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萬界江湖
一、修真界影
斷雲峰的晨露還掛在蓮瓣上時,阿竹已站在演武場中央。他手中的鐵劍映著朝陽,劍脊的雲紋比昨日又清晰了幾分——這是他從“萬界”歸來後,劍上生出的變化。
“阿竹,你說的那個‘禦劍飛行’,真的比我們的‘踏雪無痕’快?”白發長老端著青瓷碗,碗裡是剛沏的蓮心茶,霧氣氤氳了他的眉眼。
阿竹收劍入鞘,額角沁出薄汗,卻難掩眼底的興奮:“快得多,卻也險得多。那個世界的人叫‘修真者’,能用劍劈開山峰,卻常為爭奪‘靈根’大打出手,忘了‘劍心’才是根本。”
他指尖劃過劍鞘,眼前仿佛又出現那片懸浮的仙山。三天前,次元裂隙再次在蓮池顯現,他被一股柔和的力量牽引,墜入了一個雲霧繚繞的世界。那裡的人禦劍而行,呼風喚雨,卻個個麵如冰霜,眼神裡的貪婪像極了當年的偽蓮教餘孽。
“他們有個‘玄天宗’,和當年的幽冥邪皇一樣,想獨占整條靈脈。”阿竹接過茶碗,指尖的溫度讓碗沿凝出細珠,“山下的村民沒得水喝,莊稼都枯了,可修真者們隻顧著爭奪法器。”
長老撚須道:“那你是如何化解的?總不能靠你的‘蓮心劍’,去拚他們的法寶吧?”
“不是拚,是聽。”阿竹想起那個夜晚,他坐在山澗邊,聽著村民們的歎息,也聽著玄天宗弟子私下的抱怨——他們其實也想家,隻是被師門逼著爭奪靈脈。“我學著李前輩的法子,把村民的水罐和弟子的劍放在一起,告訴他們,靈脈若是枯了,法寶再厲害也沒用;村民若是沒了,誰來給他們送山下的吃食?”
他模仿著當時的動作,雙手虛握,仿佛捧著什麼珍寶:“然後我用‘心通萬界’的法子,讓他們看到彼此的難處。你猜怎麼著?有個女弟子突然把法寶扔進了山澗,說‘我爹就是農夫,我不能讓他沒水喝’。”
晨光穿過雲層,照在演武場的石碑上,“俠心不滅”四個字泛著金光。長老望著阿竹,忽然笑道:“這才是‘心通萬界’的真意——不是讓你去改變彆人,是讓彆人看到自己心裡的‘蓮’。”
阿竹低頭看著手中的劍,劍鞘的雲紋裡,仿佛映出了修真界那片重新流淌的靈脈,和村民與弟子一起種的蓮田。
二、魔法域事
午後的蓮池邊,蟬鳴聒噪。阿竹給新栽的蓮苗澆水,鐵劍靠在石旁,劍穗隨著風輕輕擺動。幾個年幼的弟子圍過來,纏著他講“會噴火的人”。
“他們不叫‘會噴火的人’,叫‘魔法師’。”阿竹放下水壺,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著,“他們的‘魔法’很奇怪,不用內力,用一種叫‘元素’的東西,能讓石頭開花,讓水流唱歌。”
那是裂隙帶他去的第二個世界。天空是紫色的,大地長著會發光的植物,人們穿著繡著星紋的長袍,手裡拿著鑲嵌寶石的法杖。可那裡的國王卻下令,所有會“治愈魔法”的人都要進宮,否則就視為叛逆。
“有個小姑娘,她的法杖能讓傷口長出新肉,卻被國王的士兵追得躲進了森林。”阿竹的樹枝在地上畫了個小女孩的模樣,旁邊畫著一朵發光的花,“她說‘魔法是用來救人的,不是用來聽話的’,像極了當年蘇前輩拒絕朝廷冊封時說的話。”
小弟子們聽得入神,其中一個忍不住問:“那你幫她打敗國王了嗎?”
“沒有打敗,是國王自己變了。”阿竹擦掉地上的畫,指尖沾著泥土,“我帶小姑娘去了貧民窟,讓她給生病的孩子治病;又帶國王的侍衛去看,告訴他們‘你們的家人也可能生病’。有個侍衛哭了,說他妹妹就是因為沒得到治療才死的。”
他想起魔法世界的星空,那裡的星星會隨著人的心意變色。當國王親自把治愈魔法師送出宮時,天空的星星連成了一朵巨大的蓮,和斷雲峰的蓮池一模一樣。
“他們的‘魔法書’裡,最後加了一頁,是我寫的。”阿竹的臉上泛起微紅,“我寫‘元素有靈,心善則靈’,他們說和他們的‘古老預言’一樣。”
池中的荷花忽然輕輕搖晃,像是在點頭。阿竹抬頭望去,隻見白發長老站在廊下,手裡拿著一卷新抄的《劍蓮真意》,書頁上用朱砂畫著一朵星紋蓮——那是魔法世界的朋友托裂隙送來的禮物。
三、星際海情
暮色四合,望星台涼風習習。阿竹和長老並肩坐著,望著天邊的晚霞。遠處的星空漸漸清晰,像一塊綴滿碎鑽的黑布。
“最後去的地方,連太陽都有好多個。”阿竹望著星空,聲音裡帶著驚歎,“他們住在會飛的鐵房子裡,叫‘飛船’,能跑得比光還快,卻把‘心’丟在了路上。”
那是個金屬的世界,人們穿著銀光閃閃的衣服,用“能量”代替食物,用“數據”代替笑容。他們的首領說,要“淨化”所有“低等文明”,因為“隻有冰冷的邏輯才不會出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們抓了好多彆的星球的人,關在籠子裡,說要‘研究’。”阿竹的聲音沉了下去,“有個長著翅膀的姑娘,她的翅膀被能量鏈鎖住,眼裡的光一點點熄滅,像極了當年偽蓮教地牢裡的人。”
長老沉默著,給阿竹的茶碗續上熱水。
“我試著跟他們講‘劍蓮真意’,他們說我‘反邏輯’。”阿竹苦笑,“後來我發現,他們的首領小時候,曾救過一隻受傷的鳥,隻是後來為了‘進步’,把這件事從‘數據’裡刪了。”
他想起那個夜晚,他用“心通萬界”的能力,讓整個星際聯邦的飛船屏幕上,都出現了首領救鳥的畫麵。冰冷的金屬房子裡,第一次響起了哭聲,有個機器人把能量鏈拆了,說“邏輯告訴我,自由比禁錮更有價值”。
“他們的‘飛船’後來改成了‘蓮舟’,帶著各個星球的人去種能結果的樹。”阿竹指著天邊最亮的星,“長老你看,那顆星是不是比以前亮了?我總覺得,是他們在跟我們打招呼。”
夜風吹過,蓮池的荷葉沙沙作響,像是無數個世界的聲音在回應。
四、蓮心同歸
月光鋪滿望星台時,阿竹把鐵劍放在青石上。劍鞘的雲紋在月光下流轉,竟同時映出了修真界的靈脈、魔法域的星蓮、星際海的飛船,最後都化作一朵樸素的蓮花。
“這趟‘萬界’之行,你最大的收獲是什麼?”長老的聲音帶著疲憊,卻充滿期待。
阿竹拿起劍,劍尖指著天上的月亮:“每個世界都有自己的‘邪’,也有自己的‘蓮’。修真界的‘貪’,魔法域的‘私’,星際海的‘冷’,其實和我們江湖的‘惡’,根本是一回事。”
他想起李雲歌與蘇婉清的畫像,畫中兩人並肩站在蓮池邊,沒有劍拔弩張,隻有溫和的笑意。原來他們早就明白,“聖道”不是要打敗誰,而是要喚醒誰。
“李前輩說‘江湖路遠’,其實‘萬界’也不遠。”阿竹的聲音輕快起來,“我在每個世界都留下了蓮子,告訴他們‘等花開了,我們就見麵’。有個修真者說,要把靈脈改成‘蓮脈’;魔法域的女王,把皇冠換成了蓮冠;星際聯邦的新首領,在飛船上種滿了會唱歌的花。”
長老站起身,對著斷雲峰的方向深深鞠躬,仿佛在向百年前的先賢致敬。
“該收弟子們的劍了。”阿竹把鐵劍係回腰間,劍穗上的蓮子是他從各個世界帶回來的,此刻竟發出淡淡的光。
走下望星台時,他們遇到了巡夜的弟子,手裡提著蓮燈,燈光在夜色裡連成一串,像極了穿越次元的光帶。有個小弟子舉著燈問:“阿竹師兄,外麵的世界真的有會飛的人嗎?”
阿竹笑著點頭:“不僅有會飛的人,還有會開花的石頭,會唱歌的星星。但他們最羨慕的,是我們斷雲峰的蓮池。”
小弟子好奇地問:“為什麼呀?”
“因為這裡的蓮,是用心種的。”阿竹的聲音在夜色裡回蕩,“無論在哪個世界,用心種的蓮,開得最香。”
月光下,劍蓮宗的鐘聲緩緩響起,穿透雲層,仿佛能傳到無數個世界。阿竹握緊手中的劍,知道“萬界江湖”的路還很長,但隻要斷雲峰的蓮池還在,隻要還有人願意用心種蓮,這“心通萬界”的聖道,就會永遠走下去。
因為江湖從不在彆處,就在每個願意相信“善”的人心裡;和平也從不是等來的,是像李雲歌與蘇婉清那樣,像阿竹這樣,一步一步,用“蓮心”鋪出來的。
這,就是永恒的江湖,是萬界同歸的聖道。
喜歡碧霄劍魂請大家收藏:()碧霄劍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