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每一個人,記憶中最美好的部分。
稚嫩的孩童在春天栽起了花,踏上了青,把蝴蝶捉了又放;孩童在夏天唱起了歌,伴上了蟬鳴,內心與陽光一般炙熱;在秋天落了葉,吹著晚風,看著晚霞;直至寒冬將至,才發現倏忽又是一年。
童年便是如此,當我們身處在這個年紀的時候,覺得這樣的時間真的好長好長,長到每一天的晚上都足夠數一遍星星,長到每一個慵懶的午後都足夠時間看清每一道透過綠葉散下的陽光。
我們在人生的長河中信步徐行,童年的記憶是我們最初的錨點,有的人因為艱苦艱難不願想起,總會有人將它當做一生的美好封存在記憶深處釀出香醇。
知緣在山林間奔跑往複,往上看是高聳入雲的山頂,往下看是他居住良久的寺廟,他依靠在樹旁,遠眺著遠處港口的輪船上,心中思緒萬千。
其實,山與海的距離,中間隔著數十公裡,常人的視力難以看見,但是他卻如同戴了副望遠鏡一樣,能看清楚個大概。
望向海的儘頭,孩童不禁發出疑問:海的那邊是什麼?
這對於年齡尚小的孩童來說,實在是個難以捉摸的答案,畢竟他連這座城市都還沒有走出去過,又怎麼能夠想象到世界的另外一邊呢?
很多時候,一顆小小的種子種下,會在數年以後長成彆人都意想不到的樣子。
孩童的思緒不知飄到了何方,就這樣想著想著,天色已經漸晚,晚霞覆蓋天空,知緣伸了個懶腰,朝著山下緩步走去。
“師父,我明天想去港口看一看,可以嗎?”正在吃飯時候的知緣突然向方丈提問的。
“怎麼?”方丈放下碗筷,看向了知緣。
知緣眉頭微鎖,思索了一陣,說道:“我今天在後山上,看到港口了,也看到了海,好大好藍,我從來都沒有去看過誒,所以...”
“沒問題啊,小朋友嘛,對這世界感到好奇,很正常,那明兒我帶你去吧。”方丈隨即回答道,並未對此有何疑惑。,我明天想要自己一個人去,可以嗎?”知緣不敢直視方丈的眼睛,隻能一邊撥弄碗筷,一邊說。
“咳咳,為何,你才這麼大點兒,就要一個人出去,萬一遇到人販子怎麼辦?萬一遇到發狂的獸人怎麼辦?不可不可。”方丈立刻反駁道。
知緣聽到這話,也並沒有著急反駁,隻是緩緩的站起身,推開了門,在月光的映襯下,孩童瘦小的身影與被拉長的影子形成鮮明對比,他緩緩的抬頭,看起了天上的一輪明月,與此同時皎潔也一同落在知緣那稚嫩的臉龐。
“師父,這世界上有多大,您知道嗎?”
“不知,這世界有多大,目前沒有人知道。”
“那這世界有多少奇異的事,奇異的人,奇異的生物,您知道嗎?”
“也不知。”
“是啊,這世界實在是太大,太美了,我想要去看看,僅僅是到數十裡外的海邊,而且危險應該不大吧。”孩童轉過頭,在月光的映襯下,方丈看不清他的神色,但誠懇的語氣已經說明了一切。
突然,方丈想到什麼,疑問道;“你說你是今天看到港口與海的,是怎麼看到的?”
“我爬到了後山上,一眼望去便能看到了啊。”知緣很好奇方丈問這個乾什麼。
“你是說你能看得清幾十公裡開外的地方嗎?”
“對啊,不過要站得高一點,不然會被好多東西擋住。”
此刻,方丈才突然想起來,這個孩子的誕生並不一般,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有意避開這件事,也並沒有發現他有什麼異於常人的地方,此刻,他才真正想起來這些,或者是此刻方丈在願意麵對事實。
方丈以及寺廟裡的大家其實一直都能感受到小知緣的與眾不同,但是當他自己說出來之後,依然讓方丈心驚。
方丈並不怕小知緣是什麼奇怪的生物或者帶著什麼目的,相處這五年以來,大家都太知道這孩子的品性。
所以方丈此刻非常的害怕,並不是害怕他有什麼過於常人的地方,而是怕他有什麼常人遇不到的問題,畢竟特殊的能力代表著特殊的責任。
就在方丈思索之際,知緣早就走到了方丈麵前,“師父,你就讓我去吧,我的力氣很大,即使真的遇到危險,我也肯定沒問題,而且就算打不過,我覺得也沒人跑得過我。”
“可海邊到這裡來回有將近二十多裡,你的體力...算了,當我沒問。”
方丈本來想著五歲的兒童走這麼遠,身體怎麼會吃得消?但是一想到這孩子每天那使不完的牛勁,就覺得自己是在瞎想,隻是自己還是有點擔心。
“好吧,那你明天就去吧,去完記得早點回來便是了。”方丈歎了口氣,無奈妥協道。畢竟自己又不能不尊重他的意願。更何況孩子的夢如同洪水,你若抑製,他便會更加凶猛,堵不如疏,隻能答應了。
而且就現在連天港的治安,守衛軍的強大已足夠讓人安心了,就算有那麼多的亞人種,大家也都是和平共處,相互溝通,不至於有什麼危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更何況就算有什麼危險分子,也不至於這麼碰巧的找上他吧。
想到這方丈終於放寬了心,說道:“我已經答應你,讓你明天自己去了,那你也要答應我一件事。”
“什麼事,師父,隻要是我能做到的,一定會去做。”
“等之後你到了學習的年紀,我希望你能去連海學堂去學習,你願意嗎?”
“啊,如果學習的話,我在寺廟裡不就行了嗎?去那裡要多久才能回來一次呀。”
方丈隨即假裝生氣的說道:“我們怎麼可以和學校裡的老師相對比?你剛才還說什麼事都答應的,難不成小知緣要出爾反爾了嗎?”
“我沒有說要不答應的,隻是去了學堂以後和師父師叔們在一起的時間就要變少了好多,我會想大家的。”知緣委屈巴巴的說出來。
“沒事的,小知緣,你要知道人的一生是很長的,你總會遇到各種各樣新鮮的人和事,就像你想要明天去看海一樣,你不可能永遠在這寺廟,更不會在這一輩子,所以我將你送去學習,以後你可能要用到的知識。”方丈耐心的向知緣解釋道。
“好,師父,我答應你,等到了年紀,我便會去連海學堂學習的。”知緣想了想,師父並不會害自己,而自己也認為多學點東西沒有壞處。
“好,這樣我就放心了,去睡覺吧。”
“好,師父晚安。”
“晚安。”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看了一處風景,就會有一次新的念頭,而這一個念頭,會對你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站在未來的角度來看,誰又能說這些不屬於是〔命運〕呢?
喜歡漫漫遠遊記請大家收藏:()漫漫遠遊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