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大師兄的25小時修煉艙
成為雜役弟子的蘇小茶,開始了她在青雲宗“充實”而又“摸魚”的日常生活。
所謂雜役,其實就是塊磚,哪裡需要往哪搬。打掃庭院、清洗餐具、給藥田除草(雖然宗門藥田荒蕪得跟廣場地磚縫有得一拚)、幫師兄師姐跑腿……活計瑣碎,談不上多累,但也絕對不清閒。
然而,蘇小茶卻總能找到“偷懶”的訣竅。
讓她打掃庭院,她能把掃帚當飛劍耍,舞得虎虎生風,塵土飛揚,最後地沒掃乾淨,自己倒是累得一屁股坐在台階上曬太陽打盹。
讓她清洗餐具,她能對著水裡的倒影玩半天,或者研究洗碗布能不能折成小青蛙。
讓她給藥田除草,她能把僅存的幾棵奄奄一息的靈草和雜草一起薅了,還振振有詞地說“它們長得太像了”。
負責管理雜役的外門長老對她簡直是又愛又恨。愛的是這小丫頭長得可愛,嘴也甜(偶爾),不哭不鬨;恨的是她這工作效率極其低下,還總能在你準備發火的時候,用那種無辜又茫然的大眼睛看著你,讓你一肚子火氣硬生生憋回去。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習慣了。反正青雲宗雜役弟子的工錢(幾塊碎靈)也就那樣,指望他們多勤快也不現實。隻要蘇小茶不闖大禍,大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蘇小茶也樂得清閒,每天完成最低限度的任務後,最大的愛好就是探索宗門各個角落,以及……觀察她那幾位畫風迥異的師兄師姐。
二師姐洛璃的洞府永遠香噴噴的,擺滿了各種瓶瓶罐罐和漂亮衣服,她不是在照鏡子,就是在用留影石(類似自拍)研究哪個角度最好看。
三師兄王胖子的“實驗室”(一個被他炸得黑乎乎的山洞)總是傳來奇怪的爆炸聲和焦糊味,偶爾還能聞到一絲誘人的香氣。
小師弟林墨神出鬼沒,大部分時間不是在練劍,就是在擼貓,或者在去找貓的路上。
而最讓蘇小茶感到好奇又敬畏的,是大師兄秦風。
秦風給她的感覺,就像一隻永不停歇的陀螺,或者說……一台人形自走內卷機器。
清晨,天還沒亮,蘇小茶揉著眼睛起床時,就能看到大師兄已經在廣場上練劍,劍光霍霍,身影如風。
白天,她要麼看到大師兄在處理宗門事務,要麼在教導其他弟子,要麼在完成各種宗門任務換取微薄的貢獻點。
晚上,當她準備睡覺時,大師兄洞府的方向,靈力波動依舊活躍,顯然還在修煉。
他似乎不需要休息,不需要娛樂,整個人生的意義就是“修煉”和“為宗門服務”。他的臉上總是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疲憊,眼神卻銳利而堅定,仿佛有團火在燃燒。蘇小茶還注意到,大師兄似乎格外關心他的……頭發?每次練完劍或者一陣忙碌後,他都會下意識地摸一摸自己的額角,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
這天,蘇小茶被分配去後山給一片據說由大師兄親自打理的“高級靈植園”送些肥料。那地方平時是禁地,尋常弟子不得入內。
蘇小茶拎著一個小籃子,裡麵裝著幾塊低階靈石磨成的粉(號稱高級肥料),晃晃悠悠地來到了後山。按照指示,她找到了那個被簡易陣法隱藏起來的入口。
她伸出小手,好奇地碰了碰那層透明的結界光膜。原本以為會被彈開,沒想到那光膜接觸到她的瞬間,如同水波般蕩漾了一下,竟然……讓她就這麼穿了進去!
蘇小茶自己都愣了一下,低頭看了看自己的小手,沒覺得有什麼特彆。她也沒多想,拎著籃子就走了進去。
穿過一片迷蒙的霧氣,眼前的景象讓她驚訝地張大了小嘴。
這裡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靈植園!沒有奇花異草,沒有靈氣盎然的景象。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冰冷、充滿金屬質感、風格與修仙界格格不入的……龐然大物!
那東西呈圓筒狀,表麵是某種暗銀色的金屬,上麵布滿了複雜的符文線路,正發出低沉的、穩定的嗡鳴聲。它的一端連接著幾條粗大的、仿佛由靈氣凝聚而成的管道,正汩汩地抽取著周圍稀薄的靈氣。另一端則是一個緊閉的、厚重的金屬門,門上有一個透明的觀察窗。
整個裝置散發著一種“生人勿近”、“閒人勿擾”、“我在乾大事”的嚴肅氣息。
蘇小茶繞著這個大家夥走了一圈,在側麵找到了一塊小小的銘牌,上麵用一種極其工整、仿佛印刷出來的字體刻著:
【青雲宗內卷一號·25小時全自動修煉艙】
【設計者/使用者:秦風】
【狀態:運行中……】
【警告:未經授權,嚴禁靠近!】
25小時修煉艙?!蘇小茶掰著手指頭數了數,一天不是隻有12個時辰嗎?(注:修仙界通用時辰,一天12時辰)
她踮起腳尖,費力地透過那個觀察窗往裡看。
隻見大師兄秦風,正盤膝坐在艙內。他雙眼緊閉,眉頭微蹙,周身籠罩在一層濃鬱的、幾乎化為實質的靈氣之中。那些靈氣正被他瘋狂地吸納進體內。他的臉色有些蒼白,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顯然修煉過程並不輕鬆。
更讓蘇小茶注意的是,修煉艙內部閃爍著各種她看不懂的數據和圖表,似乎是在實時監控秦風的身體狀況和修煉進度。其中一個不斷跳動的紅色數字,旁邊標注著“疲勞度”,已經快接近危險區域了。另一個圖表則顯示著“靈力吸收效率”,正在緩慢下降。
就在這時,修煉艙內部響起一陣柔和的、但帶著警示意味的提示音:
“警告:檢測到使用者身體負荷接近臨界值,建議立即停止修煉,進行休整。”
“警告:靈力吸收效率下降15%,可能存在瓶頸或身體損傷風險。”
“溫馨提示:頭發毛囊活力指數輕微下降,請注意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