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聽鑼聽聲,聽話聽音,這個音不是指口音指的的是弦外之音,意思是說聽彆人說話,要明白其言外之意。
當然對於那些空話、大話、即使說的天花亂墜,也要保持理智,絕不可輕言在談話時抓住機會提問、可以深入了解對方實情。
輪到自己說話,則要簡潔有力。戰國時,齊國田櫻為了發展家族勢力,準備在他的封地建陳池,這樣做就遠離了齊國朝廷,不利於國家利益,也不利於個人發展。
因此,他手下的門客紛紛勸阻。田櫻於是下令:凡來勸阻者,一律不要通報。
這時,有一個人冒險前來,讓下人通報:我隻有三個字,多一個字,願受之大刑。
這引起了田櫻的好奇心,於是接見了他拜見完畢、那人說:海大魚、然後掉頭就走。
田櫻忙說:且留下,把話說完!那人說:我可不敢拿性命當兒戲!田櫻說:不礙事,請講。
那人說:你沒通過海裡的大魚嗎?大魚一旦離開了大海。螻蟻也能隨時擺布他。
如果永遠擁有齊國,要薛地有什麼用呢?如果失去了齊國,即使薛地城牆築得跟天一樣高,也沒什麼用。
田櫻聽了,稱讚說:對。於是停止了在薛地築城工程。那個齊人為了引起田櫻的好奇心,讓他傾聽自己的言論,用充滿懸疑的語言誘惑他,用海大魚這樣的一個形象比喻,表達了龍遊淺灘遭蝦戲的意思使田櫻的意識到自己思慮不周,犯了錯誤。
現實生活中,有人說話很直接,有人說話很委婉。雖然無所謂對錯,但有時太直接會讓人覺得很沒麵子。
為了取得好的效果,就要使用一些隱語。不過,使用這種方法一定要確保對方能夠聽明白,否則就白費心思。
看一個人是善是惡,就要看眼神看一個人是智是愚,要觀言行。在與人交談中,適當運用比喻,或加上一段長長的議論,就會把握談話的主動權。
出色的言語表達,可以使人內心感動:善於說話的人,會獲得更多機會。
當對方形跡未顯,或不太了解時,不妨采取圓通的方式,使其漸漸失去戒心,脫去外殼,有充分的了解,再用即定原則來對待。
這就是在鬼穀子反應篇中所講的謀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