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時間裡,母女倆跑遍了四個城門。
發現每一道城門都緊緊關閉著,城牆上的弓箭手和投石機皆嚴陣以待後,無奈隻得打消了進城的念頭。
本來她還以為能跟著關係戶混進去,後來發現關係戶也進不去後,就徹底死心了。
進不去就進不去,她繞過這座城,前往下一座城便是了。
她就不信,每座城池都這麼戒備森嚴。
畢竟此處地理位置特殊,緊臨近河邊的渡口。
不僅要防備偷渡過來的流民,還要提防乾完活回來的正規兵,管理嚴格也正常。
但不可能做到每一座城池都這樣。
既然決定繞過城池,便也也沒有再耽誤時間。
在第四天清晨,母女二人便踏上了新的旅程。
一路上,母女倆遇到不少流民,都是奔著下一座城池去的,看來大家的想法都一樣。
......
一月後,兩人終於抵達了下一座城池。
遠遠望去,見城樓之上並沒有弓箭手的身影,杜若一直提著的心才終於放了下來。
她就說嘛!朝廷也沒有足夠的兵力,把所有的城池都戒嚴。
“阿娘,這是‘武連縣’?”
柳珠仰著頭,目光緊緊盯著城門上方那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扭過頭詢問阿娘。
杜若肯定的點了點頭:“沒錯,這兒正是‘武連縣’!”
雖然是在逃荒路上,但是杜若也沒打算讓女兒當文盲。
前世,在末世之前,她就經常看一些繁體小說,對繁體字並不陌生。
雖說不會作什麼文章,更考不了科舉,但簡單的教認字還是沒問題的。
因此,隻要一逮到機會,杜若便會教女兒認幾個字。
不僅能增長知識,還能分散注意力、緩解疲憊感。
最初的時候,杜若的計劃是每天僅教授一兩個字而已。
令她驚喜的是,柳珠竟然異常聰慧,非常有讀書的天分。
每天一兩個字,遠遠滿足不了她強烈的求知欲。
於是乎,杜若索性將每日的教學量增加至五個字。
雖說這樣的安排,對柳珠來說依舊輕鬆自如,但杜若到底沒有再增加教學量了。
過猶不及,她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雞娃。
正當母女倆交談之際,城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看樣子是在檢查戶籍文書。
問題是她們並沒有戶籍!!!
當年鬨饑荒的時候,附近的牙婆便雇了一輛牛車,帶著幾袋糙米進村,挨家挨戶的上門收孩子來了。
模樣周正的小女孩,無論是賣到大戶人家當下人,還是賣進那臟地方,都值不少銀子,所以能換一袋糙米。
像原主這種,扔進人群堆裡也找不出來的,隻能換半袋糙米,莫約兩鬥。
牙婆不識字,自然是不可能當場就簽訂鍥約。
所以原主娘給原主塞了一個菜餅子,便讓她出門了,根本沒提戶籍的事。
有道是“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去衙門簽訂鍥約,那也是要交銀子的。
那牙婆是村鎮上的小牙婆,自然舍不得花這個錢。
於是,那些賣到大戶人家當下人的丫頭小子,都給簽了賣身契。
至於像原主這樣的,賣給農戶當媳婦的,就沒簽身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