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林窈和周硯深幾乎同時醒來,相視一笑,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昨夜的一絲繾綣。
吃完早餐,收拾好。
林窈正準備換鞋出門,卻見周硯深也站起身,拿起放在玄關的車鑰匙。
“今天我送你上班。”他語氣自然,仿佛隻是隨口一提。
林窈有些意外地抬頭看他:“你今天不忙?不用趕著去開會?”
周硯深彎腰換鞋,側頭看她,唇角微揚:“再忙,送你的時間還是有的。走吧。”
心裡泛起一絲甜意,林窈眉眼彎彎:“那好啊,走!”
車上,舒緩的音樂流淌。
車子平穩地行駛在春日早晨的車流中。
周硯深目視前方,狀似不經意地開口:“窈窈,你昨天說的那個職業規劃,思路很好,但不必急於求成。”
他頓了頓,聲音沉穩,“有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重要的是朝著目標努力,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彆給自己太大壓力,水到,渠自然成。”
林窈聽著他溫和的話語,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之前那股急於找到“捷徑”的焦躁感平複了不少。
她靠在椅背上,輕輕“嗯”了一聲,語氣放鬆了許多:“你說得對,是我有點著急了。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得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先在當下崗位上,穩穩地體現出自己的價值和不可替代性。”
她歪頭看他,狡黠一笑,“周書記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周硯深被她逗笑,空出右手輕輕握了握她的手:“調皮。”
兩人又聊了些家常,車子很快平穩地停在了市社會科學院附近的路邊。
“我走啦,拜拜!路上小心。”林窈解開安全帶,側身在他臉頰快速親了一下,然後像隻輕盈的蝴蝶般下了車。
朝他揮揮手,轉身走進了單位大門。
周硯深看著她窈窕的背影消失在單位大門內,才緩緩驅車離開,嘴角噙著一抹若有似無的笑意。
林窈腳步輕快地走到工位,剛放下包,旁邊的張巧就探過頭來,神秘兮兮地說:“窈窈,聽說沒?劉所牽頭的那個《數字經濟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大課題,節後要全麵提速了!估計……”
她話還沒說完,林窈桌上的內線電話就響了起來。她接起一聽,是所裡辦公室的通知:“林研究員,請於九點半到三樓第一會議室參加課題推進會。”
“好的,收到,謝謝。”林窈放下電話,對張巧無奈地笑了笑,“看來是真的,會議通知來了。”
九點半的會議室裡,氣氛明顯比假期前嚴肅了許多。
劉所長坐在主位,開門見山:“同誌們,年過完了,心該收回來了。這個課題的重要性我不再贅述,上級很關注,時間緊,任務重。從今天起,所有工作重心都要向這個課題傾斜!”
他隨即宣布了人員和工作安排的調整。
“……數據建模和分析是咱們這個課題的基石,這塊工作必須夯實、做精。”
當提到數據分析小組時,劉所長的目光在與會人員臉上掃過,最後定格在林窈身上,“小林,你也加入數據組。你的數據分析能力和建模思路,對我們這個課題有幫助。
具體的工作內容,由數據組的組長老秦同誌統一統籌和分配,你要積極配合。”
被點名的老秦是一位戴著厚厚眼鏡、頭發花白的老研究員,他聞言向林窈這邊看了一眼,微微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林窈立刻端正坐姿,清晰應道:“好的,所長。秦老師,以後請您多指導。”
最後,劉所長滿意地點點頭,“工作安排大家都聽明白了吧!都調整好狀態,立刻行動起來,散會!”
幾乎在同一時間,市委會議室裡,關於《未來產業引領》項目的階段推進會也在進行中。
項目已進入第三階段,前期紮實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進展頗為順利。
周硯深坐在主位,聽取著各方的彙報,偶爾提出關鍵問題或做出明確指示。
他言語精煉,邏輯嚴密,掌控著全場節奏。
“……總體情況就是這樣,第三階段的推進比預期還要順利一些,這得益於我們前期打下的堅實基礎和在關鍵節點上的精準判斷。”孫秘書長總結道。
周硯深微微頷首,環視眾人,做了幾點強調:“進展順利是好事,但越到後期,越不能有絲毫鬆懈。要特彆注意風險防控和各方利益的平衡,確保項目最終能平穩落地,真正發揮引擎作用。好了,今天的會就到這,大家按照分工抓緊落實。”
眾人紛紛應是,開始收拾東西。
周硯深與身旁的孫秘書長低聲交談了兩句,便率先起身,步履沉穩地走出了會議室。
他剛走出幾步,身後隱約傳來數據組一位負責人和孫秘書長的對話片段:
對方語氣帶著感慨:“……秘書長,說實話,現在推進中遇到的一些小波折,回頭看看,當初林工在做數據模型時提出的那幾個風險點,還真是都體現出來了。
要不是當時我們根據她的分析提前做了預案,現在恐怕真要手忙腳亂一陣子。”
孫秘書長帶著笑意的聲音遠遠傳來,帶著讚同和一絲惋惜遠遠傳來:“是啊,林窈同誌確實優秀,眼光毒,數據挖得深。她那個分析能力和前瞻性,真是沒得說……可惜調……”
後麵的內容,因為周硯深已經走遠,聽得不甚清晰。
但僅僅這幾句,已經足夠。
周硯深腳步未停,麵色依舊沉靜如水,唯有那深邃的眼眸中,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亮光,緊抿的唇角不受控製地向上揚起一個微小的弧度。
聽到自己放在心上的人,在她擅長的領域裡得到如此切實而高度的認可,那種與有榮焉的驕傲和喜悅,像春日裡破土而出的新芽,瞬間充盈了他的心間。
他的窈窕,無論在哪裡,都如此光芒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