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的最後一個集市,蘇軟桃和蕭璟淵坐在桃記後院的桃樹下,手裡捧著厚厚的賬本和一本《江南藥膳集》,旁邊放著剛煮好的“當歸羊肉湯”,香氣漫開,混著院裡的桂香,格外溫暖。
“你看,”軟桃指著賬本上的數字,眼裡滿是笑意,“今年咱們開了三家分店,京城兩家,洛陽一家,藥膳園供應了一半的食材,連宮廷都從咱們這兒采購時令藥膳,比去年多賺了兩倍還多。”
蕭璟淵接過賬本,翻了翻,裡麵不僅有收支記錄,還有軟桃寫的“每月心得”——“三月:洛陽分店開業,周虎做得很好,食材控製得很嚴”“六月:藥膳園的春筍豐收,終於不用依賴江南運輸了”“九月:《江南藥膳集》再版,加了四季養生方,銷量比第一版還好”,字跡裡滿是成就感。
“你不僅把生意做好了,還把每一步都記下來,以後徒弟們看了,也能學到不少經驗,”蕭璟淵笑著說,拿起《江南藥膳集》,翻到扉頁,上麵是他題的字“以膳傳情,以愛承家”,“這本書能傳這麼廣,能被宮廷當成參考,都是你用心的結果。”
軟桃靠在他肩上,看著院子裡的桃樹——雖然是冬天,枝椏卻依舊舒展,上麵掛著幾個紅燈籠,是春杏昨天掛的,說“讓桃樹也沾沾年氣”。她輕聲說:“阿淵,我今天去了趟江南舊館,新主人給我寄了封信,說現在還有很多人去舊館,問‘蘇姑娘的藥膳’,他就把咱們的《江南藥膳集》放在舊館的灶台上,說‘讓蘇姑娘的娘也能看到,她的手藝傳遠了’。”
蕭璟淵握住她的手,指尖帶著溫熱:“你娘肯定能看到,她肯定很為你驕傲——你不僅守住了她的小館,還把她的手藝傳到了京城,傳到了洛陽,傳到了宮廷,讓更多人知道江南藥膳,知道‘用心做膳,真誠待人’的道理。”
軟桃的眼眶有點紅,拿起湯碗,喝了一口當歸羊肉湯,還是熟悉的味道,和她第一次在江南小館給蕭璟淵煮的一樣。她想起剛來京城時,站在桃記的門口,緊張得不知道能不能把小館開起來;想起第一次入宮,怕自己做錯禮儀;想起第一次麵對朝臣的反對,怕自己配不上蕭璟淵……可現在,她不僅把桃記做得風生水起,還得到了宮廷的認可,有了自己的藥膳學堂,有了一群靠譜的徒弟,有了蕭璟淵的陪伴,有了街坊的支持。
“阿淵,”軟桃輕聲說,“有時候我會想,要是沒有你,我可能早就放棄了。是你幫我找鋪麵,幫我解決食材告急,幫我應對宮廷風波,幫我協調分店的事,要是沒有你,我走不到今天。”
“傻丫頭,”蕭璟淵揉了揉她的頭發,“是你自己足夠堅強,足夠用心,我隻是陪在你身邊,幫你推了一把而已。你靠自己的手藝贏得了尊重,靠自己的真誠贏得了人心,這些都不是我能替你做的。”
他從懷裡拿出一個小小的錦盒,打開一看,裡麵是枚桃花形狀的玉佩,和他們的定情玉佩很像,隻是上麵刻著“桃香傳家”四個字。“這是我讓工匠做的,送給你,算是咱們今年的‘年末禮物’,希望你能一直守住這份桃香,守住這份初心,也守住咱們的家。”
軟桃接過玉佩,戴在脖子上,和定情玉佩貼在一起,暖融融的。她靠在蕭璟淵懷裡,看著院裡的紅燈籠,看著手裡的賬本和藥膳集,心裡滿是感恩——感恩母親留下的手藝,感恩蕭璟淵的陪伴,感恩街坊和客人的支持,感恩所有的相遇和溫暖。
“明年,咱們把揚州分店開起來,把藥膳學堂辦好,再回江南看看阿婆,”軟桃輕聲說,“還要把藥膳園擴大,種更多的江南食材,讓更多人吃到正宗的江南藥膳。”
“好,”蕭璟淵點點頭,緊緊握住她的手,“不管你想做什麼,我都陪你,咱們一起把這份桃香傳得更遠,把這份溫暖傳得更廣,永遠守著初心,守著彼此。”
除夕的鐘聲漸漸近了,桃記的燈籠亮了起來,暖黃的光映著兩人的身影,映著滿院的桃香,也映著他們對未來的篤定——往後餘生,他們會一起守著桃記,守著藥膳,守著彼此,把江南的味道,把家的溫暖,永遠傳下去。
喜歡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請大家收藏:()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