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林窈將自己徹底埋入了工作的海洋。她極快的適應了綜合處快節奏、高標準的要求,也像一枚精準的齒輪,迅速嵌入這台龐大而精密的機器中。
處長李明安排她參與一項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緊急調研報告撰寫,時間緊,任務重。林窈沒有推辭,主動承擔了數據分析和問題梳理的核心部分。她與幾位同事組成臨時小組,白天跑企業、開座談會,晚上就泡在辦公室裡整理錄音、核對數據、搭建報告框架。
“小林,這份企業反饋的問題清單,你再歸類細化一下,要突出共性問題和個性訴求的區彆。”李處長交代任務時,語氣是信任的。
“好的處長,我下班前給您初稿。”林窈點頭,沒有任何多餘的話,轉身就投入到工作中。
小組討論時,她不再是初來乍到時那個謹慎克製的新人,而是能精準指出數據邏輯漏洞、提出建設性意見的成員。她會因為一個統計口徑問題和統計局的同事據理力爭,也會為了一個更貼切的表述和負責文字的同事反複推敲。
“林工,你這個交叉分析的角度很刁鑽啊,一下子就把問題凸顯出來了。”一位資深同事看著她的分析圖表,由衷讚歎。
“張工您過獎了,主要是前期調研材料紮實。”林窈謙遜地笑笑,將功勞歸於團隊。
她拚,但絕不獨。她能力出眾,卻懂得融入集體。林窈喜歡現在這種氛圍,這讓她找到了幾分在事務所時那種專注專業的熟悉感。
她忙得腳不沾地,甚至又一次錯過了和蘇蔓的約會。隻有在午休吃飯的短暫間隙,她才得以喘息。
這天中午,她和處裡關係不錯的王姐一起在食堂吃飯。王姐是個消息靈通又熱心腸的大姐。
“哎,聽說周書記帶隊去省裡開經濟工作座談會了,得去好幾天呢。”王姐一邊夾菜,一邊隨口聊著八卦。
林窈夾菜的筷子幾不可察地頓了一下,隨即恢複自然,“哦”了一聲,表示聽到了。心臟像是被羽毛輕輕拂過,泛起一絲微不可察的漣漪,但很快就被她刻意忽略過去。她低頭扒了一口飯,語氣平常地說:“那這幾天委裡應該能稍微清淨點。”
王姐哈哈一笑:“可不是嘛!領導不在,大家神經都能放鬆點。”
林窈也跟著笑了笑,心裡那點波瀾很快平息在可控的範圍內。他不在,挺好的。她可以更加心無旁騖地工作,不用時刻提防那突如其來的召見和讓人心跳失序的靠近。
與此同時,省城一家高級酒店的會議室內,經濟工作座談會正在進行中。周硯深坐在本市代表團的首位,聽著兄弟城市的經驗介紹,神色是一貫的冷靜專注,偶爾在本子上記錄著要點。
會議中途休息,他走到窗邊,接過陳秘書遞來的水,目光投向窗外陌生的城市街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與他主政的城市並無本質不同。
可莫名的,他的思緒有些飄遠。
他想起了市發改委那間燈火通明的辦公室,想起了那個伏在案前、蹙眉盯著屏幕的纖細身影。她此刻在做什麼?是在和同事激烈討論,還是一個人安靜地對著數據模型較勁?以她那股拚勁,估計又在加班。
他甚至能想象出她工作時那專注的眼神,微微抿起的嘴唇,還有偶爾解決問題後,眼底那一閃而過的、極淡的自信光彩。
這種不受控製地想起一個人的感覺,對他而言,十分陌生。
他習慣於掌控一切,包括自己的思緒。可那個叫林窈的女人,卻像一顆不按軌道運行的小行星,屢屢闖入他嚴謹有序的內心世界。
他想起她歸還U盤時那副如釋重負又強裝鎮定的模樣,想起她在飯局上被他齊平敬酒時那愕然又害羞的表情,想起她“扛”著自己時那吃力的、帶著清香的喘息……
嘴角,在他自己都未察覺的情況下,微微牽起了一個極淡的弧度。
陳秘書站在他身後半步遠的地方,敏銳地捕捉到了領導這個細微的表情變化,以及那投向遠方、帶著一絲不易察覺柔和的視線。
周硯深收回目光,斂去眼底的情緒,恢複了一貫的冷峻。他還有很多工作要處理,很多關係要協調。
但心底那片因某人而泛起的微瀾,卻清晰地告訴他——有些東西,不一樣了。
他在異地,隔著數百公裡的距離,第一次,清晰地意識到,他想她了。
而這種思念,與他是否在她身邊,是否需要她工作,並無直接關係。
僅僅是因為,她是林窈。
平行時空之下,她在自己的軌道上奮力前行,試圖用工作遺忘;而他在異地的燈火裡,初次品嘗到了名為“牽掛”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