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剛上班沒多久,李處長就臨時召集綜合處全體人員開會。
“剛接到市委辦通知,”李處長開門見山,語氣帶著慣常的雷厲風行,“原定下周的赴臨市考察學習,臨時調整到本周四、周五,為期兩天。本來是由周書記親自帶隊,但書記那邊臨時有重要安排衝突了,就改由王副市長帶隊。統一乘坐單位大巴,明天早上九點準時在單位門口集合出發。”
他環視了一圈會議室裡的下屬:“這次考察主要是學習臨市在開發區管理和招商引資方麵的先進經驗,我們處需要去一個人。你們看看,誰手頭工作能排開,有時間參加?”
李處長話音剛落,會議室裡出現了一陣短暫的沉默,氣氛微妙。
林窈坐在靠後的位置,一聽考察人員名單裡幾乎都是其他部門的領導,還有可能要和那位王副市長同車,立刻下意識地低下了頭,心裡瘋狂祈禱:千萬彆點我!千萬彆點我!
這種跨市考察,名義上是學習,但對於她這種級彆不高的隨行人員來說,基本上就是全程服務的角色——協調聯絡、端茶遞水、會議記錄、保管資料,回來後還要整理海量的照片、錄音和筆記,撰寫繁瑣的考察報告……累死累活,功勞卻未必是自己的。以她現在的職位和心態,寧願待在辦公室處理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也不想出去“受罪”。
李處長看著下麵一片默不作聲的腦袋,心裡跟明鏡似的。他清了清嗓子,采用了慣常的“法寶”:“既然大家都不主動,那就還是按照處裡的老規矩,輪流來吧。這次輪到誰了?”
被點到名的一位資深男同事立刻苦著臉開口:“處長,真不是我想推脫。我手上那個報告,周五下班前必須出初稿,催得緊,這兩天正是關鍵期,實在抽不開身啊!”
李處長皺了皺眉,目光在剩下的人臉上掃過,最後定格在一直努力降低存在感的林窈身上。
“林窈,”他點了她的名,“你到咱們處裡時間還不長,還沒參加過這類考察學習吧?這是個很好的機會,出去開闊下眼界,也能多認識些其他部門的同誌。手頭工作不急的話,這次就你去吧。”
林窈心裡哀歎一聲,知道躲不過了,隻好抬起頭,努力維持著平靜的表情:“好的,處長。”
“好,那就這麼定了。散會!”李處長一錘定音,起身離開了會議室。
同事們也陸續起身往外走。一位平時關係還不錯的年長女同事經過林窈身邊時,同情地拍了拍她的肩膀,低聲道:“辛苦啦,小林,考察報告可不好寫。”
林窈回以一個無奈的苦笑:“謝謝王姐,我知道了。”
回到工位,林窈歎了口氣。明天後天出差,意味著今晚就得收拾行李。不過,她轉念一想,出去兩天也好。
今天中午和陳秘書那頓飯,雖然沒有直接談及她和周硯深的事情,但陳秘書關於感情的那番話,確實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她思維裡某個一直緊鎖的盒子。
她發現自己之前確實有些鑽牛角尖了,過於執著於預判一個“悲觀”的結局,而忽略了過程本身可能帶來的東西。她林窈向來不是拖泥帶水、優柔寡斷的性格,想通了這一點,內心那個搖擺不定的天平,其實已經有了清晰的傾斜——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
隻是,這個決定太過重大,正好可以借這次出差的機會,在路途中好好捋一捋思緒,冷靜地想一想如果真的邁出那一步,以後該如何麵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也好,”她對自己說,“就當是給自己一個緩衝期。”
想到這裡,她不再糾結,看了看時間,決定今天一定要準時下班,回家好好收拾出差的行李。
與此同時,市委書記辦公室內。
陳秘書將幾份需要緊急簽批的文件放在周硯深桌上,然後開始例行彙報未來幾天的行程安排。
“……另外,原定下周的臨市考察,臨時調整到了明後兩天。因為您明天下午和後天下午分彆有省委視頻會議和企業家座談會,時間確實衝突,委裡決定由王副市長帶隊前往。這是初步確定的考察人員名單。”陳默說著,將一張打印好的名單輕輕放在了辦公桌的角落,方便領導過目。
周硯深正低頭翻閱文件,聞言隻是幾不可察地頓了一下筆尖,並未抬頭,仿佛對這常規的工作調整並不在意。
他的目光無意間掃過桌角那張名單,原本流暢的視線在掠過某個名字時,倏然停住。
林窈。
她的名字赫然在列。
周硯深握著鋼筆的手指微微收緊,深邃的眼眸中掠過一絲極快的、難以捕捉的幽光。他維持著低頭的姿勢,沉默了大約兩三秒。
然後,他抬起頭,看向陳秘書,語氣平淡如常,仿佛隻是做了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工作微調:
“後天下午那個行程,調整到明天上午十點。你協調一下。”
陳秘書心裡咯噔一下。後天下午的座談是早就定好的,與會企業家都是從百忙中抽出時間,臨時調整牽扯甚多,並不容易。但他麵上沒有任何遲疑,立刻應道:“好的,書記,我馬上協調落實。”
他敏銳地注意到,領導做出這個調整決定的時間點,恰好是在瞥見那份考察名單之後。
一個清晰的信號在陳秘書腦中形成。
他不動聲色地收起那份名單,恭敬地退出了辦公室。
門關上後,周硯深放下鋼筆,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目光再次落向窗外,指尖在光潔的桌麵上有一下沒一下地輕輕敲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