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項目的推進,果然舉步維艱。
林窈感覺自己像被扔進了一個巨大的漩渦,四麵八方都是阻力。協調會開了一場又一場,各部門要麼推諉扯皮,要麼就叫苦連天,拿著多年前的紅頭文件強調曆史遺留問題的“合理性”。數據核實需要其他部門配合,一份簡單的報表往往要催上三四遍,回複還漏洞百出。
她坐在電腦前,看著屏幕上停滯不前的項目進度表,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這種無力感,與在事務所時那種目標明確、團隊高效、一切用數據和結果說話的節奏截然不同。這裡,時間和精力似乎更多地消耗在了人際的拉扯和規則的縫隙裡。
王科長辦公室電話突然響了起來,打破了午後的沉寂。
“喂”
“王科長嗎?我這邊是市府辦綜合三科。”電話那頭是一個陌生的男聲,語氣公事公辦,“關於工業園區升級改造項目,周書記有幾個具體問題想了解一下,麻煩你們部門林窈同誌現在到市府大樓806會議室來一趟。”
周書記……周硯深?
王科長握著話筒的手指微微一緊,發生什麼事情了嗎?。王科長迅速穩住心神,聲音保持平穩:“好的,馬上讓林窈過去。”
掛了電話,王科長從裡間探出頭,臉上帶著急之色:“小林,現在馬上到市府大樓806會議室一趟”
辦公室裡幾道目光若有若無地掃了過來。
“是關於工業園區項目,周書記想了解些情況。”王科長繼續說,“好的,科長”林窈馬上開始快速整理手頭關於該項目的核心資料和數據。
王科長的臉色卻變了幾變,最終擠出一個笑容:“嗯,你快去,好好跟領導彙報,有什麼情況及時溝通。”他語氣裡的那點不自然,林窈聽得出來。畢竟,他這個直接負責人沒被點名,反而是她這個具體乾活的被直接拎了上去。
張薇在一旁低著頭,假裝整理文件,但緊抿的嘴唇泄露了她並不平靜的內心。
林窈無暇他顧,拿起筆記本和資料,深吸一口氣,走出了辦公室。
再次踏入市府大樓,感受與上次開會時截然不同。上一次是作為團隊一員,淹沒在人群裡。而這一次,她是被單獨點名,要去直麵那個氣場強大的男人。
806會議室是個小會議室。林窈推門進去時,裡麵隻有周硯深和他的秘書陳默。
周硯深坐在主位,依舊是白襯衫,袖口挽起,露出腕表冰冷的金屬光澤。他正低頭看著一份文件,聽到動靜,抬眸看了過來。那目光沉靜、銳利,不帶什麼情緒,卻讓林窈感覺像是被無形的探照燈鎖定,無所遁形。
“周書記好。”林窈微微躬身,禮貌地問候。
“坐。”周硯深的聲音低沉,沒什麼溫度,指了指對麵的座位。
林窈依言坐下,脊背挺直,雙手放在膝上的筆記本上,是一個標準的、恭敬又不失儀態的坐姿。
陳秘書安靜地坐在稍遠一些的位置,負責記錄。
周硯深沒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題,問題一個接一個地拋出。不再是上次協調會上那種宏觀的戰略性質疑,而是深入到具體的數據來源、測算邏輯、以及方案中某個微小調整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
“這份關於園區企業技術改造投入的預測數據,基準年是依據什麼確定的?為什麼選擇這個基準年,而不是更近的年份?”
“方案中提到通過產業集聚效應提升整體效能,這個‘效能’的具體量化指標是什麼?預計提升幅度是如何建模得出的?模型參數考慮了哪些變量?”
“關於可能涉及的勞動力轉移安置,你們做的風險評估裡,隻考慮了經濟補償,有沒有測算過對周邊社區結構和公共服務設施承載力的潛在壓力?”
每一個問題都極其專業,甚至有些刁鑽,直指方案中那些容易被忽略、卻又至關重要的細節。
林窈一開始有些緊張,但很快便沉浸到問題本身。這些質疑,恰恰是她之前在分析報告中隱晦提及,卻被王科長等人忽略的風險點。
她定了定神,翻開自己的資料和數據底稿,開始回答。她沒有刻意表現,也沒有畏縮,隻是依據事實和數據,條理清晰地進行解釋。說到關鍵處,她甚至拿起筆,在草稿紙上快速畫出簡單的邏輯框架圖,輔助說明她的推演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