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雲與蘇沐晴對視一眼——紅蓮花腰牌,正是偽蓮教餘孽的標記。
次日清晨,兩人借著濃霧上山。行至藏經殿時,蘇沐晴忽然停在一株古老的銀杏樹下:“這樹的根須,不對勁。”她蹲下身,指尖撫過裸露的樹根,那裡的土壤泛著不正常的油光,“是‘腐骨草’的汁液,有人用它腐蝕樹根,想破壞這裡的地脈。”
話音未落,竹林裡竄出七八名黑衣人,為首者果然瞎了隻眼,空洞的眼眶裡塞著個銅製的眼罩,上麵刻著朵猩紅的蓮花。
“小丫頭片子懂的不少。”獨眼龍獰笑道,手中的彎刀泛著綠光,“把從泰山帶的石頭交出來,爺可以讓你們死得痛快點!”
淩雲將蘇沐晴護在身後,龍吟劍尚未出鞘,已能感覺到對方刀氣中的陰寒——與蘇妄言的蝕骨刀氣同源,卻更勝一籌。
“是‘化骨水’泡過的兵器。”蘇沐晴輕聲道,從行囊裡取出個小瓷瓶,“這是柳婆婆給的‘解毒散’,撒在劍上能克製毒性。”
淩雲劍隨身走,金芒如閃電般劃破濃霧。獨眼龍的彎刀剛與龍吟劍相觸,便發出“滋滋”的聲響,綠光瞬間褪去,露出鏽跡斑斑的刀身。
“不可能!”獨眼龍驚呼,他身後的黑衣人紛紛撲上,卻被蘇沐晴的仿蓮柄劍攔住。少女的劍招已不複當初的生澀,淡粉色的真氣在劍光中流轉,如蓮花般層層綻放,將黑衣人困在蓮影之中。
激鬥間,淩雲瞥見藏經殿的匾額後麵有微光閃爍。他縱身躍起,龍吟劍挑飛匾額,露出後麵的石壁——那裡嵌著塊巴掌大小的白玉,玉質溫潤,內部仿佛有雲霧流轉。
“南嶽玉!”蘇沐晴喜道,仿蓮柄劍突然加速,將最後兩名黑衣人逼退。
獨眼龍見勢不妙,從懷中掏出個黑瓷瓶,正要擲出,卻被淩雲的劍氣斬斷手腕。瓷瓶落地碎裂,流出的黑色液體在接觸空氣的瞬間便化作白煙。
“是‘化血散’。”蘇沐晴捂住口鼻,“遇水即燃,快用劍氣擋開!”
淩雲揮劍劃出道氣牆,同時探手取下石壁上的南嶽玉。玉身剛入手,便化作碧綠色的流光湧入仿蓮柄劍,劍柄的蓮花紋瞬間變得鮮活,仿佛有露珠在花瓣上滾動。
龍吟劍與仿蓮柄劍在空中交錯,黃、綠兩色光芒相融,竟在濃霧中開出朵雙色蓮花。蓮花綻放的刹那,周圍的霧氣迅速退散,露出隱藏在竹林後的一條石階——石階儘頭,隱約可見座古老的祭壇。
“那是南嶽的地脈祭壇。”淩雲望著祭壇上的石刻,“玉裡的雲霧,其實是衡山的水係圖。”
四、雙劍共鳴
夜宿祝融峰的道觀時,淩雲將東嶽石與南嶽玉並排放在案上。兩塊信物散發著柔和的光芒,與龍吟劍、仿蓮柄劍形成奇妙的共鳴。
“你看劍身上的光。”蘇沐晴指著龍吟劍,原本的金色劍氣中,多了絲土黃與碧綠的紋路,像兩條遊龍在劍脊上遊走,“這應該是吸收了靈脈之力的緣故。”
淩雲握住龍吟劍,能清晰地感覺到,丹田內的真氣運轉速度快了數倍,道心劍法的招式在腦海中愈發清晰。他隨手揮劍,劍氣落在道觀的石牆上,竟留下朵栩栩如生的蓮花印記——花瓣層次分明,連花蕊的紋路都清晰可見。
“道心劍法的‘並蒂雙生’,你終於融會貫通了。”蘇沐晴輕聲道,她的仿蓮柄劍也在震顫,劍尖縈繞的粉色真氣中,漸漸凝聚出顆晶瑩的水珠,水珠落地時,竟在石縫中催生出株小小的蓮芽。
“你的蓮心醫訣,也突破了。”淩雲笑道,從行囊裡取出塊乾糧,是柳煙準備的桂花糕,用荷葉包著,還帶著淡淡的清香。
蘇沐晴接過糕點,忽然發現案上的觀星盤有了新變化——除了泰山和衡山的光點,盤沿的刻度上,對應華山、恒山的位置,也亮起了微弱的光芒。
“其他靈脈的信物,也在等著我們。”淩雲望著窗外的星空,北鬥七星的排列愈發清晰,“趙掌門說,九星連珠之夜,就是封印鬆動之時。我們必須在那之前……”
“集齊所有靈脈之力。”蘇沐晴接口道,將南嶽玉小心地收入錦盒,“隻是嶺南的十萬大山……”
“船到橋頭自然直。”淩雲將東嶽石放進另一個盒子,“五毒教既然守護著珠江靈脈,想必也在提防偽蓮教的人。說不定,我們能找到盟友。”
夜深時,道觀的老道士送來兩碗蓮子羹,青瓷碗裡的蓮子圓潤飽滿,是衡山特有的“湘蓮”。兩人坐在窗前,聽著山間的蟲鳴,看著雙劍在月光下流轉的微光,忽然覺得前路縱然艱險,卻也充滿了希望。
當第一縷晨光穿透雲層時,淩雲將觀星盤收入懷中,蘇沐晴則仔細檢查著行囊裡的驅蟲粉。他們知道,下一站的旅程,將更加凶險,但手中的雙劍,已比出發時明亮了太多——那不僅是靈脈之力的加持,更是他們共同成長的證明。
馬蹄聲再次響起,朝著嶺南的方向緩緩而去。衡山的霧氣在他們身後漸漸聚攏,仿佛要將這段短暫的寧靜,珍藏在山巒深處。
喜歡碧霄劍魂請大家收藏:()碧霄劍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