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堅守在皇位到死的想法,年紀到了,自然不想繼續為大夏國操勞。
繼承人有了,日子也選定了,就隻需要等待。
可胤礽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皇阿瑪會來見證自己退位的那一刻。
等消息傳來,大清的船已經出海。
胤礽也隻能先囑咐人去安排好住所,迎接自己的親人。
胤褆比起胤礽,可自在的很。
大夏國的軍隊,早已不需要他這個老將出馬操練。
在大夏國穩定之後,他也早早退出一線,回家抱孫輩兒玩。
大閨女是個獨身主義,她既然不想成婚,胤褆他們也由著她喜歡。
可二寶跟之後的幾個孩子倒是沒有那樣的想法,年齡一到,自己選了喜歡的人帶到他們麵前。
孩子們的婚事,胤褆胤礽並沒有插手,更沒有指婚和親的想法。
他們自己選擇的人,後果由他們自己負責。
好在,兒女過的不錯,孫輩也一個個的出生。
現在,不管是胤褆還是胤礽,都已經過上了逗弄孫子的悠閒日子。
兩人本打算在將大夏國順利交接後,過退休日子的。
結果,在得知了皇阿瑪即將抵達大夏國後,還是有些意外的。
帝王出行,排場自然很大。
跟著康熙一起出訪大夏國的人,就有不少。
等他們的艦船抵達大夏國港口時,先是對這滿是西洋人出沒的地方好奇了一下。
不是說,大夏國是由先太子胤礽打下的江山嗎?
怎麼目之所及,反倒是見到西洋人更多些?
頭次出國的大清人,心裡的新奇感越來越多。
這一路的所見所聞,算是他們平生僅見。
可這也隻是一路趣聞而已,真正的大夏國,他們還未踏足。
大清的帝王來訪,大夏國的國主自然會迎接。
更彆說,他們還是父子。
看著大清戰艦上飄揚的大清旗幟,胤礽的眼中,有著難言的情緒。
原本,他也是大清人。
可世事變化,他立足於大夏國,於大清,也隻有血脈牽引。
已經續了胡須的胤礽,看著比之前更加穩重老成。
時隔多年,再次見到自己這個兒子,康熙的心也是百感交集的很。
這個,占據了他大半心血的孩子,終究是脫離的他這個父親,飛走了。
他找到了自己的安定之所,立足於此。
甚至,對於遠方的家人也沒什麼惦念。
隔著人群,胤礽站在岸邊,與船頭站立的康熙對望著。
周圍的人也都是有眼色的很,自然不會在這時候鬨出點動靜來。
等船停靠好,康熙在眾人的簇擁下,大踏步的朝船下走去。
年過六十的他,體態依舊挺拔的很。
甚至,這腿腳也健碩的很。
那速度,比之壯年人都不慢。
等走到胤礽麵前,康熙這才停住腳步。
看著鬢邊染了白發的兒子,康熙的眼神有著酸澀。
他的孩子……也老了。
按理說,胤礽的年紀還不夠老,沒那麼快生出白發的。
可作為一國之主,他要忙碌的事並不少。
即便有幾個孩子分擔,可對於他來說,要憂慮國家大事,自然會多思多慮,體現在身體上。
好在,他現在也能夠放下身上的那些擔子,有時間去休養身體。
可看在康熙眼中,就是掩飾不住的心疼。
即便,康熙這位老父親看著,比胤礽更加老態。
已經久不行禮的胤礽,看著自己風燭殘年的阿瑪,心頭也是酸澀的很。
他沒有上前一步擁抱父親,而是直接跪地,給康熙行大拜之禮。
“皇阿瑪!”
這三個字,自胤礽開口時,就叫過數不清的次數。
可現在,他能叫一聲,都是賺的。
當生命進入倒計時,過去所在意的種種,在今時今日看來,都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
在除去那些紛雜的枷鎖和欲望後,留下最為本真的東西。
就好比……父子之情!
不管曾經的胤礽對康熙有再多的失望和遺憾,現在的他,對上自己老父親那雙有些渾濁的眼睛時,再也無法漠視。
畢竟,這世間除了自己的妻兒,就隻有皇阿瑪與他的血緣最為親近。
自出生後就沒了皇額娘的胤礽,極為在意自己的父親。
這麼多年的父子情,又豈是他們分隔多年就能夠淡化的?
胤礽的這一跪,是為自己多年不曾侍奉皇阿瑪膝下儘孝而跪,更是因為自己的選擇而跪。
在他選擇離開大清時,就已經傷了皇阿瑪的心。
之後那麼多年不曾回去,也是他的不孝。
按照大侄女的話來說,被偏愛的,都是有恃無恐的。
而他胤礽,就是被皇阿瑪所偏愛的那個。
在這一世,因為想法的轉變,他放棄了自己的太子之位,選擇孤勇去外打江山。
而他能夠如此果決行事的原因,還是因為心裡篤定,皇阿瑪不會因為他的行為而去牽連與他有關係的人。
否則的話,等他十幾年後再回大清,就不會見到昔日的那些舊識和福晉家族的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被偏愛的他,可以依著自己的性子,直接帶著所有親人回到大清,就是因為他知道,他們會安然無恙的回大夏國。
被偏愛的多了,胤礽在知道夢境裡發生的一切時,也知道那個他即便被廢除,安全也有保障。
可被偏愛的久了,被時間這麼一衝淡,好像一切都理所當然了起來。
那個他印象裡一直很是威嚴的皇阿瑪,此時,竟然也有了老者應有的的狀態。
這個認知,讓胤礽不得不感慨時間的無情。
更讓他清楚,他能夠陪伴皇阿瑪的時間……不多了!
人都是有壽數的。
能夠安然活到老年,已經是一大幸事!
胤礽不敢去賭,自己皇阿瑪真能夠長命百歲。
已經步入老年的康熙,也是掐著手指算日子的。
過一天,就少一天。
而胤礽的儘孝時間,自然隻會更少。
有了這樣的認知,胤礽的跪拜的時候,就格外虔誠。
胤礽這個國主都跪拜了,跟著他一起來的皇室子弟與王公大臣們,自然也要跟著跪拜。
而與康熙一同來的大清人,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心裡有種自豪感。
不管大夏國怎麼壯大,在大清麵前,還是個孩子。
就好比現在的胤礽,即便是大夏國的國主,在麵對大清的帝王時,也是要跪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