等人。判官鬼曹、牛頭馬麵簇擁其間,個個吊眉吐舌,噴煙吐霧。
魏忠賢嚇得退回帳中,定了定神,又持劍衝出,厲聲喝道:“何人裝神弄鬼?“怒天劍豁然出鞘,光華四射,照見群鬼猙獰麵目。
那些鬼怪將營地團團圍住,齊聲索命。武士們雖然刀箭向外,卻個個兩股戰戰。忽聽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叫道:“魏忠賢,你害得我們好慘!且到陰司對質!“這叫聲似有攝魂之力,聞者無不心神恍惚。
魏忠賢運足內力喝道:“咱老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閻王也奈何不得!爾等究竟何人,扮作這等模樣?“
那怪聲又起:“魏忠賢陽壽已儘!牛頭馬麵,押他往豐都地府!“話音未落,二怪各執喪門棒、鐵銬猛撲而來。兩名武士正要阻攔,眼前一花,二怪已掠過身側,直取魏忠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劍光如閃電劈空,萬千白虹迸射。血光飛濺處,二怪撲倒在地,再不動彈。此時群鬼一擁而上,與武士們戰作一團,夜色中頓時響起一片兵刃相交之聲。
魏忠賢方才擊退二鬼,未及喘息,忽聞一聲暴喝,左右兩股陰風驟然而至。他身形微晃,退開三尺,但見兩道身影撞在一處,現出黑白二無常——黑冠黑裳者執鐵火簽,白冠白裳者持鐵牌,俱是長舌垂胸,眼中綠芒閃爍,宛若從地府直闖人間。
二無常甫現身形便猛撲而上,鐵簽鐵牌挾帶腥風。魏忠賢劍尖輕顫,化作兩道白虹疾射而出。金鐵交鳴聲中,簽牌應聲而斷,二無常還未及變招,已然身首異處。
魏忠賢飛起兩腳將屍身踢向半空。忽見一團黑影掠空而至,輕飄飄接住二屍,將首級與屍身並置一處。來人緩緩抬頭,碧幽幽的目光如冷電般射向魏忠賢。
但見此人襆頭烏紗,皂服角帶,麵若重棗,濃髯環頷,儼然廟中泥塑的判官現身。魏忠賢心頭一凜,想起蜀中那個神秘門派,門主“火判官“狄牟正是這般打扮。此派行事詭秘,專誅貪官惡霸,當下冷聲喝問:“你可是火判官狄牟?“
話音未落,來人猛然張口,一團烈焰直噴麵門。魏忠賢飄身後退,仍覺麵上灼痛,心中再無懷疑,厲聲道:“狄牟,咱家與你無冤無仇,此刻退去尚可保全性命!“
來人正是狄牟,聞言朗聲道:“我豐都鬼派專管陽間不平事,陰司漏網人!魏忠賢,朝廷饒你,本判官卻饒你不得!“雙掌一合,竟生出兩枚碧熒熒的火球在掌間跳躍,喝聲:“三昧真火,疾!“火球一前一後破空襲來。
魏忠賢識得火中蘊毒,倒吸一口涼氣。火球來勢太快,閃避不及,他長臂一伸,隨手抓起兩人向前擲去,同時飛身後撤。隻聽轟然巨響,火勢驟旺又倏忽熄滅,前一人化作飛灰,後一人僅被火星濺到,立時滿地翻滾,哀嚎不絕。
狄牟一擊不中,探手腰間掣出一對判官筆,直取百會、膻中二要穴。魏忠賢不閃不避,揮劍直削。狄牟忌憚寶劍鋒芒,筆勢頓轉,改點清冷、清淵二穴。筆勁精純,認穴奇準,確是點穴大家。
魏忠賢又是一劍逼開對手,退後一步:“莫要逼人太甚!“狄牟卻猱身再上,纏鬥不休。魏忠賢殺心陡起,劍法驟然加快,平地陰風四起。狄牟一驚之下,判官筆已被削得隻剩半截,急忙躍出圈外,這才驚覺魏忠賢武功之高遠超想象。瞬息間他厲聲喝道:“雙鬼拍門!“
半空中忽飛來兩物,狄牟縱身接住,再度撲上。魏忠賢橫劍一格,火星四濺中二人各自震開。定睛看時,狄牟手中竟是兩個金剛砂磨製的骷髏頭,齒牙開合,森然可怖。饒是寶劍鋒利,竟也劈之不開。
這對奇門兵器在狄牟手中忽而使作雙錘,忽而化作鐵掌,既可揮拳猛擊,又能空手入白刃。魏忠賢連出數劍均被震回,一次寶劍竟被骷髏利齒鉗住,險些脫手。他平生除與白袍老怪王森激戰三日未分勝負外,當屬此戰最為凶險。
又過數合,魏忠賢靈光乍現,劍勢陡然加快,劍光耀如白日,直刺狄牟雙目。黑夜之中,狄牟被劍光所眩,漸覺眼花繚亂,不見敵人所在。這一驚非同小可,正要抽身後撤,忽覺小腹劇痛,身子不由自主倒飛數丈。
待他落地時,魏忠賢已提劍迫近。狄牟一個翻身倒縱,高呼:“老賊時辰未到,眾人速退!“話音未落,場上騰起嗆人黃煙。待煙霧散儘,狄牟與其門人早已蹤跡全無。
魏忠賢不敢窮追,檢視己方死傷慘重,隻得下令嚴守營壘,靜待天明。
次晨啟程,一行人踽踽南行。魏忠賢自此變得疑神疑鬼,總覺楊漣、左光鬥等冤魂如影隨形。有時深夜拔劍疾刺,待看清時卻發現倒下的竟是自己的親隨。如此再三,連最忠心的武士也不敢近身護衛。
這夜宿於驛舍,魏忠賢尚未就寢,忽聞遠處傳來一聲極輕微的異響。正要出房查看,便有部下倉皇來報:“侍衛伍安國被妖人擄去了!“
魏忠賢細問情由,同屋侍衛顫聲道:“伍兄弟方才出房如廁,轉眼就被一道黑影擄走,快得不及眨眼。“魏忠賢暗忖此人輕功不在自己之下,想到又添強敵,不禁心煩意亂。
翌日清晨,李朝欽端水入房,見到魏忠賢時竟嚇得魂不附體,指著房外咿呀難言。魏忠賢覺出蹊蹺,一指按在他百會穴上,李朝欽這才顫聲道:“爺兒莫非練成了分身術?方才您還在院中吩咐小人送水,怎的轉眼就在房內了?“
魏忠賢心頭一震,麵上卻不露聲色:“咱家一直在房中。“暗想竟有人能冒充自己而不被識破,此人身手當真深不可測。
離了驛舍取道阜城,正午時分在路旁歇腳。魏忠賢聽得溪水潺潺,命侍衛林茂取水。不料林茂去不多時,忽聞一聲悶哼。魏忠賢騰身掠至二十丈外,但見一女子挾著林茂踏草疾行,當即提氣追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