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窈開著車,行駛入車流中。
她握著方向盤的指節微微泛白,顯示出她內心遠不如表麵那般平靜。
所有流程都經得起查證,唯獨她進入“未來產業”項目……那是周硯深親自點的將。
雖然她的回答邏輯自洽,也強調了程序合規,但紀委究竟了解到了哪一步?他們是否掌握了周硯深決策過程中的某些細節?
她無從得知。
她不能主動聯係他。這次的談話和調整,性質尚未到最嚴重的地步,更像是組織依規處理回避問題。
萬一她貿然聯係,被解讀為串供或施加影響,反而可能將事態升級,把火引到周硯深身上。
此刻,她隻能等。
等他來聯係她。
與此同時,省委會場。
中場休息,周硯深剛走出會議室,一名工作人員便快步上前,低聲道:“周書記,省紀委李書記請您現在去他辦公室一趟,省委組織部的王部長也在。”
周硯深腳步微微一頓,麵色如常地點頭:“好。”
內心卻已是波濤翻湧。
省紀委書記和組織部長同時找他?
去往辦公室的短短一段路,他腦中思緒電轉。
是什麼事?近期的工作?還是……他忽然想起林窈,想起自己與她的關係.........
他沉穩地走向那間辦公室,抬手敲門。
“請進。”
周硯深推門而入。
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李書記和省委常委、組織部王部長正坐在沙發上,見他進來,兩人起身,與他握手。
表情是公事公辦的嚴肅,但並不顯得格外嚴厲。
“李書記,王部長。”周硯深聲音平穩。
“周硯深同誌,請坐。”李書記指了指對麵的沙發。
三人落座。
李書記開門見山:
“周硯深同誌,今天我和王部長代表省委,根據有關規定,就你個人有關方麵的一個情況,與你進行一次正式的提醒談話。希望你能夠端正態度,正確對待。”
周硯深身體微微前傾,態度誠懇:“李書記,王部長,我明白。我一定如實向組織說明情況,誠懇接受組織的批評和教育。”
接下來的談話,在嚴肅的氛圍中展開。
李書記和王部長交替發言,語氣平穩卻分量千斤。
他們並未糾纏於具體細節,但明確指出了幾個核心問題:
其一,他與林窈的戀愛關係未按規定及時主動報告,是組織紀律觀念不強的表現;
其二,作為主要領導乾部,對身邊親近人員的管理約束不到位,導致其出現在本人直接分管領域的重要崗位上,造成了不良影響和潛在的廉政風險;
其三,儘管調查未發現他本人有直接違規乾預林窈工作安排的具體行為,但其失察、失管的責任不容推卸。
談話指出了問題的嚴重性,也點明了可能引發的政治風險和信任危機。
周硯深全程凝神傾聽,沒有一句辯解,隻在關鍵處點頭表示理解。
他清晰地認識到,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溝通,而是組織對他的一次正式“敲打”,是對他政治敏銳性和紀律性的考驗。
談話尾聲,周硯深麵色凝重,語氣沉痛而堅定地表態:
:“是!李書記,王部長,我完全擁護、堅決服從組織的決定。
感謝組織的及時提醒,我一定在規定時間內提交深刻檢查,以此為戒,舉一反三,帶頭嚴守黨的各項紀律,管好家人和身邊人,以加倍的努力工作回報組織的信任和挽救之恩。”
他的態度顯然得到了認可。
李書記神色稍緩,最後強調:“好。希望你說到做到,省委也會看你的實際行動。今天的談話就到這裡。”
三人再次握手,周硯深表情沉重地離開了辦公室。
門一關上,他幾乎沒有任何停頓,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立刻從口袋裡掏出手機,毫不猶豫地撥通了那個刻在心裡的號碼。
他現在唯一迫切想知道的,就是她怎麼樣了?
她一個人,是如何麵對那一切的?
電話接通的提示音,在他聽來,變得無比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