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你要開始做飯了嗎?我來幫你燒火。”
李子墨邁著小短腿坐到灶間的小板凳上引火燒鍋。
李晚喬並沒拒絕,點頭答應:“嗯,那你注意點,彆被火燙著了。”
見自家哥哥有活乾了,李子彤也奶聲奶氣的說:
“姑姑,我幫你洗野菜。”
“好,野菜在院子裡放著,你去拿進來洗吧!”
李晚喬給她拿了個盆出來,從水缸裡舀了幾葫蘆瓢水,放到一邊的地上。
農村孩子幾歲起就會乾一些家務。
所以,根本不用擔心他們乾不好。
侄子侄女們都忙起來了,她也沒閒著。
把鍋裡添上水,拿了幾個大紅薯開始清洗起來。
這個時代,不會像現代一樣,為了口感把紅薯皮給削了,都是帶皮吃。
洗好紅薯,切成厚厚的薄片備用。
看著水燒開了,從櫥櫃裡舀了兩大碗苞穀糝和大半碗大米淘洗乾淨,放到已燒開的鍋裡煮。
她今天用的苞穀糝是磨的顆粒較大一些,適合跟米飯一起蒸。
他們這邊苞穀糝磨出來,用篩子給過濾後,就分成3種形狀。
顆粒最大的就用來蒸飯,中號的用來煮粥,最細的用來蒸饃或做餅。
等鍋裡苞穀糝和大米煮的差不多了,用竹子編的飯筐給撈起。
飯湯也給盛進乾淨的搪瓷盆裡,吃飯時,當湯喝。
洗乾淨鍋,快速炒了個酸菜。
又把上午挖的野菜給燙了,切一下,放上鹽,蒜泥,自家搗的辣椒,淋上一點醋,滴上一滴香油,涼拌即可。
中午要吃的菜就做好了。
這個月份,菜地裡也沒什麼菜。
一般都吃野菜,乾菜,醃的鹹菜之類的。
再次洗乾淨鍋,鍋熱放一點點豬油,把紅薯放進鍋裡翻炒。
加上水,把前麵撈出的苞穀糝和大米鋪在紅薯上麵,小火慢蒸。
鍋裡水燒乾,退火後再燜十分鐘即可。
張秀英和謝佩佩剛下工就快步往回趕。
尋思著早點做好晌午飯,吃完可以在家多歇一會。
大隊裡有名的長舌婦劉燕看著急匆匆的婆媳,不禁好奇問:
“秀英啊,和你家兒媳婦風風火火的乾嘛呢?”
隨即眼睛一亮,難道她們要去看什麼八卦嗎?
要不然怎麼這麼著急呢?
村裡誰不知道這人愛嚼舌根,喜歡探聽各家的家長裡短。
哪裡要是發生啥事,指定就她消息最靈通,去的最積極,跑的也最快。
哪哪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她不僅八卦,還愛添油加醋往外宣揚。
張秀英太清楚她的為人了,跟謝佩佩對視一眼。
怕她亂編瞎話,忙忙隨意扯了個理由:
“是劉嫂子啊?嗐,這不乾了一上午活,怪累的,想早點回去歇歇。”
“劉嫂子,我們就先回去了哈!”
也沒等她回話,張秀英扯了扯謝佩佩的袖子,兩人一溜煙就不見人影了。
讓還想拉著婆媳倆八卦兩句的劉燕,憋了一肚子話沒說出來。
彆提多難受了!
婆媳倆走近院外,就見自家上煙囪上炊煙嫋嫋。
飯菜的香味也飄了出來。
謝佩佩嗅了嗅,咧嘴道:“小妹這是做的苞穀紅薯米飯呢!”
“也就你這鼻子靈!老遠就聞到了!”張秀英好笑不已。
在心裡默默補了一句:這比狗鼻子還靈呢。
謝佩佩自然不知道自家婆母的未儘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