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出場人物:
蘇清商(女主,雙生帝國女帝,冷靜果決)
蕭厲珩(男主,護國公,神秘腹黑)
陸硯舟(男,盲眼琴師,剛覺醒真相,內心掙紮)
梅九娘(女,北境遊醫,心懷愧疚,尋求救贖)
趙元朗(男,年輕禦史,理想主義,正撰寫《民聲錄》)
周嬤嬤(女,陸硯舟養母,原沈硯府中洗衣婦,陰鷙隱忍)
單元內作用:揭露最終幕後執行者的身份與動機,完成對“底層共謀”現象的心理剖析,為主角推行全民文化自治掃清最後一道人心障礙
情節:
(1)盲者求見
陸硯舟拄杖叩響清暉閣大門,請求麵見蘇清商。他雙手捧著修複後的骨片:“我知道還有人在聽這些曲子——不是被控製,是自願的。”他坦言,許多貧苦樂人寧願相信“聖女神話”,因為那讓他們覺得自己曾屬於某種偉大命運。“您打敗了神,可沒給普通人留下新的光。”
(2)舊仆密會
周嬤嬤深夜潛入廢巷,與一名駝背老者接頭。她交出一枚藏於發髻的銅哨:“孩子已入局,下一步按你說的辦。”老者冷笑:“隻要再演一場‘天罰降世’,那些搖擺的腦袋就會重新跪下。”鏡頭拉近,老者袖口露出半截紋身——竟是初代黑羽樓叛徒的標記。
(3)民聲之爭
趙元朗呈上《民聲錄》,主張設立“百姓議樂台”,允許各地推選代表參與藝政決策。有大臣譏諷:“難道讓販夫走卒定雅樂?”蘇清商卻當場批複試行。她召見陸硯舟:“你要的光,不該由我賜予,而應由你自己點燃。”
(4)雙線布局
蘇清商授意柳扶風放出風聲:將在上元節舉行“千燈祭”,超度所有因樂事而死之人。同時,她秘密批準梅九娘組建“療音隊”,專為受創樂人調理心神。兩策並行,既安撫情緒,又切斷敵人煽動基礎。
(5)燈會殺機
上元夜,萬人提燈彙聚鏡湖。正當蘇清商準備致辭時,高塔鐘聲突變節奏——正是“天罰降世”的啟動信號!周嬤嬤在人群中點燃特製燈籠,青焰騰起,形成巨大幻影:一名白衣女子懸於空中,手指蘇清商,口中發出無聲控訴。百姓驚惶欲散。
(6)盲音破陣
千鈞一發之際,陸硯舟躍上鼓樓,拔劍斬斷鐘繩,隨即以斷弦為引,奏響一首從未記載的《無名謠》——那是他母親臨終前哼給他聽的搖籃曲。純淨音波穿透幻象,稅票係統自動響應,百萬燈火齊轉暖黃,映出真實湖麵倒影。幻影崩碎瞬間,周嬤嬤撲向陸硯舟嘶吼:“我養你十年,隻為今日!”卻被趕來的蕭厲珩一腳踹入湖中。黎明微光中,蘇清商走向陸硯舟:“現在,你願意做第一個由百姓選出的‘聲音使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