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風聞動江湖,文心鑄根基_新王倫新梁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新王倫新梁山 > 第二十三章:風聞動江湖,文心鑄根基

第二十三章:風聞動江湖,文心鑄根基(1 / 1)

“諦聽營”的建立,如同在梁山之外張開了無數隻無形的眼睛和耳朵。朱貴坐鎮中樞,梳理彙總;時遷則帶著幾個新招攬的機靈人手,如同幽靈般穿梭於州縣市井之間。一份份或詳實、或零碎的情報,開始源源不斷地呈送到王倫的案頭。

這日,王倫在聚義廳旁的靜室中,仔細翻閱著最新的情報彙總,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情報一:朝廷已正式下文申飭濟州府尹,嚴令其限期查明花石綱與漕糧在梁山泊地界接連被劫一案,並措置清剿事宜。措辭嚴厲,但並未立刻派遣中央禁軍,顯然是給了地方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也說明朝廷內部對梁山的具體情況尚在評估,大規模圍剿仍需時間準備。這為梁山爭取到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情報二:鄆城縣令時文彬倒賣官糧之事,因梁山破城而徹底暴露。朝廷震怒,已將其鎖拿進京問罪,其攀附的東京門路也受到牽連。更讓王倫注意的是,鄆城縣衙原有胥吏,包括那位“及時雨”宋江,以及馬兵都頭朱仝、步兵都頭雷橫,竟也受到牽連,儘數被革職!看到這裡,王倫心中不由一震。

情報三:更令他訝異的消息接踵而至。被革職後的宋江,並未如原著那般走上流亡之路,反而與同樣失職在家的朱仝、雷橫,一同出現在了東溪村晁蓋莊上!加上早先被劉唐引去的入雲龍公孫勝,以及晁蓋原本的智囊吳用,這五人竟也湊在了一處,根據“諦聽營”零星探得的言語碎片,他們似乎正在密謀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目標,直指那十萬貫生辰綱!

王倫放下情報,長長吐出一口氣,走到窗邊,望著窗外雲霧繚繞的山巒。曆史的車輪,真的被他這隻蝴蝶的翅膀扇得偏離了原有的軌道。七星聚義變成了五人聯手,宋江沒有經曆殺惜、流放等一係列變故,反而提前與晁蓋攪和在了一起,目標卻依然是生辰綱。

“命運的韌性,還是其無常?”王倫低聲自語。他原本隻是想利用劉唐去引晁蓋上鉤,沒想到陰差陽錯,竟將宋江、朱仝、雷橫這三條原本軌跡各異的好漢,也提前推到了與朝廷對立的前台。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埋下了更大的變數?

他感到肩上的壓力又重了幾分。穿越者的先知優勢正在減弱,未來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他必須更加謹慎,每一步都要如履薄冰,但同時也更要敢於布局,主動塑造命運,而非被動等待。

沉思良久,王倫眼中重新凝聚起銳利的光芒。既然朝廷的注意力暫時被濟州府和即將發生的生辰綱大案所吸引,那他正好可以利用這個空檔,實施他謀劃已久的“軟實力”建設,這甚至比多招攬幾員猛將更為重要。

他再次召來朱貴,下達了一係列看似與打打殺殺毫不相關的指令:

“第一,派人去山東、京畿等地,尋訪那些口齒伶俐、善於編故事的說書藝人。無論他們是混跡於勾欄瓦舍,還是流落鄉野,隻要確有才華,便以重金禮聘,請上梁山。告訴他們,我這裡有大把的好‘話本’!”

朱貴領命,雖不解其意,但堅決執行。

不久,幾位頗有聲名卻又因各種原因不得誌的說書人被“請”上了山。王倫親自接見,並未以山大王身份威嚇,反而待若上賓。他並未直接提及高俅,而是給這些藝人講了一個“前朝故事”:說的是一個市井無賴潑皮,如何憑借蹴鞠之技攀附權貴,認賊作父,改名換姓,一路溜須拍馬、構陷忠良,最終竊據太尉高位的發跡史。故事細節生動,人物原型指向性極其明顯。

“諸位先生都是此道高手,”王倫微笑道,“覺得這故事如何?若能潤色演繹,編成一套章回體的《潑皮太尉》,在各地茶樓酒肆傳講,想必能引人入勝吧?”

說書藝人們都是人精,豈能聽不出這故事影射的是誰?初時駭然,但見王倫氣度不凡,又許以重利,且這故事本身極富戲劇性和傳播性,稍加琢磨便覺熱血沸騰。這若是講出去,必能引起轟動!幾人商議一番,終究抵不過名利的誘惑與內心那點“為民泄憤”的文人情結,答應下來。很快,一部活色生香、極儘諷刺挖苦之能事的《潑皮太尉》便開始在“諦聽營”的暗中推動下,於市井間悄然流傳,高俅的醜惡發家史逐漸成為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雖不敢明指,但聞者皆心照不宣,無形中動搖了高俅在民間的聲譽,也引來了朝中一些清流言官的注意。

“第二,”王倫繼續對朱貴布置,“留意招攬那些屢試不第、生活困頓,但品行尚可、心中有股不平之氣的落魄秀才。梁山,需要開蒙啟智。”

很快,幾位麵帶菜色卻目光執拗的秀才被接引上山。王倫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和穩定的待遇,交給他們一項任務——開設掃盲識字班!先從各位頭領和其親隨開始,逐步推廣到有誌學習的嘍囉。教材不拘一格,除了《千字文》等蒙學讀物,王倫甚至親自編寫了一些結合梁山“替天行道”理念、通俗易懂的短句和故事。起初,杜遷、宋萬等粗豪頭領對此叫苦不迭,連武鬆都覺得拿著筆杆比拿著樸刀還累。但在王倫的強製要求和林衝、花榮等人的帶頭下,這項工作還是艱難地推行了下去。王倫深知,一支有思想、有文化的隊伍,其凝聚力和戰鬥力,遠非一群隻知道廝殺的莽夫可比。

“第三,工匠!各類工匠!”王倫強調,“無論是鐵匠、木匠、皮匠、醫匠,甚至是會燒窯、會釀酒、會織布的,隻要有一技之長,願意上山,一律量才任用,給予優厚待遇!我們要在梁山腳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作坊區,力求刀槍弓矢、衣物藥品,甚至日後更多的軍需民用之物,都能逐步自給自足!”

這是一項長期的投資,見效慢,卻關乎梁山的根基能否從“劫掠”轉向“生產”,是從流寇向割據勢力轉變的關鍵一步。

朱貴將這些命令一一記下,他雖然不完全理解王倫這些看似“不務正業”的舉措深意,但他能感覺到,寨主正在為梁山鋪設一條與所有綠林山寨都截然不同的道路。這條路上,不僅有刀光劍影,更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名為“秩序”與“根基”的東西在悄然滋生。

王倫站在山寨高處,聽著遠處校場上隱約傳來的操練聲,看著山下正在規劃建設的作坊區地基,心中漸漸安定。武力是盾牌,經濟是血液,而輿論與教育,則是塑造靈魂、指明方向的燈塔。他要打造的,不僅僅是一個強大的山寨,更是一個擁有頑強生命力和明確未來的新生政權雛形。每一步,都需謹慎,但每一步,也都必須堅定地邁出去。


最新小说: 綜武:偷聽心聲,女俠們變奇怪了 獸世荒島基建?我靠讀心養崽崽們 黃蓉:請叫我黃軍師 學習亦修仙 輔佐漢室,重振三國 萌寶隨母改嫁,首富全家搶著洗奶瓶 用KPI考核江湖大佬的日子 天機地脈道 穿越南鑼鼓巷:采購員愛投機倒把 糟了!重生詭異世界後他追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