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小館開業還有兩天,朱雀街上已經漸漸有了“桃記小館”的消息。
這天上午,綢緞鋪的張老板和茶葉鋪的劉老板一起來到蘇軟桃的鋪麵,說是“來探探班,看看開業的準備情況”。張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老爺子,慈眉善目,手裡還拿著一匹淺藍色的綢緞;劉老板三十多歲,精明能乾,提著一個小茶罐。
“軟桃姑娘,聽說你要開藥膳小館,我們來看看能不能幫上什麼忙。”張老板笑著說,把手裡的綢緞遞給蘇軟桃,“這是我鋪子裡最好的綢緞,你要是想做桌布或者窗簾,就用這個,算我送你的開業賀禮。”
“張老板,這太貴重了,我不能收。”蘇軟桃趕緊推辭。
“哎,你就收下吧。”張老板擺擺手,“都是街坊,互相幫忙是應該的。你這小館開起來,我們朱雀街也多了個好去處,以後我做衣服,也能讓客人來你這兒吃碗藥膳,互補互助嘛。”
劉老板也笑著說:“軟桃姑娘,我也沒什麼好送的,這是我鋪子裡最好的龍井,你要是想給客人泡茶,就用這個,保證好喝。以後來你小館吃飯的客人,要是想買茶葉,我給他們打八折,算是給你捧場。”
蘇軟桃看著兩位老板熱情的樣子,心裡暖暖的,不再推辭:“那我就謝謝兩位老板了,以後也請你們多關照。”她從廚房裡端出剛做好的桂花酥和藥膳茶,遞給兩位老板,“這是我做的點心和茶,你們嘗嘗,要是覺得好吃,以後常來。”
張老板拿起一塊桂花酥,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好吃!甜而不膩,帶著桂花香,比點心鋪的還好吃!軟桃姑娘,你這手藝真是絕了,開業那天我一定帶街坊來捧場,讓大家都嘗嘗你的手藝。”
劉老板喝了一口藥膳茶,也讚歎道:“這茶也很好喝,帶著淡淡的藥香,卻不苦,很清爽。以後我就把你的藥膳茶推薦給我的客人,讓他們也來嘗嘗。”
三位正聊著,就見李三跑了進來,興奮地說:“軟桃姑娘,張老板,劉老板,你們快看!朱雀街上好多人都在說咱們的桃記小館呢,還有人在問什麼時候開業!”
蘇軟桃愣了一下,疑惑地問:“怎麼會這麼快就有人知道了?我還沒開始宣傳呢。”
張老板笑著說:“肯定是街坊們互相傳的,你這小館的位置好,又有這麼好的手藝,大家肯定都期待著開業呢。”
蘇軟桃不知道,這其實是蕭璟淵安排的。昨天晚上,蕭璟淵讓侍衛在朱雀街的各個角落貼了“桃記小館開業,藥膳暖身,江南風味”的紙條,還讓秦風去周邊的巷子“散布”蘇軟桃的藥膳能緩關節疼、治失眠的消息。蕭璟淵不想讓蘇軟桃知道,怕她覺得欠了自己太多,隻想默默地幫她把小館的名氣打出去。
下午的時候,蘇軟桃正在鋪子裡整理母親的食譜,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討論聲——
“聽說了嗎?朱雀街要開一家藥膳小館,老板是江南來的姑娘,手藝可好了,做的當歸羊肉湯能治關節疼。”
“真的嗎?那我一定要去嘗嘗,我這老寒腿,冬天就疼得厲害。”
“我也去!聽說還有江南的點心,桂花酥、春筍蝦餃,想想就好吃。”
蘇軟桃聽著這些討論聲,心裡又驚又喜。她翻開母親的食譜,在扉頁上輕輕寫下“京城桃記,承娘心意”六個字,字跡娟秀,和母親的字跡很像。她輕輕撫摸著食譜,心裡暗暗說:“娘,你看,你的藥膳方子要在京城傳開了,你的小館,在京城也有了新家。”
春杏在旁邊看著,笑著說:“姑娘,你看,大家都很期待小館開業呢,開業那天肯定很熱鬨。”
蘇軟桃點點頭,嘴角的笑意越來越濃。她走到鋪麵門口,看著朱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看著掛在門口的“桃記小館”木牌,心裡充滿了期待。她知道,再過兩天,這裡就會飄滿藥膳的香氣,就會坐滿前來品嘗的客人,她的夢想,就要實現了。
傍晚的時候,蕭璟淵來了,看到蘇軟桃開心的樣子,笑著問:“怎麼這麼開心?是不是聽到大家都在說你的小館了?”
“是啊!”蘇軟桃點點頭,興奮地說,“好多人都在問小館什麼時候開業,還有人說要來看我的藥膳,我真的太開心了!”
蕭璟淵看著她雀躍的樣子,心裡也很高興。他輕輕抱了抱她,說:“我就知道,你的手藝這麼好,大家肯定會喜歡的。開業那天,我會陪在你身邊,幫你招待客人。”
“嗯!”蘇軟桃靠在蕭璟淵的懷裡,心裡充滿了安全感。她知道,有蕭璟淵在身邊,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她都能克服;有這麼多街坊鄰居的支持,她的小館一定能在京城站穩腳跟,把母親的藥膳方子傳承下去。
喜歡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請大家收藏:()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