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生到圩
晨霧還沒散,同心圩的東門口就停了輛騾車,車簾掀開,走下來個穿青布長衫的中年男子,手裡抱著個舊書箱,頜下留著三縷短須,眼神溫和。方承蓮快步迎上去,笑著喊:“周先生,一路辛苦了!”
這男子是方承蓮特意從鄰縣請來的周秀才,前幾年科舉落第後,就在鄉野間教孩童讀書,聽聞同心圩要辦學堂,便應了邀約。淩雲霄和蘇凝霜也趕了過來,淩雲霄上前幫周秀才提過書箱:“周先生,圩裡的學堂都備好了,筆墨紙硯也湊齊了,就是委屈您暫且住東邊的廂房。”
周秀才擺擺手,目光掃過圩裡正在忙碌的人們,又看向不遠處的蓮池,眼裡滿是讚許:“能為百姓做些實事,住哪裡都不委屈。方才在路上聽承蓮姑娘說,這學堂既要教孩童,也要教成人?”
蘇凝霜點頭,遞過一杯溫水:“是啊,圩裡不少人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周先生要是覺得吃力,咱們可以分時段教,孩童白天學,成人傍晚來。”周秀才接過水杯,抿了一口:“無妨,教書育人本就該不分老少,我倒想試試,能不能讓大家都把書念明白。”
二、三字經成
吃過早飯,周秀才就抱著書箱進了學堂。他先翻了翻方承蓮之前抄的《劍蓮心經》,眉頭輕輕皺起:“這經文道理是好,但字句太晦澀,老農和孩童怕是難理解。”說著,他拿起毛筆,在紙上寫下“蓮有心,故能合”六個字,又抬頭問蘇凝霜:“凝霜姑娘,我想把這心法編成三字經,字句簡單些,你看如何?”
蘇凝霜湊過去一看,眼睛亮了:“這樣好!之前教小石頭寫‘心’字,他總把臥鉤寫歪,要是編成短句,他肯定記得快。”淩雲霄也站在一旁,看著紙上的字,點頭道:“‘人有心,故能親’,要是能讓大家都懂這個理,同心圩才能真的擰成一股繩。”
周秀才得了認可,提筆就寫,不多時就編出一整段:“蓮有心,故能合;人有心,故能親;心若同,事必成;劍非利,仁為鋒……”寫完遞給方承蓮,方承蓮念了兩遍,笑著說:“先生編得真好!我這就去抄幾份,下午上課就能用。”
蘇凝霜看著周秀才伏案寫字的身影,又轉頭看向淩雲霄,發現他也在看自己,兩人目光撞在一起,蘇凝霜連忙低下頭,耳尖悄悄紅了——方才淩雲霄幫她扶了下快掉的筆架,指尖不經意碰到她的手背,溫溫的,讓人心跳快了半拍。
三、稚趣橫生
下午上課,學堂裡格外熱鬨。周秀才站在桌前,領著眾人念三字經:“蓮有心,故能合——”孩童們聲音又脆又響,後排的趙大牛跟著念,卻把“合”念成了“哈”,引得大家都笑了。趙大牛撓撓頭,憨厚地說:“先生,俺舌頭笨,您再教一遍唄。”
周秀才笑著點頭,又領了一遍,這次趙大牛總算念對了。蘇凝霜坐在角落,幫小石頭把歪掉的發髻重新紮好,小石頭仰著小臉:“凝霜姐姐,‘劍非利,仁為鋒’是啥意思呀?是不是說劍不如人心好?”
蘇凝霜剛要解釋,淩雲霄走了進來,手裡提著個布袋子,裡麵裝著剛買的糖糕:“就是這個意思。小石頭要是好好讀書,等下給你吃甜糕。”小石頭眼睛一亮,立刻坐直身子,跟著周秀才大聲念起來。
課後,木老的孫兒小木子拉著淩雲霄,非要學“劍”字怎麼寫,淩雲霄握著他的手,一筆一劃教他,蘇凝霜站在一旁看著,嘴角帶著笑。周秀才走過來,打趣道:“淩少俠和凝霜姑娘,倒像極了學堂裡的一對教書先生。”蘇凝霜臉頰一熱,轉身去收拾課本,淩雲霄看著她的背影,嘴角也忍不住彎了起來。
四、窗畔異痕
天擦黑時,眾人都散了,淩雲霄和蘇凝霜留下來幫周秀才整理學堂。蘇凝霜剛要把三字經的抄本放進書箱,突然發現窗戶紙破了個小洞,她走過去一看,地上竟落了片乾枯的蓮瓣,花瓣上還沾著點黑色的粉末。
“雲霄,你看這個。”蘇凝霜撿起蓮瓣,遞給淩雲霄。淩雲霄捏著蓮瓣,聞了聞黑色粉末,眉頭皺了起來:“這是‘墨蓮粉’,隻有蓮影宗的人才會用,之前在江南追查他們時,我見過這種粉末。”
兩人對視一眼,都想起了前幾天撿到的青銅蓮子吊墜。蘇凝霜走到窗邊,順著小洞往外看,夜色裡,圩牆的影子黑沉沉的,什麼也看不見。淩雲霄拔出短劍,走到門口:“我去西邊牆根看看,你在這裡等著,彆亂跑。”
蘇凝霜點頭,剛要叮囑他小心,就聽到牆外傳來一聲輕響,像是有人踩斷了樹枝。淩雲霄立刻衝了出去,可等他跑到牆邊,隻看到地上有個小小的腳印,腳印旁,還留著半塊刻著蓮紋的木牌——和學堂裡三字經抄本封麵上的蓮紋,一模一樣。
喜歡碧霄劍魂請大家收藏:()碧霄劍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