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品特點:外皮微脆,內裡糯嘰嘰,紅糖的暖甜混著山楂脯的微酸,不粘牙還能暖手,念念捧著一塊啃:“比糖果暖,冬天揣在手裡不涼”,成了“阿柚山楂紅糖暖手糍粑”。
三)金桔脯桂花羹·暖身甜湯款
適配場景:歸人加餐、家庭夜宵,清甜暖身
基礎原料:
主料:阿柚自製金桔脯100g去籽切半,保留糖漬汁)、乾桂花8g分兩次用,增香提味)、銀耳1小朵提前泡發,撕成小朵,增加稠滑感)、蓮子50g去芯,提前泡2小時,煮後軟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輔料:老冰糖60g根據口味調整,甜而不膩)、水澱粉20玉米澱粉10g+清水10,勾薄芡,讓羹體濃稠)、清水800煮羹用)
關鍵步驟:
1.煮底湯:鍋中加清水,放入泡發的銀耳、蓮子,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至蓮子變軟、銀耳出膠;
2.加主料:放入金桔脯連糖漬汁一起倒入)、老冰糖,繼續煮10分鐘,至冰糖完全融化、金桔脯吸飽湯汁;
3.勾薄芡:淋入水澱粉,邊煮邊攪拌,至羹體呈微稠狀用勺子舀起不會快速滴落),關火;
4.增香:撒入剩餘乾桂花,蓋上鍋蓋燜5分鐘,讓桂花香氣融入羹中;
5.成品特點:羹體清亮,金桔的甜混著桂花的香,銀耳滑嫩、蓮子軟糯,沈青捧著碗喝了一口:“和小時候外婆煮的味道一樣,喝完整個人都暖了”,成了“阿柚金桔桂花暖身羹”。
四)梅乾脯蘿卜糕·鹹香暖胃款
適配場景:早餐配粥、夜宵加餐,鹹香不膩
基礎原料:
主料:白蘿卜500g去皮擦成細絲,擠乾水分,保留蘿卜汁100)、阿柚自製梅乾脯60g泡軟切小丁,去籽,中和蘿卜的辛辣)、粘米粉200g做糕體,支撐力強)、廣式臘腸1根切小丁,增鹹香,可選)、清水150調粉漿用,加蘿卜汁共250)提鮮)、食用油25炒餡料+刷蒸盤)、白胡椒粉1g增暖身感,少量即可)
關鍵步驟:食用油,放入臘腸丁炒出油脂,加蘿卜絲翻炒3分鐘,至蘿卜絲變軟,放入梅乾脯丁、鹽、生抽、白胡椒粉,翻炒均勻後關火,放涼備用;
2.調粉漿:粘米粉放入盆中,加蘿卜汁、清水,攪拌至無顆粒粉漿,倒入放涼的餡料,翻拌均勻;食用油,倒入粉漿,震出氣泡,蒸鍋上汽後放入蒸盤,中火蒸35分鐘,關火燜5分鐘;的長方塊,可直接吃,也可煎至兩麵微焦;
5.成品特點:糕體緊實,蘿卜的清甜混著梅乾脯的微酸和臘腸的鹹香,咬一口暖胃不脹,老吳打包了幾塊:“早上配粥賣,鹹甜口的人都愛買”,成了“阿柚梅乾蘿卜暖胃糕”。
三、冬陽下的暖甜,糖甕續新暖
沈青訂了一大罐金桔桂花羹,說要帶回去給城裡的朋友嘗嘗,“這暖身的滋味,比奶茶實在”;老吳每天早上來取二十塊桂圓芋頭糕和梅乾蘿卜糕,早餐車前排起的隊伍裡,總有人點名要“阿柚家的暖糯糕”;念念每天放學都來買一塊紅糖糍粑,揣在小手裡暖乎乎的,還會幫阿柚把竹匾上的霜擦乾淨。
夕陽落時,阿柚坐在糖甕旁,看著攤前冒的熱氣——桂圓芋頭糕在保溫箱裡騰著白霧,紅糖糍粑的糖漿冒著甜香,金桔桂花羹的熱氣裹著桂花香飄到街對麵。她摸了摸糖甕壁,上麵的薄霜已經化了,沾著剛熬糖漿時濺的糖漬,被夕陽曬得暖暖的,像外婆當年守著糖甕時,遞過來的那碗熱羹。
這時,沈青又折回來,手裡拿著個布包:“阿柚,這是我外婆當年教你外婆醃青梅脯的方子,我找了好久才翻到,你收著吧。”阿柚接過布包,裡麵的紙頁泛黃,卻寫得工工整整,她笑著把布包放在糖甕裡,心裡想著:這老糖甕裝著的,不隻是果脯和蜜糖,更是冬天裡的暖,和一茬又一茬的牽掛,甜得踏實,暖得長遠。
喜歡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