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信任的裂痕與沉默的回響_百年回響平行爸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百年回響平行爸爸 > 第十二章:信任的裂痕與沉默的回響

第十二章:信任的裂痕與沉默的回響(1 / 2)

編程大賽與圍棋五段的成功,像是給林小圈穿上了一層無形的鎧甲,讓他在屬於自己的領域裡昂首挺胸。然而,這層鎧甲卻無法完全覆蓋另一個戰場留下的傷口——那個由“四條不公平”指控引發的、與語文老師孫老師之間的冰冷僵局。成功的喜悅是短暫的,回歸日常的校園生活,那片籠罩在語文課上的陰雲,非但沒有散去,反而變得更加沉重,以一種更隱晦、更傷人的方式,侵蝕著十二歲少年的心靈。

第一節:無處不在的“特彆關注”

新學期開始,五年級三班的語文課,氣氛變得格外微妙。

孫老師依舊是那位孫老師,板書工整,講解課文條理清晰。但她的目光,如同安裝了精準定位係統,總會若有若無地、長時間地停留在教室後排靠窗的那個位置——林小圈的座位。

這種“關注”並非關心。它更像是一種無聲的監視,一種隨時準備捕捉錯誤的狩獵姿態。

課堂上,難免有交頭接耳的時刻。孩子們這個年紀,注意力像跳躍的麻雀,很難長時間完全集中。前排的李哲和同桌偷偷傳看新買的貼紙,隔壁組的王萌萌和後排的女生小聲討論著昨晚的動畫片……這些細碎的聲響,孫老師似乎充耳不聞,或者隻是用眼神淡淡一掃便過。

然而,一旦林小圈這邊有任何風吹草動——

也許他隻是側身想借一塊橡皮,也許他隻是因為思考而無意識地用筆輕輕敲了一下桌麵,也許他隻是壓低聲音快速問了同桌一句剛才講的生詞是什麼……

“林小圈!”

冰冷的、帶著明顯不悅的嗬斥聲總會像鞭子一樣驟然響起,打破課堂的節奏。

“上課不許說話!東張西望什麼?心思又飛到哪兒去了?”孫老師站在講台上,目光銳利如刀,直直地釘在他身上,“彆人都能遵守紀律,為什麼就你總是管不住自己?”

全班同學的目光,齊刷刷地聚焦過來。那目光裡有好奇,有同情,但更多的,是一種習以為常的看熱鬨,甚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因為自己未被批評而產生的僥幸和微妙的優越感。幾次之後,連最初那幾個會私下為林小圈抱不平的同學,也漸漸沉默了。

林小圈感覺自己像被剝光了放在展覽台上,每一寸肌膚都暴露在無形的scrutiny 審視之下。他臉頰發燙,低下頭,緊緊抿住嘴唇。一種混合著委屈、憤怒和巨大羞辱感的情緒,像藤蔓一樣纏繞住他的心臟,越收越緊。

更讓他難以忍受的是,孫老師似乎找到了一種“合法”的懲戒方式。

有時,當他低頭看書時,一個陰影會突然籠罩下來。接著,後腦勺會傳來一陣並不算輕、帶著明顯懲戒意味的拍打。

“啪!”

聲音不大,但在安靜的課堂上格外清晰。伴隨著這拍打的,往往是孫老師帶著嘲諷的訓誡:“坐直了!沒骨頭嗎?還是腦子裡在想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

刹那間,教室裡總會抑製不住地爆發出幾聲低低的竊笑。尤其是以王濤為首的那幾個男生,他們會互相交換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嘴角咧開,毫不掩飾那份看笑話的樂趣。

這笑聲,比孫老師的拍打和訓斥更讓林小圈感到刺痛。那是一種被孤立、被當成異類、尊嚴被踐踏的感覺。他猛地攥緊拳頭,指甲深深陷進掌心,用疼痛來壓製住幾乎要衝口而出的反駁和怒吼。

他開始用一種近乎自毀的方式反抗。

在數學課上,他依舊是那個思維敏捷、頻頻舉手、解題方法讓老師都眼前一亮的優等生。在英語課上,他的口語流利,發音標準,是小組活動中的核心人物。他像一隻驕傲的孔雀,在能展現自我的領域,拚命張開羽毛,試圖證明自己的價值。

可一到語文課,他就仿佛換了一個人。他不再主動舉手,即使被點名,回答也帶著一種刻意的敷衍和冷漠。他更加控製不住地和同桌、和前桌低聲說話,內容有時甚至與課堂無關,帶著一種明顯的、挑釁般的“故意”。他知道這樣不對,他知道這會授人以柄,但胸腔裡那股無處宣泄的憤懣和那種“既然你認定我是壞學生,那我就壞給你看”的破罐破摔的心理,像魔鬼一樣驅使著他。

而且,他那個從小就有、原本已經不太明顯的抽動症,在持續的壓力和緊張情緒下,似乎有複發的跡象。偶爾,在極度安靜或他精神緊繃的時候,喉嚨會不自覺地發出一聲短促的“咯咯”聲,或者鼻子會用力地抽動一下。

這原本是生理性的、難以完全控製的輕微症狀,在孫老師那充滿偏見的有色眼鏡下,卻成了“故意搞怪”、“擾亂課堂秩序”的鐵證。

“林小圈!你又發出怪聲!能不能控製一下自己?全班就你特殊嗎?”孫老師的批評隨之而來,伴隨著的,是更多同學投來的、混合著好奇和嘲弄的目光。

惡性循環,就此形成。老師的“特彆關注”和當眾懲戒,加劇了林小圈的叛逆和緊張;他的叛逆行為和生理性的小動作,又反過來“印證”了老師的判斷,招致更嚴厲的對待。信任的裂痕,早已不是一道縫隙,而是演變成了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孫老師沒有再找顧無雙。上一次的通話,顧無雙沒有像其他家長那樣唯唯諾諾,反而條理清晰地向其他家長核實了情況,委婉卻堅定地指出了班級管理中存在的不公。這在孫老師看來,是一種“挑釁”,意味著這個家長“不聽話”、“難搞”。她選擇了另一種方式——直接用教師的權威,在校園這個封閉的環境裡,對林小圈進行“規訓”和“壓製”。

第二節:家中的暗流與沉默的掙紮

家裡的氣氛,也因此蒙上了一層陰影。

林小圈放學回家後,變得越來越沉默。以前還會興致勃勃地講講學校裡的趣事,或者展示一下他新琢磨出的編程小程序,現在卻常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隻有吃飯時才悶悶不樂地出來。

顧無雙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她嘗試過和兒子溝通。

“圈圈,最近語文課……是不是還是不太開心?”她柔聲問道,遞給兒子一盤切好的水果。

林小圈用叉子無意識地戳著蘋果塊,低著頭,半晌才悶悶地說:“沒什麼。就那樣。”

“孫老師她……有沒有再……”

“媽,你彆問了。”林小圈打斷她,聲音裡帶著一絲不耐煩和不易察覺的哽咽,“說了又能怎麼樣?你給孫老師打電話,她以後更盯著我不放了。”

顧無雙心中一痛。她知道兒子說的是事實。在現有的教育體係下,與孩子班主任公開撕破臉皮,往往是孩子承受更大的後果。她隻能輕輕摟住兒子的肩膀:“圈圈,媽媽知道你受委屈了。但無論如何,上課儘量控製自己,彆給她抓到把柄,好嗎?我們做好自己該做的。”

林小圈“嗯”了一聲,但眼神裡的叛逆和灰暗,並未散去。

更讓顧無雙感到無力的是丈夫林大強的態度。

飯桌上,林小圈偶爾會忍不住抱怨一句:“孫老師今天又隻批評我一個,明明好多人都在說話!她還打我頭,全班都笑我……”

林大強握著筷子的手會停頓一下,眉頭習慣性地鎖緊。他放下碗,目光嚴肅地看向兒子,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麼。那一瞬間,顧無雙幾乎能看到他臉上閃過和他父親林大年如出一轍的神情——一種傾向於權威(老師)、首先質疑自家孩子的慣性思維。

“一個巴掌拍不響。”林大強最終開口,聲音低沉,“老師為什麼總盯著你?你是不是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上課是不是又走神、說話了?”

這話像一根冰冷的針,刺破了林小圈最後一點期望。他猛地抬起頭,眼圈瞬間紅了,眼神裡充滿了難以置信的失望和憤怒:“爸!連你也不信我?!你就是跟爺爺一樣,覺得老師永遠是對的,錯的永遠是我!”

“我不是那個意思……”林大強試圖解釋,但話語蒼白無力。他看著兒子受傷的眼神,內心其實也陷入了巨大的矛盾和掙紮。

在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幾十年前的自己。那個因為喜歡擺弄無線電零件,被父親林大年斥為“不務正業”而默默收起愛好的小男孩;那個在學校被同學欺負,回家傾訴反而被父親責備“肯定是你先惹了彆人”的委屈少年……那些被否定、被要求無條件順從權威的壓抑感,如同沉在水底的記憶淤泥,被兒子此刻的遭遇攪動起來,翻湧著酸澀的氣泡。

他知道那種感受。他知道不被最親的人信任和支持,是多麼孤獨和無助。

可是,另一種更深蒂固的力量在拉扯著他。那是來自父親林大年的教育印記——“尊師重道”、“嚴於律己”、“凡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種代際傳承的觀念,像一套運行了幾十年的底層代碼,難以輕易覆蓋和改寫。他害怕如果一味站在孩子這邊,會讓他變得驕縱,不懂得遵守規則。這種糾結,讓他如鯁在喉,進退維穀。

最終,他隻能選擇沉默。用一種近乎冷漠的沉默,來掩蓋內心的波濤洶湧。這沉默,在林小圈看來,無異於一種無聲的背叛。

而家中的“定海神針”(或者說,是另一種固執的源頭)林大年,對此則有他一套完整且不容置疑的邏輯。

有一次,顧無雙試圖和公公聊起這件事,她儘量委婉地說:“爸,圈圈在學校可能和語文老師有些誤會,老師最近對他比較嚴格……”

話還沒說完,林大年就皺起了眉頭,打斷了她:“嚴格?老師嚴格是為他好!小孩子懂什麼?老師吃的鹽比他吃的米還多,還能害他不成?肯定是他自己哪裡做得不對,惹老師生氣了!”

他的語氣篤定,帶著一種對教師職業光環無條件的崇拜和信任。在他的人生經驗裡,權威是不可挑戰的,規則是需要無條件遵守的。他甚至以自己的例子來佐證:“就像我現在去學二胡,老師說我哪個音拉得不對,那肯定就是我不對!我得反複練,練到老師滿意為止!老師的誇獎,那才是真本事!”

顧無雙看著他,忽然感到一種深切的悲哀。她意識到,公公林大年,其實也是這種“權威至上”教育理念的受害者。他一生都在尋求外界的認可,尤其是來自“老師”、“領導”這些權威角色的認可,並將此視為自身價值的唯一來源。任何不同的聲音,都會被他視為對他認知體係的挑戰,從而激起他強烈的防禦和辯解。他無法理解,也無從體驗,那種基於平等、尊重和信任的良性師生關係該是什麼樣子。

溝通的渠道,在這個層麵,幾乎是完全封閉的。

第三節:觀察者與破冰者

就在這片令人窒息的僵局中,恢複健康後回到學校的林小強,成了一個冷靜而敏銳的觀察者。

他坐在教室裡,將孫老師對林小圈那近乎苛刻的“特彆關注”、那帶著羞辱性質的拍打後腦勺、以及同學們或麻木或嘲弄的反應,都清清楚楚地看在眼裡。他也看到了林小圈如何在壓抑中逐漸走向偏執的反抗,如何在數學英語課上光芒四射,又在語文課上將自己蜷縮成一團帶刺的堡壘。

這一切,太熟悉了。不是事件本身的熟悉,而是那種“不被理解”、“孤立無援”的感覺,與他記憶中百年後兒子林小圈描述童年陰影時的痛苦,何其相似!他知道,必須做點什麼,否則這道裂痕會越來越深,最終可能真的影響林小圈的性格乃至未來的發展。

但他也深知,自己作為一個“外人”(至少在明麵上),很難直接介入這場師生衝突。他的突破口,在於那個內心同樣備受煎熬、在傳統觀念與父愛本能之間搖擺不定的男人——林大強。


最新小说: 宋同誌,餘生請多關照 高武:這BOSS不削能玩? 喋血盛唐 我在戰錘召喚第四天災 穿書七零,錯嫁反派被嬌寵 我隻練三劍,劍出即無敵 霍格沃茲:開局我在蛇院當首席! 活佛濟公第四部 仙門的擺爛日常 開局掠奪機緣,我成了天命大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