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蘭立於主灶前,看著現代布局設計,而且一應鍋碗瓢盆全都齊整的灶台,心裡有一股熱血在沸騰。
引火,熱鍋,下油,動作行雲流水。
寬油熱至七分,她手腕輕抖,肉片滑入鍋中,“刺啦”一聲,白氣蒸騰。
她動作優雅的翻炒,調味,勾芡,顛鍋,出鍋……每一道工序都恰到好處,乾淨利落。
更令人稱奇的是,她一邊掌勺,眼風仍能掃遍全場。
“雙雙,魚眼凸出,立刻起鍋!”
“圖圖,豆腐下鍋要輕,不要壞了形狀。”
“張秀,火候保持住了。”
“春妮,這邊灶台濺了油,趁熱擦淨。”
在她的指揮下,四個人竟也漸漸跟上她的節奏。
這番景象,竟將外麵等候的四大學院師生都看得入了神。
隻見李月蘭身形穩健,在煙火氣中從容不迫,那專注的神情,那精準調料的動作,那對火候與味道的絕對掌控,竟讓他們看得很是上頭。
他們隻覺得,看李月蘭做菜,有一種奇特的“解壓”之感——仿佛世間紛擾都在那有序的翻炒與蒸騰的香氣中沉澱下來,心中隻剩下一片安寧與對美食的期待。
不過半個時辰,幾桌家常菜就做好了。
一道家常紅燒肉,一道清蒸鱖魚,一道雞汁煨蘿卜,一道蒜蓉炒青菜。
主食則是新碾的“百日收”精白米飯,米粒飽滿,香氣撲鼻。
當這些菜肴端上桌,那色、香、形已經引得學子們食之大動。
原本還有些喧鬨的餐廳瞬間安靜下來。
石堅率先動筷,夾起一塊紅燒肉送入口中。
接著又舀了一勺雞汁蘿卜,再嘗了一口清蒸魚,最後扒了一口白飯。
“妙……妙極!這紅燒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火候堪稱絕妙!這清蒸魚,鮮嫩至極,多一分則老,少一分則生!還有這蘿卜……看似平常,卻將高湯精華儘數吸納,清甜醇厚,返璞歸真!這米飯……粒粒分明,軟糯彈牙,自帶甘甜!老夫……老夫竟不知該如何形容了!竟是比上回那豐盛的村宴菜色還要合老夫口味。”
有了石山長的開頭,其他早已按捺不住的師生們也紛紛動筷。
“天啊!這肉……怎麼會這麼香?”
“這魚!我從未吃過如此鮮嫩的魚!”
“這蘿卜比肉還好吃!”
“這米飯空口吃我都願意!”
餐桌上風卷殘雲,每一盤菜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
學子們添了一碗又一碗米飯,連盤底的湯汁都有人用米飯拌著吃得乾乾淨淨。
嚴鬆齡感慨道:“尋常食材,竟能做出如此滋味!依我看,便是京城‘八珍樓’的大廚,也未必有這般功力!”
白羽仙歎道:“火候是關鍵,綠葉蔬菜能炒得如此碧綠爽脆,鎖住菜汁,這手上的功夫,非一日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