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父就如一座大山,讓胤祉仰望,也讓他膽怯。
他懷著忐忑的心,去上書房讀書,心一直懸著,等到一個結果。
不說胤祉,就是彆的皇子們,隻要是參與了昨日的宴會,心情都是複雜的。
他們也在等。
或許,不光在等三阿哥胤祉會如何被皇阿瑪處罰。
就連他們這些人,也有可能會被牽連。
這一群人裡,就隻有胤褆這麼一個意外。
他照常學習練武,想著等下學了後,便直接回阿哥所。
結果,這邊先生才宣布散學,那邊門口就出現了一個太監傳話。
“眾位阿哥爺,萬歲爺有請!”
看著是乾清宮的太監,眾位阿哥們互相看了幾眼後,便依次走出上書房。
在去乾清宮的路上,他們也沒有低聲交談。
隻是交好的幾人,或是傳遞眼神,或是搖頭提醒著對方之後該怎麼行事。
走在前麵的胤褆,沒有回顧身後,自然不知道已經被好幾人看了過去。
太子爺不用去上書房,自然不在他們之列。
可等這些皇子們達到乾清宮時,便見太子爺已經安坐在皇阿瑪身側。
眾位阿哥們,行禮問安。
康熙看著自己的這一眾兒子,眼中有欣慰,卻也有怒氣。
“都起吧!”
這些已經長成的皇子阿哥,是他心中的驕傲。
早年間,他的那些子嗣夭折甚多。
以至於讓他都心中有些擔心,就怕自己步了皇父後塵。
好在,待保清養住,其後雖然也有夭折的孩子,卻也是有數的。
就以現在皇子皇女的人數來算,早已超過了皇父的子嗣。
尤其是,他還一手養大了太子。
就算是他遇到了什麼不測,也有太子這個儲君頂上。
他幼時登基的境況,不會落在自己兒子身上。
現在,太子也已經大婚。
待日後有了嫡子,這大清的江山隻會更加穩固。
也因為這樣,康熙即便在知道了昨日在毓慶宮發生的事,也不曾動怒過。
他一直都清楚,皇家親戚,都牽扯著利益糾葛。
不是人人都與他和皇兄一般,能夠做好君臣兄弟的典範。
先帝留下的子嗣不多,他的兄弟們自然也少的可憐。
可也因為這樣,才會讓他們更加在意彼此的兄弟情誼。
可胤礽他們不同,他們的兄弟眾多,且各自牽扯的勢力也雜。
若是不能站在太子一派的勢力,彼此間聯合起來,隻怕是於東宮不利。
他雖然希望自己的兒子們能夠兄友弟恭,可與大清社稷比起來,孩子們鬨不和也沒什麼不好。
今日將這些皇子叫過來,也隻是表明一下自己的態度。
作為皇父,康熙不能縱容此事繼續下去,卻也不會將這個局麵就此輕輕放過。
首先注意的,便是大阿哥胤褆。
這個大兒子,他也是注入不少心力的。
到底是第一個養住的兒子,康熙對於胤褆的感情也是複雜的。
他看著已經有了男人擔當的兒子,心裡也是感慨的很。
當年,他像胤褆這般大的時候,已經是一位年輕帝王。
就連子嗣,也有不少。
隻是那時候,子嗣夭折的多。
他慢慢的,也不敢再對那些孩子注入感情。
就怕一個意外出現,他所關愛的孩子,被帶走。
人的情感雖然豐富,可也不能這麼無休止的流逝。
他作為帝王雖然要無情,可作為父親,不能一次次的送走自己的孩子。
胤褆年幼時,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都被康熙送出宮,到大臣家養了幾年。
這幾年的時間,也讓他們父子之間的感情淡薄的很。
即便後來,胤褆被接回宮,也已經是個半大的孩子。
麵對不熟悉的家人和陌生的環境,胤褆也曾有過擔心。
起初,康熙倒是對胤褆有些關注。
可他的心,就那麼大。
等分給不少人後,留給胤褆的並不多。
甚至,有時候他也想不起胤褆,注意力不是被太子吸引,就是被後宮的妃嬪帶走。
在他的忽視下,胤褆似乎變了,好像又沒變。
就這麼幾年下來,等胤褆年歲到了,也該成家。
康熙以為,胤褆會一直按照自己所規劃給他的路,發展自己的未來。
可明明,之前一切都還好好的。
怎麼到了今日,他卻聽到了胤褆想要割裂與兄弟之間的關係?
皇家的人,即便內裡再不和,也該維持好表麵的和諧。
大清的臉麵,不能這麼被丟。
至少,這不是康熙自己想看到的。
原本,他在得知原委後,還想找這些兒子們過來訓話,讓他們自己反省一下。
可現在……
看著身姿挺立,目光清澄的大兒子,康熙一時不知該如何開口!
於康熙而言,想要平衡皇子們之間的爭鬥,並不難。
朝堂中的複雜派係鬥爭,他都能夠玩的轉,兒子們之間的一些小矛盾,他自然不會看在眼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除過鬥爭,麵對真心,康熙一時有些犯難。
他能說……胤褆不對嗎?
這事的起因,並不在胤褆。
他若是直接開口說胤褆的不對,哪怕是屈於皇父的威嚴,胤褆此時不會反駁什麼。
可內心呢?
他該如何想自己這個皇父?
康熙作為帝王,金口玉言,早是大清所有人的共識。
一旦今日康熙說了大阿哥什麼,都會被朝臣知曉。
到時候,不管胤褆再怎麼拚搏,隻怕在這些朝臣眼中,也隻是個跳梁小醜罷了。
沒有威信的人,又如何在各個領域帶路?
作為皇子,若是沒有了威信,又是何等的悲哀?
在康熙沉默打量時,胤褆起身後,就挺直了身板,等著皇阿瑪發話。
他心大的很,想著,等乾清宮的事結束後,他就直接回阿哥所,陪自己大閨女用晚膳。
至於彆的事,他是一點都不上心。
胤褆的不在意和坦蕩,讓康熙看了個分明。
他似乎,有很長時間沒有好好看看自己的大阿哥了。
比起之前事事爭鋒的大阿哥,此時的胤褆看著,就顯的平和了許多。
之前看著胤褆與太子處處比對,康熙不喜。
此時看著胤褆安靜站在那裡,也不曾給太子一個眼神彼此示威,康熙的心卻是突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