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倆又絮絮叨叨了一會兒,李晚喬才告辭。
剛走到院門口,就和李文峰他們遇上了。
張秀英忙問道:“喬喬,這一大早去哪了?”
李晚喬笑嘻嘻的挽上自家親媽的胳膊。
“去給二爹家送特產了。”
張秀英對閨女的親近很是受用。
“你晚荷姐在家做飯?我聽你二媽說,晚荷跟她鬨矛盾了,你知道咋回事不?”
“還能咋回事?
二媽最近不是在琢磨晚荷姐的婚事嗎?
好選個好小夥,讓她早點結婚!
晚荷姐覺得沒遇上喜歡的人,暫時不想結婚。
這不就鬨了矛盾了。”
李晚喬就把自己了解的情況說給了張秀英。
和還有明顯都豎著耳朵聽的其他家人們。
“你二媽也真是的,天天竟琢磨這些有的,沒的。
這牛不吃草,硬按頭,心裡有氣,以後結婚了能過上好日子?”
沒錯,說這話的自然是趙桂芝無疑。
李晚喬很佩服她奶的睿智,說的真是一點沒錯。
晚荷姐上輩子可不就過的很不好啊。
聽說那個姐夫心裡有人,但家裡不同意。
被強按著跟晚荷姐結了婚。
這心裡自然不甘心。
結婚後,兩人那真是相敬如冰,貌合神離。
你說說,這麼嫁人有何意義?
還不如單著呢。
不過,說一句實話女人真不愁嫁。
隻有娶不到媳婦的男人。
沒有嫁不出去的女人。
張秀英感慨接話:“咱們農村人,有這想法也正常。
春芳這也是想早點下手選個如意女婿。
怕下手晚了,好的都讓人挑走了。”
同是當父母,張秀英還是有幾分了解楊春芳的想法。
不免為她解釋了兩句。
“就老二夫妻那眼光,我都懶得提。
就他倆能給晚荷挑出來個什麼如意郎君來?
唯一一次好眼光就是認為咱喬喬是福星。”
這麼說話之間,眾人就洗漱好,坐在了堂屋裡的餐桌前了。
李晚喬忙給已經累了幾個小時的家人盛粥,遞包子。
張秀英咬了一口包子,油脂的香味瞬間充斥了整個口腔。
好吃的眯起了眼睛。
她閨女的廚藝長進不少。
“不管他們的眼光怎麼樣。
老二兩口子疼晚荷的心意不會少。
隻是母女倆想法,觀念不同,這才引起了矛盾。”
說老二兩口子心疼晚荷這一點。
趙桂芝沒法否認,這是事實。
“說白了,就是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也不想想,孩子長大了,哪裡還願意像小時候一樣被管東管西?
尊重孩子們的意見也不難吧?”
老太太現在是越活越開明了。
想法和時下很多農村老太太都不同,很是超前。
喝了一口粥,又說:“咱家喬喬的婚事可不能考慮太早。
十幾歲的孩子,都沒定性,又不夠成熟。
早早結婚可要不得!”
說完,還瞥了一眼李衛東和謝佩佩。
這倆可是17就結了婚,18就有了孩子。
李衛東,謝佩佩……
有被內涵到。
可是,奶,你是不是忘記了,
我爹他們幾兄妹,不一樣結婚都挺早的?
你這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哎,算了,算了,惹不起,惹不起。
還是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