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數字經濟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課題的數據分析小組後,林窈的工作節奏明顯加快了。
數據組的組長老秦,是社科院裡出了名的嚴謹,甚至有些古板的老研究員,對數據的要求近乎苛刻。
第一次小組內部會議,氣氛就帶著學術特有的嚴肅。
老秦扶了扶厚厚的眼鏡片,將一疊厚厚的、來源各異、格式混亂的原始數據推到林窈麵前,語氣沒什麼波瀾:“小林,這些是前期收集的部分基礎數據,你先熟悉一下,做一遍初步的清洗和歸類。這是基礎,也是關鍵,務必仔細。有什麼問題隨時問我。”
他的眼神透過鏡片審視著林窈,顯然想看看這個據說是“空降”來的年輕人,到底有幾斤幾兩。
“好的,秦老師,我儘快處理。”林窈麵色平靜地接過那疊沉甸甸的資料,指尖拂過粗糙的紙張邊緣。
這種海量、雜亂數據的處理工作,對她而言幾乎是刻入骨髓的本能。
在事務所那些年,麵對比這複雜混亂數倍、關聯方浩如煙海的財務和業務數據流,她都能抽絲剝繭,梳理得明明白白。眼前這些,不過是小試牛刀。
她沒有急於表現,也沒有絲毫抱怨,隻是安靜地坐在工位上,打開專業的分析軟件,手指在鍵盤上飛舞,一行行代碼流暢地傾瀉而出,如同織就一張精密的網,又像手握一把無形的梳子,開始耐心而高效地梳理這團“數據亂麻”。
工位旁的張巧偶爾探頭過來,看到屏幕上飛速滾動的代碼和不斷被修正、歸類、打上顏色標記的數據表格,咋舌道:“窈窈,你這手速……也太嚇人了吧?我看著都眼花繚亂?”
林窈從屏幕前抬起頭,推了推為了配合“技術宅”人設而戴的平光眼鏡,笑了笑,語氣輕鬆:“熟能生巧而已,以前工作天天跟數據打交道,練出來的基本功。”
幾天後,林窈將一份整理得條理清晰、標注明確的數據清洗報告和初步的歸類分析摘要,發到了老秦的郵箱。
這份報告不僅將龐雜的數據梳理得明明白白,格式統一,便於後續調用。還用附錄形式清晰地列明了她發現的幾處數據源頭存在的邏輯矛盾和小漏洞,並附上了清晰扼要的核查建議。
老秦戴著眼鏡,對著電腦屏幕上的報告和附件,仔仔細細,反複看了許久,期間還多次調出原始數據包反複核對。
最後,他摘下眼鏡,用力揉了揉鼻梁,再看向林窈時,目光裡少了幾分最初的審視,多了幾分實質的認可。
“嗯,做得不錯。”他言簡意賅地評價,語氣依舊平淡,但熟悉他風格的人都知道,這“不錯”二字,已是非常難得的誇獎。“尤其是這幾個數據邏輯矛盾的標注,很細致,避免了後續分析走彎路。”
他頓了頓,手指在桌上敲了敲,“後麵構建初步模型的活兒,你也跟著參與進來吧,重點負責‘數據要素流通效率’這一塊的指標構建和初步測算。”
“謝謝秦老師信任,我會努力做好的。”林窈心中微喜,知道這是自己憑借紮實過硬的基本功,初步贏得了這位嚴謹組長的信任,成功獲得了更核心的工作內容。
這比她預想的要快一些。
與此同時,市委書記辦公室內。
陳秘書拿著日程安排本,一絲不苟地向周硯深彙報著接下來一周的主要行程。“……下周一上午,原定是去市社會科學院視察,聽取他們關於幾個重點課題的階段性彙報……”
周硯深原本正在批閱文件,聽到“市社會科學院”幾個字,筆尖微微頓了一下,隨即恢複如常。
他抬起頭,麵色如常,語氣平淡地打斷:“下周一上午我另有安排。你和孫秘書長溝通一下,請他代表市委,代為前去視察。”
陳秘書愣了一下,但立刻應道:“好的,書記。我馬上和秘書長溝通協調。”
他記下變更,準備退出辦公室。
“等一下。”周硯深忽然又叫住他。
陳秘書立刻停下腳步,轉過身:“書記,您還有什麼指示?”
周硯深放下筆,身體向後靠進椅背,看似隨意地交代:“今天晚上,你幫我預訂一個包廂。”
他報了一個以環境優雅、私密性極好而著稱的高端餐廳名字,“要安靜些的位置。”
“好的,書記。”陳秘書迅速記下。
“還有,”周硯深頓了頓,指尖在光潔的桌麵上輕輕敲擊了兩下,說出了一串需要準備的物品清單。
陳秘書聽著,饒是素來訓練有素、表情管理到位,眼底也瞬間閃過一抹無法掩飾的震驚,但他立刻垂下眼瞼,努力進行麵部表情管理,恭敬地回答:“……好的,書記,我明白了。”
周硯深將他的反應儘收眼底,卻並未解釋,隻是淡淡補充了一句:“注意保密,所有的費用,後麵我個人給你報銷。”
“明白,請您放心,我馬上去辦。”陳秘書壓下心頭的波瀾,鄭重應下,快步退出了辦公室,輕輕帶上了門。
門關上後,周硯深的目光落在窗外盎然的春意上,指尖無意識地在桌麵輕輕敲擊,低低私語了一句:“有些事情,該提上日程了。”
他的眼神深邃,帶著一種下定決心的沉穩,“不然後麵各項工作鋪開,又要忙起來了。”
他沉吟片刻,拿起私人手機,找到那個熟悉的號碼,編輯了一條短信發送出去。
手機很快在林窈的工位上震動了一下。
她正沉浸在數據模型的構建中,被打斷後拿過手機一看,發信人顯示“周書記”。
內容很簡單:【晚上一起吃飯,地方我定,下班去接你。】
林窈看著這條看似是通知而非邀請的短信,嘴角卻忍不住彎了彎。
她快速回複了一個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