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得到消息的康熙,便在乾清宮大殿等著大夏國的人覲見。
沒有透露消息的胤礽也在想,當皇阿瑪知道大夏國的國主是自己時,臉上會是什麼表情?
當年他的那些野心,真的實現了。
這一刻,胤礽自己心裡也是期待的。
與胤礽的複雜心情不同,胤褆倒是一直都很坦蕩。
他這次回來,也隻是看望了一下自己的爹娘而已。
故土什麼的,對於胤褆來說,並不是那麼難忘。
這次之所以沒堅持帶著大閨女一起回大清,也在知道對皇阿瑪他們來說,小魚兒並不是多重要的人。
胤褆對於自己的孩子,自然是嬌寵的。
自打小魚兒有不婚的想法後,胤褆也沒說什麼。
不然的話,作為幾個孩子中的老大,小魚兒早該成婚了。
在見識過西洋各國的文化後,胤褆也不是那麼古板的老父親,非得認一個死理,覺得結婚對於女兒才是最好的。
孩子既然不想成婚,那就不成親。
他胤褆的閨女,還能過不好?
又因為了解了更多的醫理,知道年紀小成婚不好。
所以不管是胤褆的孩子還是胤礽的孩子,都還沒有成婚。
這次跟著回來的幾個孩子,雖然都已經成年,卻也都未成婚。
已經是大夏國主理人之一的胤褆,自然有那個把握不會讓自己兒女的婚事被人控製。
即便,那個人是自己皇阿瑪也不行。
當年他與太子的擔憂,總算是有了個好的結果。
隨著馬車的行進,他們距離紫禁城越來越近。
跟孩子們好奇的心態不同,胤礽和胤褆倒是看著越來越熟悉的街景,心也快速跳動起來。
等休整一夜後,第二日一早,胤礽他們在吃過早膳後,開啟拜訪大清之旅。
乾清宮大殿,一眾朝臣早已等在大殿上。
而坐在高位的康熙皇帝,在聽到太監傳報大夏國國主覲見的消息後,朝著大殿入口看去。
本以為,會看到金發碧眼的西洋人。
結果,卻看到了讓他都為之怔愣的人。
是……保成嗎?
康熙無聲的張口,看著不遠處走近的幾人,眼中有著不可置信。
他不敢相信,自己會在這樣的場合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孩子。
他想說這又是幻覺,是自己認錯了人。
可是,他心裡有個聲音告訴他,沒錯,那就是保成。
對於自己一手養大的孩子,康熙又怎麼會認錯?
即便多年未見,即便那男人看著更加成熟有氣勢。
可是,還人的容貌,氣度,神韻……都是康熙記憶裡的那個人!
“大夏國君主覲見!”
隨著太監的高唱,在場所有人的視線都投了過來。
然後,一些老臣的臉上,就出現了錯愕的表情。
不可置信的人,又何止一個?
不說彆人,就是那些立於朝堂的皇子們,在看到大夏國君主時,臉上的表情都精彩的很。
畢竟,那位可是壓在他們頭上的一座大山。
是他們永遠都無法逾越的高峰。
在幼時,他們曾無數次羨慕過對方的身份。
皇阿瑪,幾乎將大半的父愛都給了那個人。
這讓他們這些做皇子的,心裡嫉妒不已。
後來,還不等他們長大呢,那人就直接消失在大清。
起初倒是會引起議論和非議,還有人說那人生死未知。
可在被皇阿瑪鐵血手段鎮壓後,再無人提及此人。
後來,紫禁城裡,再也沒有了那人的任何消息。
這一過,就過了這麼多年。
本來已經淡忘的人和事,都已經成為了定局。
結果,好端端的,那人卻又突然出現了。
還是……以大夏國的國主身份出現的。
現在……打江山這麼容易了嗎?
還是……那個國家小的可憐,是個人都可以去當國主?
內心裡,所有人對於這個所謂的大夏國,有著深深的懷疑。
畢竟,大夏國遠在海外,是真是假,他們無從得知。
何況,還是那人以大夏國的身份出現,就更加讓人懷疑了。
與大殿上眾人的神情複雜不同,跟著胤礽一起步入大殿的胤褆倒是直的很。
他直接代替使官的職責,代為解釋道:“大清陛下,我大夏國國主,攜皇室成員來大清進行友好訪問,這是大夏國的國書,還請大清陛下一閱!”
說著,胤褆將一早準備好的東西遞給一旁的太監,由他轉交給梁九功。
也因為胤褆的出聲,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然後,大家就認出這個短頭發男人……是胤褆。
也就是大清的大阿哥。
大阿哥胤褆,此前在大清沒什麼關注度。
一開始,倒是因為他是康熙皇長子的身份,在紫禁城很是得臉。
後來,在胤褆大婚後,遲遲不見康熙給他派發差事,也就讓前朝後宮對於他的關注持續下降。
之後對方搬出紫禁城,入住了大阿哥府,也不見他有什麼建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要不是有後來跟著太子爺出征攻打倭國的戰績,怕是大阿哥的存在感比現在的皇子都要低的多。
可惜,後來胤褆抽風了。
有了戰功也不回大清複命,反倒是直接帶著妻兒消失在大清。
直到現在,要不是康熙皇帝沒有發話,怕是早有人上折子,給消失的大阿哥辦理喪事,給對方一個身後了結。
結果,消失多年的大阿哥胤褆,竟然跟著大夏國的拜訪隊伍一起出現。
而且,看他的樣子,似乎在這個所謂的大夏國的地位還不低?
大家臉上帶著思索,靜待皇帝的反應。
康熙一直緊盯著殿上站著的胤礽,耳邊傳來梁九功的低聲提醒。
“皇上?”
說著,梁九功還將手上捧著的折子稍微往上抬了抬。
康熙回神,垂眼掃了一眼梁九功手上的東西。
頓了頓,這才抬手接過來。
等打開一看。
上麵的字跡,顯然是他早已熟悉到骨髓裡的字。
大夏國的文字,也是漢字。
甚至,那文字還是經由一人所寫。
想想他一筆一畫的教那人學寫字,這些字的神韻,康熙一眼就能夠辨認出來是誰人所寫。
穩了穩心神,康熙繼續看裡麵的內容。
大體寫的,也是大夏國的這次對於大清的國事訪問。
主要的,還是想達成兩國建交的結果。
看完後,康熙放下手中的折子,再看向正前方。
曾經,他們也在這樣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