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原料:
主料:圓糯米350g泡6小時)、紅豆沙200g提前煮爛過篩,加50g白糖拌勻)、蘆葦葉22張、粽繩15根
關鍵步驟:
1.粽葉疊漏鬥,填1層糯米,放1勺紅豆沙約15g),再蓋1層糯米壓實;
2.裹緊紮牢,蒸鍋煮2小時,關火燜30分鐘;
3.成品特點:紅豆沙綿密細膩,甜度適中不膩,糯米帶豆沙甜香,下午茶吃1個配綠茶,解乏又清爽。
四)蛋黃粽子·鹹甜款
適配場景:節慶人群、大眾食客當主食,營養豐富
基礎原料:生抽、2g鹽醃30分鐘)、鹹蛋黃8個提前蒸熟,對半切)、豬五花肉150g切小塊,按鮮肉粽醃料醃1小時)、蘆葦葉28張、粽繩20根
關鍵步驟:
1.粽葉疊漏鬥,填糯米,放1塊五花肉、半個鹹蛋黃,再蓋糯米壓實;
2.裹緊紮牢,蒸鍋煮2.5小時,關火燜30分鐘;
3.成品特點:糯米鹹香,五花肉出油,鹹蛋黃沙軟,鹹甜交織,節慶吃應景,大眾食客都愛。
五)配套特色套餐與快速服務
1.早餐便捷套餐:2個經典蜜棗粽子+1杯熱豆漿,售價九文,提前包好粽子冷藏,客人來用蒸鍋複熱30分鐘或微波爐熱2分鐘),上班族趕時間可帶走,暖身又方便。
2.午餐頂餓套餐:1個鮮肉粽子+1份涼拌小菜,售價八文,粽子提前煮好保溫,客人來直接取,配小菜解膩,午餐吃管飽。
3.下午茶甜品套餐:1個豆沙粽子+1杯熱綠茶,售價七文,粽子提前煮好,涼吃更爽口,下午茶吃解乏,清淡愛好者合適。
馬叔提前泡好四種糯米、備好餡料,第二天早上四點就生了火,第一鍋經典蜜棗粽子煮好時,巷尾剛有趕早的鄉親路過。買早點的陳奶奶聞到香味停下腳步:“馬叔,這是你的粽子香?我可有陣子沒吃了!”馬叔遞過1個熱粽子:“陳奶奶,您嘗嘗,還是老味道,今天還有鮮肉的呢!”
陳奶奶咬了一口,眼睛一亮:“還是這米糯!我之前買那預包裝粽子,米硬沒味,哪有你這香!給我來一份早餐套餐,帶回去給孫子吃!”
不一會兒,巷尾的街坊就圍了過來,上班的小張要了份午餐套餐,逛巷的王嬸要了份下午茶套餐,馬叔忙得額頭冒了汗,手裡的粽繩卻越繞越利索,臉上的愁容也舒展開了。
三、蒸鍋沸騰,反轉破詭計
第二天上午,馬叔的粽子鋪前擺著冒熱氣的老蒸鍋,旁邊的竹籃裡放著提前包好的粽子,林晚星幫馬叔寫了塊木牌:“柳氏加盟·馬記老粽子,新味試吃,買套餐送自製酸豆角1小碟,提前預定減一文”。剛擺好,就圍滿了人,連之前去買預包裝粽子的街坊都回來了。
“馬叔,給我來一份早餐套餐,打包帶走!”“我要1個鮮肉粽子,現吃!”“幫我裝2個蛋黃粽子,下午來取!”
馬叔正忙著包粽子,忽然聽到巷尾傳來馮娟的聲音:“大家彆買!馬叔的粽子米發酸!我昨天買了個蜜棗粽子,米酸得沒法吃,肯定是料壞了還敢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街坊們停下手裡的動作,疑惑地看著馬叔。馬叔急得臉都紅了:“不是的!我的糯米是今天剛泡的,沒加半點東西,怎麼會酸?”
馮娟手裡舉著半塊咬過的粽子明顯是她自己店的預包裝款),衝街坊們喊道:“大家看!這就是我昨天從他這買的,米都酸了,你們可彆上當!”說著就要遞給旁邊的孩子。
林晚星上前一步攔住她:“馮娟,彆裝了。昨天你往馬叔的糯米裡加酸味劑、把燃氣灶火力調小的時候,巷尾的李爺爺都看見了——他早上掃街,正好撞見你在鋪門口鬼鬼祟祟,而且我們已經把你散布謠言的事告訴了官府,官差馬上就到!”
馮娟的臉瞬間白了,她還想狡辯,就見李爺爺從人群裡走出來:“我親眼看見你往馬叔的米盆裡撒東西,還往燃氣灶上潑水,你彆想賴!”街坊們也紛紛幫腔:“我剛吃了馬叔的蜜棗粽子,甜得很,哪有酸味!”“你那預包裝粽子一股子添加劑味,我們才不買!”“馬叔的粽子做了二十六年,我們信得過!”
這時,幾個官差快步走來,馮娟腿一軟,被帶走時還不忘瞪了馬叔一眼。
係統光屏亮起【終極劇情反轉·蒸鍋傳承】
【加盟成果:馬記粽子鋪試營業兩天,每天賣出六十多串粽子、五十多份套餐,早上和中午都得排隊。巷尾的工地還來訂了四十份午餐套餐,給工人當午飯;附近的超市也來訂了三十個經典蜜棗粽子,放在冷櫃代售】
【馬叔的轉變:他不再坐在竹椅上歎氣,每天淩晨兩點就起來泡米、醃餡、包粽,還學會了提前包好粽子冷藏可存3天)、分份打包,在每個包裝上貼個小標簽,寫著“粽子冷藏可存3天,複熱30分鐘即可食用”。他把老蒸鍋擦得鋥亮,蒸鍋邊擺著街坊送的艾草,常對來買粽子的人說:“包粽子就像過日子,得用心泡好每一粒米,裹緊每一層葉,火候到了,味才正。以前我以為大家隻圖快,現在才知道,暖人的老味道,從來都有人等”】
【意外之喜:巷尾的便利店老板見馬叔的粽子鋪火了,主動留了個冷櫃,讓馬叔把提前包好的粽子放在便利店裡,顧客買著更方便,銷量比鋪子裡還高;馬叔還收了個喜歡做傳統小吃的小夥子當徒弟,教他泡米、調餡、包煮,讓父子傳承的粽子手藝有了新希望】
上午時分,巷尾的人多了起來,馬叔正給一個小朋友裝剛熱好的蜜棗粽子,小朋友捧著粽子,甜甜地說:“馬爺爺,您的粽子比媽媽買的好吃!”馬叔笑著摸了摸孩子的頭,粽繩在手裡靈活纏繞,糯香的粽子味順著巷尾的人流飄遠。林晚星看著腕間的“酪”字印記,對蘇晴說:“不管是街角的湯圓,還是巷尾的粽子,柳氏食道的核心從來不是多快的效率,而是‘真心’二字。隻要守住老手藝、用真心包每一個粽子,老蒸鍋就永遠有蒸汽,老味道也永遠能暖透人心。”
喜歡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