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據笑道,“蜀地已有文翁學堂,無需再另立新所。”
王平道,“殿下,文翁所辦畢竟為地方學堂,太子公學卻大大不同,學成之才可直達天聽,為國家所用,絕非地方學堂所能比也。”
劉據可沒想過還有這層好處,還直達天聽……他還不是皇帝呢!
王平何許人也,一見他神色略顯凝重,馬上又接著說道,“殿下,此舉可為國儲備賢才,於日後大有益處。”
聰明人說話就是這樣,不用說透,達意即可。
劉據起身道,“本宮先行謝過先生!”
王平也忙站起,躬身回禮。
兩人落坐後,郭梵目光落到卓少兒身上,“少兒小姐聰敏好學,最擅詩詞歌賦,素有才女之稱。”
卓少兒忙道,“大人過獎了!小女子與那司馬相如相距甚遠,不敢稱才女,比之文君姑姑更是不如。”
郭梵嗬嗬笑道,“蜀中文風盛行,眾多才子都想一睹殿下聖容,故下官擅自作主,在樓下設百子宴,凡詩詞歌賦能入王先生與少兒小姐之眼者,便可上來與殿下相見,殿下以為如何?”
劉據笑道,“甚好!”
不過想起剛剛在樓下時,並沒有看到多少人在裡麵,奇道,“才子們還沒到?”
郭梵忙道,“他們早已在文水閣等候,隨時等待殿下出題。”
“本宮出題?”
劉據愣了一下,看向王平,“飽學之士在此,還是王先生出題較為妥當,本宮就不獻醜了。”
王平嗬嗬笑道,“殿下,下麵這些人,十之八九都是老夫弟子,隻有殿下臨場命題,方能測出其真實水平,更顯公允。”
劉據笑道,“既是如此,本宮便勉為其難了。”
他本來還以為就是簡單一頓飯而已,聊聊閒天,扯扯八卦也就算了,沒想到還有這一出。
不過換位想想也不難理解,巴蜀之地交通極為困難,能把聲明從蜀中傳到長安去的概率小之又小,多少年來也隻出了一個司馬相如。
如今太子親臨,那可是隻需一小步就能邁上九五至尊之位的超大貴人,能在這位大神麵前留下姓名,日後前途還用說嗎?
劉據終於明白任安和田仁一再叮囑他到成都停留的真正意義所在了。
司馬相如素有辭宗賦聖的美名,有這樣一個光芒萬丈的標杆在前麵戳著,後輩子弟還不拚命往前衝?
不過,如果他們要是知道太子劉據的真實想法,恐怕會失望透頂。
劉據並不排斥華麗好看的文章,但是僅僅憑此遴選人才……太不靠譜!
郭梵和王平也在不停地交換眼神。
因為他們也發現了,這位太子殿下對特意在所經之處懸掛的楹聯視而不見,反而對這位冶鐵大王熱情高漲,一塊小小的“磁鐵”就能讓他如此興奮……
路數不太對頭啊!
可是他不但對文翁禮敬有加,還大力推行公學,明明又是一個極為注重文才的人……
喜歡大漢芳華請大家收藏:()大漢芳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