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河流悄無聲息地淌過,轉眼,林小圈迎來了他的十二周歲生日。這是一個微妙的年齡,站在童年與少年的分水嶺上,身體裡仿佛同時住著一個渴望依賴的孩子和一個急於宣告獨立的小大人。
這個生日,注定與往年不同。沒有在大酒店擺宴席,沒有邀請絡繹不絕的親戚,應小壽星自己的要求,慶祝地點就設在家裡。客廳被顧無雙精心布置過,彩帶和氣球裝點出溫馨又活潑的氛圍。受邀的客人隻有兩位——林小圈最好的朋友小哲和班長張麗,以及一個紮著羊角辮、興奮得滿屋子亂跑的小女孩——林小圈8歲的妹妹,林小小。
“哥哥,生日快樂!”小小舉著一個自己買的自己喜歡的修正液,塞到林小圈手裡。林小圈有些不好意思地接過,偷偷看了看旁邊的同學,見他們隻是善意地笑著,才鬆了口氣,揉了揉妹妹的頭發。
顧無雙在廚房和餐廳之間忙碌,像個高效又溫柔的指揮官。餐桌上已經擺滿了令人垂涎的食物:金黃油亮的烤雞翅、鋪滿芝士和餡料的披薩、煎得滋滋作響的香腸拚盤、色彩繽紛的水果沙拉,還有各種零食飲料。食物的香氣與孩子們的歡笑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生日派對該有的模樣。
然而,真正讓這個生日與眾不同的,是接下來的活動。
“我們來玩英語麻將吧!”林小圈興奮地搬出一個小箱子,這是他最近迷上的新遊戲,既能娛樂,又能“寓教於樂”,巧妙地規避了來自爺爺那潛在的壓力。幾個孩子圍坐在地毯上,顧無雙也參與進來,開始按照單詞字母組合牌麵,時而蹙眉思考,時而為湊成一個長單詞歡呼。
接著,他們又玩起了簡化版的“澳門賭場”桌遊,用籌碼下注,體驗著虛擬的風險與收益,大呼小叫,氣氛熱烈。然後是“誰是臥底”和簡化版“狼人殺”,邏輯推理與表演天賦齊飛,連一開始有些靦腆的張麗都完全投入進去,客廳裡充滿了狡辯、指控和揭穿真相後爆發出的響亮笑聲。
林大強待在房間,偶爾探頭看看,被那幾乎要掀翻屋頂的聲浪震得縮回頭,嘴角卻帶著一絲連自己都未察覺的笑意。於如煙則忙著給孩子們添果汁、遞紙巾,看著孫子和他的朋友們,眼裡滿是慈愛,隻是那慈愛底下,仍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怕孩子們玩得太瘋,耽誤了學習。
林大年乾脆待在書房沒出來,將外麵的“喧囂”隔絕在門外。直到顧無雙去敲門,說準備切蛋糕了,他才慢悠悠地踱步出來,臉上是慣常的嚴肅。
高潮部分終於到來。燈光熄滅,顧無雙捧著點燃了“1”“2”兩個數字蠟燭的生日蛋糕從廚房走出,跳躍的燭光映照著她溫柔的笑臉,也映亮了林小圈充滿期待的眼睛。大家齊聲唱起生日歌,中文一遍,英文一遍,在小小五音不全卻格外賣力的領唱下,顯得格外熱鬨。
林小圈深吸一口氣,在朋友的起哄和妹妹的催促下,吹滅了蠟燭。掌聲和歡呼聲瞬間響起。
接下來是送禮環節。小哲送了一套最新的科幻小說,張麗送了一個精致的星空投影儀。妹妹小小則獻寶似的又拿出了一幅新畫,這次畫的是她和哥哥手拉手,背景是亂七八糟卻色彩絢爛的彩虹。
然後,爺爺奶奶走了過來。林大年將一個大紅包塞到孫子手裡,於如煙則遞上一張精美的賀卡。林大年清了清嗓子,言簡意賅:“圈圈,又長大一歲了。拿著,買點學習用品,最重要的還是那句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取明年考上個好初中!”祝福語的核心,依舊牢牢鎖定在“學習”二字上。林小圈接過紅包和賀卡,禮貌地說:“謝謝爺爺,謝謝奶奶。”笑容依舊,隻是眼底閃過一絲幾不可察的了然。
就在這時,顧無雙拿出了她準備的,也是今晚最特彆的禮物——一個寶藍色的、質感很好的方形禮盒。
“圈圈,這是媽媽送給你的十二歲禮物。”顧無雙微笑著,眼神裡充滿了柔和而深邃的光,“不過,禮物不在盒子裡,在盒子上麵。”
眾人的目光聚焦過去,隻見那個寶藍色的盒子頂上,放著一隻用普通白色A4紙折成的紙飛機。飛機折得不算精致,甚至有些笨拙,機翼有點歪,機頭也略顯臃腫,一看就出自不常做手工的、笨拙的成年男性之手。
林小圈愣了一下,疑惑地拿起那隻紙飛機。他立刻就明白了,這肯定是爸爸折的。他想起前幾天,媽媽私下裡教爸爸折愛心桃來著,當時爸爸還一臉不耐煩,說自己手笨,學不會。
“爸爸,”林小圈抬起頭,看向一直站在角落、假裝在看風景的林大強,晃了晃手裡的紙飛機,“這是你折的?”
林大強的身體明顯僵了一下,他有些不自在地轉過頭,臉上掠過一絲被戳穿的窘迫,含糊地“嗯”了一聲,目光遊移,就是不敢看兒子。
顧無雙適時地開口,聲音溫柔如水:“圈圈,打開它看看。”
林小圈依言,小心地沿著並不算嚴絲合縫的折痕,將紙飛機一點點展開。白色的紙張攤平在他掌心,上麵寫滿了字——是媽媽的字跡。他快速瀏覽起來,目光掃過那些句子:
“我們看著你從小不點長成現在這個有自己想法的小少年……”
“真正的優秀不是永遠不跌倒,而是跌倒後又能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也要懂得為愛的人付出……”
“不必為了合群而勉強自己……”
“成長是一場有趣的冒險……爸爸媽媽會一直在你身後,做你最堅實的後盾……”
信裡的句子像一顆顆溫暖的小石子投入他的心湖,激起圈圈漣漪。他讀到“願你始終保留你的善良與想象力,勇敢地成為你自己”時,睫毛輕輕顫動了一下。
接著,他看到了最後那句“生日快樂,我們的小英雄!”以及落款的“愛你的爸媽及家人”。
林小圈合上信紙,把它仔細按原來的折痕重新折好,握在手心。他抬起頭,嘴角牽動了一下,似乎想說什麼更深刻的話,但最終隻是吸了吸鼻子,輕聲說了一句:
“嗯,很感動。”
聲音不大,甚至有些故作平淡,但他微微發紅的耳根和那雙比平時更加明亮的眼睛,泄露了真實的情緒。
顧無雙了然地笑了,沒有追問。林大強也悄悄鬆了口氣,兒子這句簡單的認可,比他簽成一個大單還要讓他心頭熨帖。
然而,這溫馨的氛圍被一個略顯低沉的聲音打破了。
“信……寫了不少。” 一直沉默旁觀的林大年忽然開口了。他不知道什麼時候走到了近處,目光落在林小圈手中那封被重新折起的信上,眼神複雜。他剛才看得很認真,幾乎是逐字逐句地讀完了顧無雙寫的每一個字。
他頓了頓,像是在斟酌詞句,手指無意識地在膝蓋上敲了敲,終於還是沒忍住,語氣帶著一種不易察覺的失望和質疑:“通篇看下來,又是想象力,又是做自己,又是善良……鼓勵的話是不少。”
他的目光轉向顧無雙,又掃過林大強,最後回到孫子身上,那眼神仿佛在說“你們就由著他這樣?”。
“就是……”他拖長了語調,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帶著沉甸甸的分量,“沒看到一個關於‘學習’、‘努力’的字眼。十二歲了,眼看就要升初中,這……是不是也太放鬆了點?”
這話像一小撮沙子,突然撒進了原本潤滑溫馨的齒輪裡,發出細微卻刺耳的摩擦聲。客廳裡的空氣瞬間凝滯了一下。小哲和張麗有些不知所措地低下頭。於如煙緊張地看著兒子和兒媳,又看看丈夫,想打圓場卻又不知該說什麼。
顧無雙臉上的笑容淡了些,但依舊保持著禮貌和鎮定,她剛要開口,林大強製止,一如既往地無法反駁自己的父親,被籠罩在一如既往地順從裡。
林小圈將這一幕看在眼裡,他緊緊攥了攥手中的信,然後,他拿起旁邊爺爺給的紅包,毫不猶豫地塞到妹妹手裡:“小小,幫哥哥拿一下。”仿佛要用這個動作,將剛才那點不愉快輕輕掀過。
接著,他小心翼翼地,像對待易碎的珍寶,將那張寫滿了字的紙,按照自己的方法,一下,一下,重新折疊。他沒有把它變回紙飛機,而是折成了一顆雖然不算完美,但棱角分明的愛心。
他將這顆“紙愛心”穩穩地放在了那個寶藍色的禮盒頂上。
“謝謝媽媽。” 他撲過去擁抱了顧無雙,然後,他轉過身,深吸一口氣,走到了依舊有些局促的父親麵前,伸出拳頭,輕輕碰了碰父親的肩膀——這是他這個年齡的男孩,表達親近和認可的最高方式。這個動作,也是對父親剛才出言維護的一種無聲感謝。
“爸,”他的聲音還有些哽咽,卻異常明亮,“謝謝你的……飛機。很酷。”
林大強身體一震,看著兒子那雙清澈的、充滿了理解與接納的眼睛,他心中那道由沉默和笨拙築成的堤壩,在這一刻,仿佛被徹底衝垮。他抬起手,似乎想揉揉兒子的頭,像尋常父親那樣,但手舉到半空,最終還是有些生硬地落在了兒子的肩膀上,用力按了按。
“嗯。”他應了一聲,聲音沙啞,卻帶著前所未有的溫度。
窗外,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屋內的喧囂漸漸平息,朋友們陸續告彆,妹妹被奶奶帶去洗澡,餐桌上的狼藉等待著收拾。
但有一種東西,已經悄然改變。那隻未能起飛的白紙飛機,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最成功的著陸,穩穩地降落在了一個十二歲少年嶄新的心田上。那顆被重新折出的紙愛心,像是在宣告:愛與理解,遠比標準的答案和統一的路徑更重要。
十二歲的邊界已然決堤,溫暖的洪水正衝刷出新的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