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辦公室內,周硯深剛剛聽完市發改委主任關於近期重點工作進展的彙報。
主任合上手中的材料,像是忽然想起什麼,語氣自然地補充道:“書記,上次您批示過的那個從區局調來的林窈同誌,已經到綜合處報到有一周了。聽李明反饋,適應得還不錯,上手很快,交給她的季度報告部分完成得很有質量,數據抓得準,分析也到位。”
周硯深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目光落在窗外,手指無意識地輕叩著光滑的桌麵,發出幾不可聞的聲響。他臉上沒什麼表情,隻是淡淡地“嗯”了一聲,仿佛這隻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消息。
主任察言觀色,見領導沒有更多表示,便識趣地結束了這個話題,繼續彙報其他事項。
然而,在周硯深看似平靜的外表下,心底卻泛起一絲幾不可察的微瀾。他知道她會適應,以她的能力,應付綜合處的日常工作綽綽有餘。他更想知道的是,在這樣一個精英雲集、競爭更為直接的環境裡,她會如何自處,是會選擇繼續收斂光華,還是……
他收回目光,重新聚焦在主任彙報的內容上,將那一絲異樣的情緒壓回心底。
與此同時,國民經濟綜合處的辦公室裡,林窈正對著一份剛剛被副處長趙明退回的初稿,眉頭微蹙。
“小林,這部分產業關聯效應的分析,邏輯沒問題,但支撐的數據維度太單一了。”趙明指著屏幕上的段落,語氣平和卻不容置疑,“僅僅依靠統計局公布的常規數據是不夠的,說服力不強。你需要把近三年相關行業的用電數據、重點企業的用工波動,甚至銀行業的特定領域信貸投放變化都拉通分析,交叉驗證,才能得出更紮實的結論。”
林窈看著趙明圈出的地方,心服口服。在區局,能把手頭現有的數據理清楚就已經算優秀了,但在這裡,顯然不夠。這裡的每一個人,似乎都習慣了從更多元、更隱蔽的渠道挖掘信息,構建更堅固的邏輯堡壘。
“我明白了,趙處,我馬上補充。”她沒有任何辯解,立刻應下。
“嗯,”趙明點點頭,又看似隨意地提點了一句,“數據科那邊,你跟小王對接一下,他負責跟電網和幾家商業銀行的數據交換,流程他熟。”
“好的,謝謝趙處。”
林窈轉身去找數據科的王同事。那是一個看起來有些內向的年輕男人,但一談到數據,眼睛就亮了起來。他熟練地指導林窈填寫數據申請單,提醒她哪些指標需要特彆注意口徑,甚至主動分享了幾個他自己整理的、非公開但極有用的數據來源索引。
“林工,你這個分析角度挺有意思的,”小王推了推眼鏡,“之前很少有人把這個產業和信貸投放細節關聯起來看。”
“隻是初步想法,還需要數據驗證。”林窈謙遜地回應。
通過這幾天的觀察和接觸,林窈對新的環境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這裡確實看重背景和資源。比如處裡那位姓孫的姑娘,據說家裡是省裡某部門的,她負責跟省發改委對接協調工作就格外順暢,很多信息能提前獲取。又比如另一位副處長,與市委研究室關係密切,起草重大文件時總能得到第一手的參考意見。
有背景和資源,意味著更高的起點,更廣的信息渠道,在某些關鍵時刻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但是,這裡能力也很重要。
那種能夠處理海量複雜信息、構建嚴密邏輯框架、精準提煉核心觀點、並且能經受住各方質疑和挑剔的硬核能力。處長老李是農村娃出身,全靠一手出神入化的材料功夫和對經濟的深刻洞察,一步步走上關鍵崗位。趙明副處也沒有顯赫家世,但他對數據的敏感和模型的運用,在委裡是出了名的厲害。
在這裡,背景和資源或許是敲門磚或加速器,但能力,才是真正安身立命、贏得尊重的根本。沒有幾把硬刷子,即使靠關係進來,也很快會在高強度、高標準的工作中原形畢露,被邊緣化。
林窈忽然明白了周硯深把她調到這裡來的另一層深意。
在區局,她可以靠“藏拙”和“低調”勉強維持她想要的平靜,因為那裡的水麵本就不高。但在這裡,在水深浪急的市發改委核心處室,她要麼被淹沒,要麼就必須奮力遊動,展現出與之匹配的實力。這裡的環境,會逼著她不得不拿出真本事。
想通這一點,林窈心裡反而踏實了。既然來到這裡,那就隻能向前。至少在這裡,競爭規則相對公平——一切用成果說話。
她不再去糾結那晚的車廂、那個電話號碼以及這紙調令背後複雜的動機。她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眼前的工作中,瘋狂吸收著新的知識、新的工作方法,努力將自己打磨得更鋒利。
幾天後,當她將補充了多維度數據、分析更為紮實厚重的報告修改稿交給趙明時,趙明仔細看完,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近乎讚許的表情。
“這次好多了。數據紮實,邏輯鏈完整,結論也更有說服力。”他頓了頓,看向林窈,“保持這個狀態。處裡最近在籌備一個關於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的重大課題,需要能啃硬骨頭的人,你準備一下,可能會讓你參與部分核心內容的撰寫。”
“是,趙處。”林窈平靜地應下,心中卻知道,這意味著一場更大的考驗即將來臨。
她抬起頭,目光掠過辦公室裡那些忙碌而專注的身影,最終落在自己電腦屏幕上那些複雜的數據和圖表上。
感覺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