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律所,昔日的輝煌,此刻隻剩下黯淡的底色。
公共辦公區內,數百平米的空間,此刻卻顯得異常空曠。
鍵盤的敲擊聲稀稀落落。
更多的是一種死一般的沉寂,偶爾夾雜著幾聲刻意壓低的歎息和竊竊私語。
空氣中彌漫著壓抑,幾乎凝成了實質。
靠近窗邊的一片區域,這裡聚集著二十多位律師。
他們的臉上,無一例外地寫滿了疲憊與失望。
特彆是眼中那熄滅的微光,仿佛在訴說著信念的崩塌。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出身於江城政法大學。
是懷揣著對法律的崇高理想,才踏入三江這片曾被譽為“法律界聖地”的門檻。
他們與張偉是校友。
從一開始,便對那個敢於與周明叫板的“狂徒”張偉,抱有一種天然的認同和敬意。
周明上次公然網暴張偉的時候,他們就曾集體提出過辭職,試圖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律所和周明的不滿。
隻是當時被錢老極力挽留,用三江的名譽和他們的前途相勸,才堪堪按下。
而在離這群人稍遠的角落,坐在自己工位上的王浩,正背對著他們,目光卻空洞地盯著電腦屏幕。
他不是這群帶頭抗議的律師中的一員。
王浩,隻是個普通一本畢業生。
學曆不算頂尖,能力也未達到驚豔的程度。
當初能進三江這樣的大所,已是僥幸中的僥幸。
他入所後,就分配給當時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張偉,做他的律師助理。
張偉不僅專業能力出眾,更有著一顆對公平正義近乎偏執的赤子之心。
他手把手地教導王浩,將他從一個懵懂的畢業生,帶入真正的法律世界。
王浩曾無數次在心底將張偉視為自己的職業偶像,佩服他的狂傲,更敬重他的原則。
但是這份工作對他而言,太重要了!
巨大的生存壓力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房租,日常開銷,還有遠在家鄉期盼他出人頭地的父母,都讓他無法像張偉那樣肆意灑脫。
所以,上次周明為了給周文鋪路,將張偉硬生生踢出三江的時候,王浩曾無數次在心底呐喊,渴望能和張偉一同離開,去追尋真正的法律正義。
他甚至想過,隻要能繼續跟著張律師,哪怕是繼續做助理,哪怕前途未卜,他也甘之如飴。
但學曆、資曆,以及遠超常人的生存壓力,都像無形的鎖鏈,將他牢牢捆綁在原地。
他對失去這份工作的恐懼,遠超常人。
最終,他隻能眼睜睜看著張偉獨自離去,將那份打抱不平,連同對理想的渴望,深深埋入心底。
留在了這個他開始感到厭惡的律所。
但這次,張偉在庭審中的那場酣暢淋漓的勝利。
以及周明那潰不成軍,顏麵掃地的慘敗。
更彆提周明侄子當眾行凶的醜態,徹底引爆了他們壓抑已久的怒火。
那團火,從心底燒到眉梢,讓他們再也無法忍受。
這股怒火,同樣在王浩的心中熊熊燃燒,甚至比旁人更甚。
他感到窒息。
長久以來被現實壓製的理想主義,此刻正猛烈地反噬著他。
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
三江已爛到根子裡了!
離職律師當中,為首的正是上次帶頭辭職的青年律師劉方。
他站在那群人最前方,臉色鐵青,眼底布滿血絲,正對著律所幾個麵色陰沉的合夥人。
合夥人們坐在各自的工位上,卻如坐針氈。
他們是律所的既得利益者。
此時,卻像被架在火上的烤肉。
“我們加入三江,是為了維護公平正義!”
劉方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激憤,在寂靜的辦公區內回蕩。
那些坐在自己工位上,假裝工作的律師們,紛紛抬起頭。
他們不敢明目張膽地看,卻又控製不住地將視線投向這邊。
這裡,是整個三江律所的焦點。
“不是為了看一個高級合夥人,在法庭上被當眾扒皮,被自己的當事人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