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寒風裹挾著細雪掠過青瓦寨,凍得吱呀作響的木門後,蜷縮著裹著粗布棉襖的老人們。林晚星掀開「萬象食棚」的狐皮門簾,嗬出的白氣在寒風中凝成霜花。江墨白手中的河圖洛書突然泛起金光,書頁間躍出數十道微光,在雪地勾勒出青瓦寨的地形圖,那些閃爍的紅點,正是村中孤寡老人的居所。
"這雪再下三日,寨裡的存糧就要見底了。"江墨白指尖拂過河圖,歎息聲中帶著幾分凝重。林晚星望著遠處山坡上零星的炊煙,突然將袖中乾坤袋一抖,倒出滿滿一筐帶著冰碴的凍梨。這些看似普通的凍梨,表皮泛著奇異的淡金色紋路,竟是她用時空麥粒培育的「寒歲果」,在極寒環境下反而愈發甘甜。
第二日破曉,林晚星帶著村民們在村口搭起十二座石灶。江墨白淩空畫符,七十二道赤紅火符沒入灶台,原本冰冷的石頭瞬間騰起暖意。當第一縷陽光刺破雲層,「萬象食棚·青瓦寨分棚」的匾額被紅綢揭開,蒸騰的熱氣中,林晚星將寒歲果削成薄片,與山中野棗、陳年紅糖一同丟進青銅大釜。
"這叫「暖冬八寶羹」,吃了能驅寒補氣!"林晚星手持女媧石擀麵杖攪拌,釜中漸漸泛起琥珀色的光澤。更神奇的是,隨著她的攪動,大釜表麵浮現出八卦圖紋,每轉一圈,便有花瓣狀的靈氣飄出,落在圍觀村民的肩頭,融化成細小的暖流。
正當村民們排著隊領取羹湯時,山道上突然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八匹毛色斑駁的老馬拖著輛破舊板車駛來,車上堆滿蔫頭耷腦的蘿卜。趕車的老漢跳下車,布滿凍瘡的手攥著幾枚銅錢:"掌櫃的,俺用蘿卜換碗羹湯成不?俺們後山的地凍得挖不出菜,就剩這些..."
林晚星望著老漢皸裂的手掌,眼中泛起柔光。她接過蘿卜,指尖劃過表麵,那些乾癟的表皮竟重新變得水潤飽滿。江墨白見狀,立即取出「食材共鳴石」,藍光閃爍間,石麵浮現出菜譜投影:"蘿卜配寒歲果,可製「雙冬解寒糕」。"
說罷,林晚星將蘿卜切成細絲,與寒歲果泥、糯米粉混合。當她用補天石模具將麵團壓成梅花形狀時,奇跡發生了——糕點表麵自動浮現出冰晶紋路,放入蒸籠的刹那,整個灶台都縈繞著瑞雪紛飛的虛影。更令人稱奇的是,蒸籠蓋縫隙飄出的白霧,竟在空中凝成"豐"字,引得圍觀村民紛紛跪地叩拜。
青瓦寨的村正聞訊趕來,顫巍巍地捧著族譜:"神女顯靈!百年前族譜記載,若見炊間現瑞雪,便是救星降臨。"林晚星扶起老人,將剛出爐的糕點遞過去:"這不是神跡,是食物的力量。您看這蘿卜,隻要用對方法,也能變成珍饈。"
當晚,林晚星在祠堂擺開長桌,取出從食神國度帶來的「萬界鼎」。這口看似普通的鐵鍋在江墨白的法力催動下,瞬間分裂成十二個小鼎,每個鼎內自動升起不同顏色的火焰。村民們圍坐在鼎邊,看著林晚星將山蕨菜、野葛根等本地食材投入鼎中。
"今天教大家做「山野八珍卷」。"林晚星取出用混沌蠶絲織成的薄餅,將炒製好的野菜餡料卷入其中。當她用靈氣在餅皮上勾勒出竹葉紋路時,每片薄餅竟化作輕盈的竹蜻蜓,懸停在半空自動旋轉,餡料的香氣隨之擴散開來。
正當眾人驚歎時,後山突然傳來驚呼。幾個年輕村民慌慌張張跑來:"不好了!地窖的紅薯全凍成冰疙瘩了!"林晚星聞言,立即帶著「萬界鼎」趕到地窖。隻見滿地紅薯硬如石塊,表麵結著霜花。她將紅薯丟入鼎中,催動「火候符陣」,鼎內升起紫金色火焰——這正是能逆轉時空的「歲月之火」。
神奇的一幕出現了:紅薯表麵的冰霜逐漸消融,乾癟的表皮重新變得飽滿。林晚星又加入從食神國度帶來的「靈泉蜜」,當鍋蓋掀開的瞬間,整個地窖彌漫著焦糖與蜂蜜混合的甜香。"這是「回春烤薯」,不僅能吃,還能治凍傷。"她將冒著熱氣的紅薯分給村民,被凍僵的手指碰到紅薯的刹那,立即有暖流蔓延開來。
隨著美食的傳播,青瓦寨漸漸熱鬨起來。鄰村的商販們聽聞這裡有神奇的食物,紛紛趕著馬車前來。林晚星趁機推出「扶貧盲盒」,每個用樹皮編織的盲盒裡,隨機裝著不同的美食:能增強體力的「虎力餅」,吃後能禦寒的「暖陽糕」,還有能提神醒腦的「清神茶」。更特彆的是,每個盲盒都附贈一張教學符紙,展開便能看見立體投影教學。
然而,繁榮背後暗潮湧動。某日清晨,村民們發現村口的十二座石灶莫名熄滅,灶台上殘留著黑色黏液。林晚星用混沌天機勺檢測,勺柄映出半張鬼臉:"是食魔宗的餘孽,他們在嫉妒我們用美食助人。"
江墨白立即祭出太極結界,林晚星則召集村民收集各家灶台的柴火。當夜幕降臨時,三百個火把同時點燃,在村口彙成一條火龍。林晚星將收集來的野花椒、乾辣椒等辛辣食材投入「萬界鼎」,加入用太陽真火煉製的「驅邪油」。隨著她的攪動,鼎中升起赤紅火焰,形成一道巨大的火鳳虛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烈火驅魔餅」!"林晚星將烤好的餅分給眾人。餅中蘊含的陽剛之氣,讓每個吃下的村民都周身發熱。當食魔宗的黑影從樹林中竄出時,村民們高舉著火把與麵餅衝上前,火鳳虛影化作漫天火星,將黑影燒得發出淒厲慘叫。
經此一役,林晚星意識到防禦需要更長久的辦法。她與江墨白在村後山坡上設下「食神祭壇」,祭壇中央放置著用混沌法則打造的「萬民灶」。隻要村民們將心意注入食材,投入萬民灶中,就能形成無形的防護屏障。
轉眼到了開春,林晚星帶著村民們開墾荒地。她取出「時空麥粒」灑在田中,用混沌天機勺引動春雨。奇跡再次發生:種子剛入土便破土發芽,轉眼間長成齊腰高的麥穗。村民們收割時發現,這些麥穗裡竟包裹著不同的食材——有的藏著野山菌,有的裹著嫩竹筍,宛如天然的食材盲盒。
利用這些神奇的麥穗,林晚星發明了「乾坤麥餅」。將麥穗磨成粉後,加入山中野菜、野雞蛋,再用補天石模具壓成圓形。神奇的是,每塊麥餅內部都形成了微型空間,咬開後會根據食用者的口味,出現不同的餡料:想吃肉的會嘗到臘肉丁,喜歡甜口的則會流出蜂蜜。
為了幫助更多偏遠村落,林晚星發起「萬家煙火」計劃。她將「萬象食棚」的技術簡化,製作出便攜的「移動灶台」。這種灶台看似普通木盒,展開後卻是五臟俱全的廚房,內置「食材共鳴石」和教學符紙。首批一百個移動灶台被送往周邊村落,很快,十裡八鄉都飄起了誘人的炊煙。
隨著夏季來臨,林晚星推出「清涼四件套」:用山中薄荷、野菊花製作的「透心涼飲」,喝下去渾身冒涼氣;將北極玄冰與本地野果結合的「冰火兩重天」,一口冰爽一口酸甜;還有能自動降溫的「清風涼麵」,麵條裡封印著山風的力量;最絕的是「隱形冰糕」,吃下後能隱身半個時辰,成為孩子們最愛的夏日玩具。
這些美食不僅暢銷周邊,還吸引了商賈巨富。某日,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駛入青瓦寨,車上下來一位身著綾羅的富商。他捧著一箱金條:"聽聞掌櫃的能化腐朽為神奇,可否為在下定製一道專屬美食?"
林晚星看著富商發福的身軀,取出「食材共鳴石」。藍光閃爍後,石麵浮現出特殊菜譜。她讓村民們采來山中的苦丁茶、野山楂,又從食神國度取來「消脂靈泉」。當「清身消食羹」出鍋時,羹湯呈晶瑩的琥珀色,表麵漂浮著星星點點的靈氣。
富商喝下第一口,眼中閃過驚訝:"這味道...先是微苦,後是回甘,竟還有股說不出的清爽!"更神奇的是,一碗羹湯下肚,他原本撐脹的腹部竟消下去不少。富商當即表示要投資「萬象食棚」,在各地開設分店。
林晚星婉拒了金條,卻接受了合作提議:"但有個條件,每開一家分店,都要在當地開展扶貧計劃。"從此,打著「萬象食棚」旗號的店鋪在大江南北開張,每家店都設有免費施粥處,用美食溫暖著無數人的心。
中秋佳節,青瓦寨舉辦了首屆「山野美食節」。來自四麵八方的食客雲集於此,品嘗著用山間食材製作的美味:用野板栗、鬆子做的「金秋團圓糕」,將螢火蟲靈氣封入其中的「夜光月餅」,還有能讓人看見童年回憶的「思鄉糖畫」。
林晚星在食神祭壇上,將收集到的民間烹飪智慧注入《煙火通典》。典籍再次化作光柱直衝雲霄,係統提示音轟然作響:【激活"萬民歸心"成就,獲得造化點數點,解鎖"人間煙火圖鑒"】。一本散發著溫暖光芒的圖鑒憑空出現,每頁都記載著用美食扶貧的感人故事。
為了傳承這份溫暖,林晚星在青瓦寨建立「煙火學堂」。學堂分設「食材認知」「烹飪技巧」「美食助人」三大課程,江墨白鍛造的「萬民鼎」坐鎮學堂中央。此鼎能根據學員的水平,模擬不同的烹飪環境,幫助他們快速成長。
冬至那日,煙火學堂舉辦首次「愛心廚藝大賽」。參賽者中有青瓦寨的村民,也有慕名而來的異鄉人。林晚星給出的考題是: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能傳遞溫暖的菜肴。當一位老婦人用自家醃製的酸菜,搭配野山筍做出「暖心酸筍湯」時,在場眾人無不動容,那熟悉的味道,勾起了大家對家的思念。
在《煙火通典》新添的「人間煙火」篇章中,詳細記載著每道扶貧菜肴的誕生曆程:"暖冬八寶羹,驅寒暖心;山野八珍卷,化平凡為神奇。凡此種種,皆以百姓之需為念,以世間真情為料,終成濟世佳肴。"隨著書頁翻動,更多承載著人間大愛與美食智慧的故事不斷湧現,讓每個灶台都成為連接人心、傳遞溫暖的永恒紐帶。而青瓦寨的那縷炊煙,也將永遠飄蕩在天地之間,訴說著平凡食物創造的不凡奇跡。
喜歡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