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早已大亮。
齊天跟著管家走出府門時,馬車早已候著。
他望了眼已有不少行人的街道,邁步走上馬車。
宋朝的上朝時間通常安排在早上九點至十一點半之間,比起後麵的明清,可以說是很人性化了,還是單雙號上朝製,即隔日一次。
大夏處處有宋朝的影子,想來上朝也是差不多的。
來到宮門外下了馬車,齊天便看到一個個官員正往皇宮走去。
他不動聲色地跟在後麵。
一路來到紫宸殿。
當齊天走進殿門,裡麵坐著的官員紛紛起身向他行禮。
齊天倨傲地點頭回禮。
既然角色的設定是紈絝,那就得有紈絝的樣子,等過些日子再轉變也不遲。
紫宸殿是上朝前的預備場所。
官員在這裡聚集後等著,等內侍傳喚上朝。
齊天自顧自地找了個位子坐著,自有內侍跑來給他奉茶。
他拿起茶杯,慢條斯理地喝著茶,打量著殿內的人。
見他坐下,還敢安穩坐到椅子上的有三個,同樣有茶水伺候,想必是大夏朝位高權重的官員。
“上朝!”
有內侍在殿外叫了一聲。
殿內官員紛紛不經意地扭頭,目光落在齊天身上。
誰先誰後當然是有順序的。
齊天也不客氣,放下茶碗站起身,率先走出殿門。
那三人一字排開跟在齊天身後,其餘官員這才按品級大小排著隊跟上。
從紫宸殿來到垂拱殿,皇帝早坐在龍椅上等著。
一眾官員走到殿內,站在各自的位置,舉著笏板低頭躬身高呼萬歲。
齊天有樣學樣。
他位列封王,自然是站在百官前麵。
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兼任實職。
“有事起奏!”
站在上麵的大太監高聲叫道。
一個官員出列,舉著笏板躬身道:“臣有本奏,梧州水患頻發,流民無數,請陛下定奪治理官員。”
朝會正常舉行。
齊天聽著各個官員的彙報,判斷著他們的職位和品級。
聽起來,也和宋朝的模式差不多,不少事務並沒有專門的官員負責,由皇帝臨時安排人赴任。
所謂以史為鑒,吸取了前朝亡國的教訓,不讓官員在任上擁有長期穩定的權力。
有利有弊吧。
那三個敢在紫宸殿和他一起坐著的官員,分彆是左仆射張嶽、右仆射蘇寅、樞密使高尋。
算是軍政最高長官。
左仆射統領吏部、戶部、禮部;右仆射統領兵部、刑部、工部;樞密使統領全國軍事。
想要登上皇位,有這三個位置的官員的支持,自然事半功倍。
不過看他們看向自己的眼神,似乎對自己這個晉王不是很看好。
齊天本來以為會有官員就他砍了魏王的樹之事參他一本,沒想到直到朝會結束,也沒人提這茬。
隨著老太監的一聲退朝,眾官員有序退場。
齊天慢悠悠地走在最後麵。
前麵的官員三三兩兩地互相說著話,也沒人湊到他身前,甚至有點快步躲避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