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騎上摩托,直奔街裡,掏煙囪之前還得買點工具,那個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鞭炮。
沒錯,就是那個放起來劈裡啪啦響的鞭炮。
臨近年關,街裡的人也多了許多,好多村民都會在這個時候趕著車來街裡賣點山貨,換點錢好過年啊。
年關年關,什麼叫年關,過年就是一大關啊。
每到年底,債主都會上門要債,這年頭收入就靠著那一畝三分地,每年掙多少都是有數的。
就好像清朝的三十六兩白銀的政策,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就隻有三十三兩白銀,而一年的固定支出卻是有三十六兩白銀。
這三兩銀子,讓無數人奔波一生。
這年頭的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可能它他就差了十塊錢,賣了糧就還上,等來年開春買種子化肥農藥,還需要再借錢,循環往複。
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並不是說厄運專找苦命人,而是苦命人的抗風險能力太小了,稍微有個波瀾,就是家破人亡的下場。
同樣的事情,發生再家境優渥的家庭中,無非就是損失一點存款,但是要是發生在農民身上,那就是天塌了的大事兒。
為什麼老一輩人身上要麼就是沒有病,一有就是不得了的大病,因為他們太能忍了,不把自己的身體當回事,或者說沒有把自己身體當回事的條件。
小病去痛片,一粒不行兩粒,兩粒不行一把,直到他們再也忍不住的時候,去醫院一看,已經是無力回天了。
有了父母扛住了生活的重擔,小孩子才能開開心心的過個好年。
看著蹲在路邊賣山貨的小販,雙手攏在袖子裡,也不招呼客人,隻是朝著來來往往的行人露出淳樸的笑容。
不用看,一定是趁著年關想多賺點錢過個好年的農民兄弟。
李山河看著這一幕,心裡直泛酸,人們都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我是不是應該為我深愛的這片土地,為這片土地上淳樸的人們做點什麼。
“二叔,二叔,你瞅啥呢,大腚小娘們不擱那邊,擱前頭呢。”
被彪子打斷思緒的李山河,將剛才的想法深深的紮根在了心裡,現在還不是時候,現在能做的就是積蓄實力,等風起,帶著腳下的土地,和家鄉的父老鄉親們,一起騰飛!
二人到了供銷社,直接買了個兩萬響的小鞭,李山河也想買十萬響的,可惜沒有啊。
順便還給孟爺買了點年貨,煙酒糖茶樣樣不落,還有寫對聯的紅紙,加上一些亂馬七糟的東西,都放到了一個尿素袋子裡,裝上了車,直奔下砬子。
再一次路過小商販的時候,李山河還是沒忍住,最終還是買了好幾掛山貨。
這下車上可是徹底放不下了,彪子的脖子上都掛了兩串榛蘑。
等孟爺聽見摩托動靜出門查看的時候,就看見了提溜算卦的叔侄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