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圩基初動
黃河灘的晨露還沾在枯草上,淩雲霄已帶著數十人踩開了泥濘。他青衫下擺紮在腰帶裡,手裡握著根測繩,正彎腰在地上畫記號,身後突然傳來輕喚:“雲霄。”
蘇凝霜提著布囊快步走來,囊裡裝著剛謄好的物料清單,她蹲下身幫他拂去褲腳的泥點:“各族捐的材料都清點完了,羌族的木老送了二十根楠木,苗族阿珠帶了藤條,連回族馬老的石灰窯都歇了火,把存的石灰全運來了。”
“辛苦你了。”淩雲霄直起身,指了指不遠處堆積的物料,“讓大家先把圩基挖開,按之前定的,得往下紮三尺,不然明年汛期撐不住。”
正說著,木老扛著把大斧走過來,斧刃上還沾著木屑:“淩少俠,俺們羌人懂搭木架,圩門的橫梁俺來盯著!”他嗓門洪亮,引得周圍人都看過來,蘇凝霜笑著補充:“木老,等下讓夥房給你們煮些粟米粥,墊墊肚子再乾活。”
木老拍著胸脯應下,轉身招呼族人去了。淩雲霄看著蘇凝霜忙碌的身影,指尖還留著方才幫她拂泥時的溫軟,他輕咳一聲:“你彆總跑前跑後,要是累了,就去旁邊棚子歇會兒。”
蘇凝霜臉頰微熱,低頭翻著清單:“知道了,你也彆總盯著地基,記得看看石匠那邊的青石板夠不夠刻名字。”
二、石銘同心
日頭升到正中時,圩基已挖得齊整,石匠們正蹲在一旁,拿著鑿子在青石板上刻字。蘇凝霜蹲在石匠身邊,手裡捧著本簿子,一個字一個字核對:“張阿婆,她幫著洗了三天衣服,名字得刻上;還有李家小子,才十二歲,天天跟著搬磚。”
“凝霜姑娘,”一個挑土的漢子湊過來,褲腿沾滿泥巴,“俺就是個粗人,也能把名字刻在牆上?”
蘇凝霜剛要開口,淩雲霄走了過來,手裡拿著塊剛刻好的石板,上麵“趙大牛”三個字刻得工整:“當然要刻。這同心圩是所有人建的,不管是武林中人,還是尋常百姓,都該留下名字——不分貴賤。”
趙大牛眼睛亮了,搓著手連聲道謝,轉身又扛著土筐跑了。淩雲霄見蘇凝霜額角沾了石屑,伸手替她拂去:“仔細些,彆迷了眼。”
蘇凝霜心跳漏了一拍,連忙把簿子往身後藏了藏:“我沒事,你快去看看東邊的圩牆,剛才有人說石塊壘得有點歪。”淩雲霄笑著應下,轉身時,指尖還殘留著她鬢邊的柔軟,嘴角忍不住向上彎了彎。
三、蓮屋融俗
過了半月,圩牆已壘到一人高,圩內的房屋也開始動工。蘇凝霜拿著張圖紙,站在空地上比劃:“蓮心堂的主體樣式不變,但左右可以加苗族的吊腳樓,這樣雨季不會積水;屋頂再加個回族的穹頂,夏天能擋太陽,冬天積雪也容易滑下來。”
阿珠挎著竹籃走過來,籃子裡裝著彩色藤條:“凝霜姐姐,俺們用藤條編窗欞吧,又輕又結實,冬天糊上油紙,比木板還暖和!”
“好主意。”淩雲霄走過來,看著圖紙上蘇凝霜畫的小圓圈,“這個標記是啥?”
“是藥圃。”蘇凝霜指著圖紙角落,“我想在屋旁留塊地種草藥,要是有人受了小傷,也不用跑遠路去尋醫。”
淩雲霄看著她眼裡的光,輕聲說:“等建好了,咱們先去那間帶吊腳樓的屋子看看,正好你種的草藥也能放那兒。”
蘇凝霜臉頰泛紅,剛要說話,馬老突然匆匆跑過來,臉色有些急:“淩少俠,凝霜姑娘,西邊圩牆根下,好像有動靜!”
四、夜起異聲
天黑透時,圩裡的篝火大多滅了,隻有幾處值守的燈籠還亮著。淩雲霄和蘇凝霜剛查完西邊圩牆,確認隻是土鼠打洞,正往住處走。
“今天累壞了吧?”淩雲霄放緩腳步,與她並肩走在石板路上,“明天我讓他們多盯著些,你歇半天,好好睡一覺。”
“大家都在忙,我哪能歇著。”蘇凝霜踢開腳邊的小石子,“對了,你之前說要找的‘碧霄劍’,還是沒線索嗎?”
“暫時沒有,”淩雲霄歎了口氣,“不過隻要同心圩能護住大家,比什麼都重要。”
話音剛落,圩牆外突然傳來“咚”的一聲悶響,像是有東西撞在了牆上。淩雲霄立刻拔出短劍,伸手將蘇凝霜拉到身後,貼著牆根屏住呼吸:“彆動。”
月光下,一道黑影從圩牆根下閃過,速度極快,衣袂帶起的風裡,透著股熟悉的寒氣。淩雲霄剛要追出去,蘇凝霜拉住他的衣袖:“小心有詐!”
黑影瞬間消失在夜色裡,隻留下圩牆上一道細長的劃痕——那劃痕斜斜向上,弧度與“碧霄劍”的劍氣驚人地相似。淩雲霄盯著劃痕,眉頭緊鎖:“這招式……難道是他?”
喜歡碧霄劍魂請大家收藏:()碧霄劍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