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早就在想,像我這樣沒有資源,沒有背景的普通年輕人,該如何嘗試創業呢?”
稍作停頓後,成功吸引了一些真正關心如何起步的創業者和學生。
“最後我選擇了企鵝某信剛剛推出的公眾號,經過2個月摸索,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絕佳的微創業練兵場!”
“練兵場?”場下各處都有人疑惑,此時沒人再把江曉當做一個什麼也不懂的大一學生。
“對,就是練兵場,他又在後麵的白板上畫了一個流程圖”
公眾號—測試用戶喜好—收集深度反饋—迭代產品模型—驗證盈利模式。
“首先,門檻低,注冊,零成本啟動。”
“獲取用戶的門檻也低,關注即可,不需要下載。”
“驗證想法,是否有市場,讀者的反饋就是最好的試金石。”
“最後再來看盈利模式是否健康。不瞞大家,大家知道的那個號,並不是我的創業項目,隻是發表些我自己的觀點,也算是驗證的一些自己的想法,至於我的創業項目?嘿嘿!”
江曉頑皮的一笑:“我就不說啦,我怕在座的各位都湧進來,我這沒經驗的小屁孩不是前輩們的對手,到時候被打的滿地找牙,我會哭的!”
“哈哈哈哈,這小子有意思!”有些觀眾笑了起來。
隨著江曉的對公眾號微創業的分享,場下那些起初輕視江曉的人漸漸變有了些自己的思考,有人低聲交流道:“這小子說的有些道理,咱們是不是先開個號試試?”
有過失敗經驗的一些人小聲嘀咕:“媽的,上次a輪的錢夠我開1000個公眾號了。”
最後江曉似乎想要給今天的分享做個總結。
“彆小看一個公眾號,它可能是你理解市場,打磨產品,建立品牌的第一步。盲目的去大規模投入,不如先做個測試,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始終堅信一點……”
江曉看了看場下的觀眾緩緩吐出八個字。ano”
一個掌聲驟然響起,吧台內的西裝男士已經站起了身,第一次給出了掌聲。
接著是四處角落響起的零散掌聲,最後全場鼓掌,給了今天這個出人意料的大一新生最熱烈的讚揚。
大學生這邊更是激動萬分,這場分享最受用的就是他們,因為他們和江曉可以說是一模一樣,沒有資金,沒有背景,隻靠著一腔熱血,和腦子裡千奇百怪的想法。
剛來的女孩看到這一幕眼睛裡熠熠生輝,倒映著台上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似乎想起了什麼,女孩渾身發熱,兩腿有些發軟,好在是坐著。
女孩自然是張妍,江曉出發的時候就給她打過電話了,可是她正好在輔導員討論事情,所以沒有辦法第一時間過來。
待到從輔導員那裡出來後,便馬不停蹄的趕來了。江曉也沒告訴她自己要作為嘉賓,不過好在沒有錯過最精彩的地方。
她不懂江曉講的東西有多少含金量,她隻看到了全場都在給他鼓掌,眼神裡都透著佩服和欣賞。
掌聲過後台下響起了激烈的議論聲。
張妍身邊的一個男生手肘輕輕了一下旁邊的夥伴道:“他給的建議太好了,我們搞個校園資訊號不就行了?回去好好規劃一下!”
一個原本有些迷茫、抱著筆記本的女生,此刻眼神堅定,認真的看著江曉。
幾位年長一點的觀眾低頭交流著:“這小子可以,頭腦冷靜,思路清晰,比那些畫大餅的強不少,很難得有這麼務實的新鮮血液了!”
吧台內的西裝男士招了招手,一個30多歲的男人就走了過去:“小王,這個是你推薦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