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辦公室,林窈懷著些許忐忑打開電腦,登錄OA係統。當看到那份考察報告的狀態赫然顯示著“已辦結”,審批意見裡還有周硯深寫下的那段肯定評語時,她一直懸著的心終於徹底落下,一股難以言喻的輕鬆和喜悅湧上心頭。
“總算過了……”她靠在椅背上,長長舒了一口氣,感覺渾身輕鬆,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雖然之前嘴上跟他有點鬥嘴置氣的意思,甚至有點小埋怨,但內心深處,她是感謝周硯深的。雖然他那些“假公濟私”、“威逼利誘”的行為著實可惡,甚至還帶著點“以權謀私”的嫌疑,但她發現自己其實並不排斥,甚至……內心深處對他那些帶著強勢和占有欲的行為,有著隱秘的喜歡和期待。更重要的是,撰寫這份報告的過程,被他一次次“逼著”拔高思考維度、深化分析層次,確實讓她跳出了原有的思維局限,感覺自己看待問題的視角、思考的深度和廣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這種思維格局上的開拓,遠比完成一份報告本身更讓她受益。
不一會兒,張處長滿麵春風地走了過來,敲了敲她的隔斷板:“小林,報告通過了!周書記還特意寫了評語,高度肯定!乾得漂亮!”他看向林窈的目光充滿了讚賞,“這次真是讓我刮目相看,無論是抗壓能力還是最終的成果質量,都非常出色!好好乾!”
“謝謝處長,主要還是您指導有方,給了我很多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林窈連忙謙虛地站起身。
“是你自己肯鑽研,有能力。”李處長擺擺手,心裡對林窈的評價又上了一個台階,已經開始盤算著接下來可以讓她承擔更核心的工作了。
接下來的幾天,周硯深似乎格外忙碌,省裡有會議,市裡又有幾個重點項目要推進,兩人根本抽不出時間見麵。聯係隻能通過微信上簡短的幾句問候,或者晚上他忙完工作後打來的電話。
電話裡,他的聲音常常帶著一絲疲憊的沙啞,但依舊低沉悅耳。他會問問她一天的工作,但總會耐心聽她說說一天的工作,偶爾給她一些提點,更多的時候,隻是閒聊幾句,聽著彼此的聲音。
每次掛斷電話,聽著聽筒裡傳來的忙音,林窈握著手機,心裡會泛起一種空落落的感覺。她驚訝地發現,雖然才確定關係沒幾天,自己居然已經開始想念那個男人了。想念他沉穩的聲音,想念他偶爾流露的溫柔,甚至……想念他那些帶著算計卻又讓她無法抗拒的親近。
她意識到,感情這件事,真的不是理智可以完全控製的。她清楚地感覺到自己對周硯深的感情,正不受控製地朝著更深的地方滑去,這種不受控的感覺讓她有一瞬間的慌亂和不習慣。
但轉念一想,既然已經選擇了開始,既然心已經不由自主,與其在這裡糾結未來、內耗自己,不如珍惜當下,珍惜眼前這個讓她心動也讓她成長的人。未來的事情誰說得準呢?過好現在的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想通了這一點,林窈感覺心裡豁然開朗。她對待這份感情,對待與周硯深的未來,多了一份之前沒有的坦然和從容。順其自然,珍惜當下,就好。
幾天後,一件讓林窈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她寫的那份考察報告,竟然在體製內傳播開了。其獨特的分析視角、深刻的產業洞察和富有前瞻性的建議,引起了圈內一些人的注意。
這天,林窈以前在區發改局綜合科的同事小王,在市發改委官網的內部交流版塊看到了這篇被轉載的報告,作者署名赫然寫著“林窈”。
小王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推了推旁邊的老同事:“李哥,快看!這……這是不是咱們以前科室那個林窈寫的?”
李哥湊過來一看,也愣住了:“林窈?不能吧?同名同姓?這才調去市裡多久?能寫出這種層次的文章?”
兩人仔細看了報告內容,那紮實的數據、嚴密的邏輯和宏觀的視野,內心雖然不相信,但是看到署名及所屬部門,讓他們不得不相信,這確實就是他們認識的那個林窈。
小王嘖嘖稱奇,感慨道:“我的天……這人果然還是需要有壓力、有平台才行啊!以前在咱們科,林工能力也就那樣,處理處理雜事,寫寫常規彙報。你看現在,這才多久,都能獨立完成這種有分量、有深度的考察報告了!這提升速度,坐火箭了吧!”
李哥也深有同感地點點頭:“是啊,這就叫壓力催生動力,平台決定高度!以前在咱們這小池塘,遊得再快也就那樣。這一到了市裡的大江大河,跟著大領導見識了大世麵,這潛力一下子就爆發出來了!人呐,果然還是需要有壓力、有高要求才行啊!”
其他同事也紛紛附和,言語間既有對林窈能力的驚歎,也有一絲物是人非的感慨。
類似的對話,在其他看到這份報告的相關部門裡也有發生。林窈這個名字,連同她這份質量上乘的報告,悄然進入了更多市級部門領導、甚至個彆關注此領域發展的市領導的視野。很多人都暗自記下了“市發改委綜合處林窈”這個名字。
林窈自己對此還渾然不覺,她正埋頭於新的工作任務。直到李處長在一次處務會後,特意留下她,笑著提了一句:“小林,上次那份考察報告反響不錯,好幾個兄弟部門的同事跟我打聽是誰寫的呢。繼續保持!”
林窈這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自己的那篇報告,似乎引起了比想象中更大的關注。她心中微微一動,有種努力被看見的欣慰,同時也感受到了一絲無形的壓力。前路漫漫,還需更加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