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外的短暫而激烈的交火,如同一劑高效的催化劑,加速了趙天河團隊內部的技術整合與危機意識。返回鐵脊峽穀基地的途中,三人都沉默著,消化著此次“沉默圖書館”之行的收獲與警示。
那塊因倉促啟用而能量損耗、光澤黯淡的【虛空輝石微型)】被林雨晴小心翼翼地放入特製的惰性氣體容器中保存。雖然體積小,且能量有所消耗,但它證明了能量護盾理論的可行性,並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核心材料樣本。
“能量護盾的激發原理已經驗證,關鍵是如何將其穩定化、常態化,並降低能耗。”一回到基地,林雨晴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分析工作,她利用步戰車上有限的檢測設備,對輝石的能量波動頻率、與冷聚變核心的能量耦合反應進行著反複測算。
王薇則負責全麵檢查步戰車在遭遇襲擊後的狀態,尤其是輝石接觸點附近的車體結構和電路,確保沒有留下隱患。同時,她根據戰鬥記錄,分析那三台人形機甲的戰術特點和弱點,以備未來再遇。
趙天河則再次攤開那份【小型能量護盾發生器破損)】設計殘圖,結合剛剛親身體驗過的護盾激發過程,以及林雨晴初步的檢測數據,試圖拚湊出更完整的製造藍圖。
“殘圖缺失的主要是能量回路穩定模塊和場強調控部分。”趙天河指著圖紙上的幾處斷裂線,“‘工蜂’說得對,我們的冷聚變核心能量輸出足夠,難點在於如何精細控製和塑造能量場。”
接下來的幾天,基地進入了廢寢忘食的技術攻關階段。鐵脊峽穀的采礦作業完全交由工程模塊自動化運行,提供穩定的資源補充。林雨晴幾乎住在了她的簡易實驗室裡,臉上常帶著熬夜的疲憊,但眼神卻越來越亮。她嘗試了多種能量引導和放大回路的設計,利用手頭能找到的最好導體和絕緣材料進行微縮模擬實驗。
趙天河和王薇則化身她的助手,根據她的需求,加工各種奇形怪狀的金屬部件,鋪設複雜的線纜。冷聚變核心被接出多條臨時能源線路,供林雨晴進行各種耗能測試。過程中不乏失敗,偶爾還會引發小範圍的電路過載或能量逸散,冒出陣陣青煙,但每一次失敗都讓他們離成功更近一步。
期間,趙天河也通過加密頻道與“掌櫃”保持著聯係。“了望塔”方麵對“血熊”的襲擊表達了正式歉意,並送來了一批珍貴的電子元件和高精度加工工具作為補償,這無疑雪中送炭。趙天河也履行承諾,交付了第一批合作約定的藥劑。
“掌櫃”還透露了一個重要情報:“根據我們的觀測模型,枯萎沼澤的能量‘低潮期’將在七天後開始,預計持續48小時左右。這是探索核心區域的絕佳窗口。另外,關於‘導能晶格’虛空輝石),我們查到一條未經證實的線索,n37礦坑深處可能存在更大的礦脈,但那裡已被‘血熊’勢力劃為禁區,風險極高。”37礦坑……‘血熊’……”趙天河記下了這個信息。敵人的敵人未必是朋友,但敵人的禁區往往藏著好東西。
終於,在“低潮期”預計開始的前三天,林雨晴帶著布滿血絲卻興奮無比的眼睛,向趙天河和王薇展示了最終的成果——一個巴掌大小、由無數精密元件和那塊微型虛空輝石核心構成的複雜裝置。
“成功了!雖然隻是原型機,輸出功率和覆蓋範圍有限,但穩定性已經達到可實用標準!”林雨晴的聲音因激動而有些沙啞,“我將其命名為‘鐵幕i型’能量護盾發生器。它可以生成一個覆蓋步戰車正麵主要區域的定向能量護盾,能夠有效偏轉動能彈藥、吸收和分散能量攻擊。能耗方麵,在非持續遭受重擊的情況下,冷聚變核心可以支撐其長時間開啟。”
趙天河和王薇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狂喜。沒有任何猶豫,他們立刻開始將這個凝聚了三人無數心血的原型機安裝到步戰車上。根據殘圖和林雨晴的設計,護盾發生器被集成在車體前部裝甲內側,與冷聚變核心和主控係統直連。
安裝完畢,啟動測試!
嗡——
一陣低沉悅耳的嗡鳴聲響起,步戰車前方空氣出現一陣輕微的水波狀扭曲,一道肉眼難以察覺、但在傳感器下清晰可見的淡藍色能量屏障瞬間展開,將車頭、炮塔以及部分側麵區域保護起來。
趙天河操控同軸機槍,對著護盾邊緣外的地麵進行了一次點射。
噠噠噠!子彈打入泥土,而護盾隻是泛起微不可查的漣漪,車體毫無感覺。
“降低功率,測試防禦上限。”趙天河下令。
王薇操控步戰車,用機炮對準護盾覆蓋區外的一塊巨石。
咚!一聲巨響,巨石崩碎。而步戰車隻是微微一震,護盾光芒閃爍了一下,迅速恢複穩定。傳感器顯示,能量消耗出現了一個小峰值,但很快平複。
“防禦效果卓越!能量恢複速度符合預期!”王薇的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興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成功了!我們真的做到了!”趙天河用力一拍控製台,暢快大笑。有了這個護盾,步戰車簡直就是如虎添翼!無論是衝鋒陷陣,還是應對突發襲擊,生存能力得到了革命性的提升!
林雨晴也露出了如釋重負而又無比自豪的笑容。
激動的心情平複後,趙天河的目光投向了地圖上那片依舊被標記為高風險的區域——枯萎沼澤。
“七天後的低潮期,是我們的機會。”他沉聲道,“現在有了護盾,麵對沼澤核心的能量陷阱和怪物攻擊,我們更有把握。必須在下次能量高潮到來前,揭開‘腐臭泥潭’的秘密,拿到更多的‘靜滯苔蘚’,甚至……找到那個可能的‘時空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