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第一會議室內,項目組所有成員悉數到場。
雖然每個人臉上都帶著連日奮戰的疲憊,但眼神裡卻充滿了即將衝刺的專注與凝重。
這是最終方案向上正式申報前的最後一次通氣會。
周硯深坐在主位,麵前攤開著那份最終定稿的方案。
他沒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題:“今天會議隻有一個目的,對最終方案進行最後一次審議,確保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數據、每一個表述都精準無誤,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
他的目光掃過全場,聲音沉穩有力:“從最初的問題發現,到多輪修改論證,再到各部門反饋意見的吸納與確認,我們走了一個完整的流程。現在,我需要各位最後確認,你們各自負責的板塊,是否都已達成共識,沒有遺留問題。”
“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先開始。”
“我們這邊沒問題,土地調整部分完全按照上次會議您拍板的方向落實,相關數據和支撐材料都已核對無誤。”
“工信局。”
“產業布局和供應鏈優化部分已確認,與相關部門協同接口清晰。”
“財政局……”
“數據支撐組。”輪到林窈。
她抬起頭,聲音清晰平和:“所有核心數據及模型推演過程已進行最後三輪交叉核驗,來源清晰,邏輯閉環。針對可能被質疑的敏感參數,我們準備了多套輔助說明材料。”
周硯深微微頷首,手指在方案某一頁上點了點:“關於這個技術溢出效應的量化評估,論證再加固一層,用最保守的算法再跑一次,結果作為附件備查。”
“好的,書記,散會後立刻處理。”林窈迅速記錄,沒有多餘疑問,隻有高效的執行。
會議高效推進,每個部門負責人發言簡潔,確認果斷。
當最後一個部門確認完畢,周硯深合上了麵前的方案。
會議室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環視眾人,深邃的眼眸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銳光,緩緩開口:“方案基本成熟,閉環已經形成。接下來,就是正式向上申報。”
他頓了頓,語氣加重了幾分:“我要提醒大家,申報之後,這個項目將麵臨審批部門最嚴格、甚至可以說是苛刻的審查。每一個數據,每一條結論,都可能被放在放大鏡下審視。”
他的目光特意在數據組區域停留了一瞬。
最終落在林窈身上:“尤其是數據組。前期,你們是衝鋒陷陣的‘前鋒’,用數據和模型為我們撕開了突破口,指明了方向。但現在,角色要轉變了。從方案提交的那一刻起,你們就是‘守門員’。”他用了這個形象的比喻。
“要確保我們遞交上去的每一個數字,都堅如磐石,經得起任何質疑和推敲。這塊陣地,不能丟。”沈硯深說完。
林窈迎著他的目光,沒有任何遲疑,沉穩應答:“明白。數據組保證完成任務,守好底線。”
周硯深滿意地收回目光,看向全體成員,語氣稍緩,帶著肯定:“當然,這段時間,大家的努力和付出,我都看在眼裡。能把這個涉及多方利益、錯綜複雜的方案推進到這個程度,在座每一位,都功不可沒。辛苦了。”
這句認可,讓會議室裡緊繃的氣氛稍微鬆弛了一些,幾位負責人臉上露出了些許寬慰的神色。
周硯深利落地宣布,“各自回去最後檢查,明天上午九點,方案正式提交,散會。”
眾人紛紛起身,收拾東西離開。
林窈整理好自己的筆記,正準備隨人流出去,周硯深的秘書陳默悄無聲息地走到她身邊,低聲道:“林工,書記請您稍留一步。”
林窈腳步一頓,點了點頭,重新坐了下來。
很快,會議室裡隻剩下他們兩人。
周硯深揉了揉眉心,臉上露出一絲真實的疲憊,他看向林窈,語氣不再是會議上的威嚴,帶著點隨意:“‘守門員’壓力大不大?”
林窈微微一笑,眼神清亮:“壓力一直都有。但比起前期在迷霧裡找方向,現在目標清晰,陣地明確,反而覺得心裡更踏實。”
周硯深聞言,低低笑了一聲,帶著讚賞:“你這心態,倒是比很多老同誌還穩。”
他站起身,拿起外套,“走吧,‘守門員’同誌也得先填飽肚子,才有力氣守好門。”
林窈拿起自己的東西,跟在他身後半步的距離,兩人一前一後走出了空曠的會議室。
走廊的燈光將他們的身影拉長,如同即將並肩迎接新一輪挑戰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