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鋒身上強大的壓迫感讓李雙昊呼吸一窒,滿腔的怒火像是被一盆冰水澆下,瞬間熄了大半,隻剩下屈辱和不甘。
他死死瞪著謝鋒,最終還是一跺腳,彎腰撿起了剛才扔掉的磚,咬著牙繼續乾,隻是那動作帶著明顯的怨懟。
遠處的謝廣福和謝三河將這一幕看在眼裡。
謝三河咂咂舌,小聲對謝廣福說:“師傅,峰哥這……是不是太狠了點?我看那幾位沈大人家的表弟,都快被練廢了……”
謝廣福看著那五個在苦難中掙紮的少年,緩緩道:“玉不琢,不成器。你鋒哥心裡有數,沈大人把他們送來,不是讓他們來享福的,他們身上毛病太多,不把那些紈絝之氣磨掉,不讓他們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汗水,什麼是責任,以後終究是禍害。現在看著是狠,是在救他們。”
他頓了頓,想起昨晚這幾人撈魚的混賬行為,補充道:“何況,他們昨晚才闖了禍,這是他們該受的。你鋒哥這是在幫他們‘長長記性’。”
謝三河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他年紀輕,今年也才十七,還不太明白這些彎彎繞繞,但他相信師傅和鋒哥的判斷。
謝廣福不再關注謝鋒那邊的“教學”現場,和謝三河聊完工地上的具體技術問題之後,就來到了桃源村的學堂位置。
謝廣福站在這片選定的緩坡上,心裡盤算著學堂的每一個細節。
這塊地他反複看過好幾次了,和沈硯的淮月樓處在同一條水平線上,背靠竹林,麵朝清川河,離村子不遠不近,孩子們不僅上學方便,又能有個安靜的讀書環境,最最重要的是地方夠大,足夠他施展。
他設計的學堂可不是普通村塾那樣三兩間屋子就完事,圖紙在他腦子裡反複修改了好幾遍,如今已經十分周全。
學堂正門要做得體麵些,帶個頂棚,旁邊還得設個門房,日後好安排人值守,不讓孩子在上學期間外出,也能幫著傳個話、收個東西。
主體建築他打算建成“回”字形,這樣中間就能圍出個大庭院,種上鬆竹,放些石桌石凳,讓孩子們課間有個活動的地方。
東西兩側的廂房,他規劃了六間寬敞明亮的教室,每間都能坐下二十多個孩子。窗戶要開得大,儘量讓陽光照進來。
正房則用作先生的辦公室和一間小小的藏書室,總得有個地方放書,讓孩子們能多讀些東西。
考慮到可能會從外麵請先生,他還特意在圖紙上標出了兩處帶小院的宿舍,讓先生們能安心住下。
至於吃飯問題,他也想到了,在建築一角單獨設了個小飯堂,帶廚房和用餐的地方,這樣路遠的孩子或者住在學堂的先生就不用奔波。
教室和辦公室的門口,也就是那個回子的中間,他留出了大片空地作操場,準備立個升旗台,劃出跑道,再添置些秋千、木質單杠之類的簡單器械。
當然,分開的茅廁也是必不可少的。
人手方麵,他估摸著需要張林木父子帶著木工班底,加上謝三河領著泥瓦匠,核心工匠大概八九人。再配上謝長河安排的十五到二十個普通勞力負責搬運、和泥這些雜活,日常有二十五到三十人乾活應該就夠了。
銀子的問題他本就不用操心,這些都是謝裡正該關心的。
據說青磚青瓦用村裡自己產的,其他雜七雜八的花銷,算下來大概也需要三百四十兩上下。
如今已是三月初,材料陸續到位,地基已經開始夯築。
他計劃著一百天左右把主體完工,這樣到六月中就能大致建成,再花些時間收拾整理,正好趕在秋收後的新學期投入使用。
望著眼前這片剛剛開始動工的土地,謝廣福仿佛已經聽到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
這座學堂,一定會是桃源村未來的希望。
巡視完徒弟謝三河負責的磚廠和學堂,謝廣福來到了學堂對麵不遠處的祠堂和村委樓工地,這兩個工地也堪堪動工,他特意把這兩個建築安排在學堂對麵,這樣學堂、祠堂、村委樓就能形成一個完整的中心。
不過村委樓確實是在學堂的對麵,但是祠堂這種追念先祖的地方,被後挪了二十米,不僅僅是考慮到祠堂的特殊性不適合在大路邊,還考慮到了祠堂門前也要預留一個空地出來,方便逢年過節的時候,來祭拜的人有位置站立,加上一些長凳的話,平時還可以當做村裡的休閒廣場。
看著剛清理出來的地基和旁邊堆積如山的材料,謝廣福已經能從眼前的平地看到祠堂和村委樓建成後的樣子了。
祠堂得建得莊重些,青磚灰瓦,飛簷翹角,是個傳統的院落樣式。
進了大門是個寬敞的前院,準備種上鬆柏,放個大香爐。
正殿要建得高大明亮,最裡麵是做好的神龕,用來供奉全村人的祖先牌位。
他特意在正殿兩邊牆上設計了能掛畫、貼字的地方,以後可以把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畫像、逃荒時的畫,還有對村子有貢獻的人都記錄上去,讓這裡變成桃源村活的曆史。
正殿兩邊還各建一個側殿,一個當村史陳列室,放些老物件,另一個存放村裡紅白喜事用到的統一製式的桌椅板凳還有香燭紙錢什麼的。
村委樓這邊就得實用為主了,同樣是青磚建築,但樣式要簡潔明了。
一樓進門是個大廳,牆上做一大片公告欄,官府文書、村裡通知、賬目公示都貼在這裡。
旁邊設個總務室,理事會的成員以後每天都有人在這裡值班,村民開證明、辦事情就不用到處找人了。
最重要的是那個大議事廳,能坐下百來號人,開全村大會就不用去小廣場集合了、旁邊的小議事廳是給理事會成員開小會用的。
還得專門隔出一間結實的檔案室,存放全村的文書、地契和重要文件。
二樓是閱覽室和調解室,誰家有什麼糾紛需要村委調解,就在這裡說事,清靜又正式。
閱覽室設計得像個小教室,以後靠牆的大書架放些農書、曆書,農閒時村民可以來看看書,以後還能在這裡讓大家學些新技術,培養培養新農業人才。
喜歡開局逃荒,空間全家一起用請大家收藏:()開局逃荒,空間全家一起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