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的銀色空間內,時間仿佛失去了意義。隻有儀器低沉的運行聲和三人略顯急促的呼吸聲在回蕩。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類似於臭氧和金屬混合的陌生氣味,這是異星造物內部獨有的氣息。
林雨晴全神貫注地解讀著牆壁上流動的銀色文字和符號,雙手在便攜分析儀上飛快操作,試圖建立更穩定的通訊協議。趙天河和兩名“扞衛者”隊員則警惕地檢查著這個狹小空間內的每一個角落,尋找任何可能的出口、控製接口或其他線索。
“身份驗證協議非常……抽象。”林雨晴眉頭緊鎖,“它似乎並非通過語言或基因識彆,而是在檢測某種……‘意識頻率’或‘存在本質’。它要求我們證明自己是‘秩序的維護者’而非‘混亂的散播者’,是‘傳承的火種’而非‘毀滅的餘燼’。”
這種基於哲學概念的驗證方式,讓習慣了二進製邏輯和生物識彆的三人感到棘手。
“秩序的維護者……”趙天河重複著這個詞,回想起自已守護基地、對抗兄弟會和未知威脅的經曆,回想起與晶髓意識溝通時傳遞的秩序意念。他再次將手按在冰冷的銀色牆壁上,閉上雙眼,不再試圖用語言回答,而是將自已的意誌核心——那份守護家園、維係生命、對抗毀滅的堅定信念,毫無保留地、純粹地投射出去。
他“看到”了基地從廢墟中崛起,看到了幸存者們眼中的希望,看到了與晶髓的共鳴,看到了對抗“鐵氅”和“先驅”的決絕……
片刻的沉寂後,牆壁上的文字發生了變化,紅色閃爍的能源警報依舊,但多出了一行新的信息:
【意識頻率驗證通過。確認為:潛在秩序協同單元。權限等級:訪客臨時)。】
【警告:核心能源儲備低於維持閾值。生態循環係統將於7.3標準單位時間後關閉。核心數據庫訪問權限受限。】
【請求:提供可用能源坐標或協助獲取能源。或授權進入最低功耗休眠模式休眠期間無法提供任何功能支持)。】
驗證通過了!但危機並未解除。能源問題迫在眉睫。
“它把我們當成了‘潛在秩序協同單元’……看來我們的‘簡曆’還算合格。”趙天河苦中作樂地開了個玩笑,緩和了一下緊張的氣氛,“但它需要能源,大量的能源。我們被困在這裡,上哪裡去找?”
“也許……它指的能源,並非我們常規理解的電力或聚變能?”林雨晴推測道,“還記得晶髓嗎?那種純淨而龐大的地脈能量?這個裝置來自高等文明,它們使用的能源形式可能更接近宇宙的本源力量。”
趙天河心中一動。他再次嘗試與裝置溝通,這一次,他將晶髓能量的那種浩瀚、生機勃勃而又穩定的波動特征,以及之前感受到的凍土之心、轟鳴山脈節點的不同能量特質,作為“信息樣本”傳遞了過去。
裝置再次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分析這些陌生的能量簽名。然後,牆壁上浮現出新的信息:
【檢測到多種原生星球能量場特征。符合‘蓋亞意識網絡’初級節點能量簽名。】
【方案:可利用‘蓋亞意識網絡’進行遠程能源補充。但需要建立穩定的能量虹吸通道。當前裝置狀態無法獨立完成。需要‘協同單元’引導並提供初始坐標錨點。】
【風險:能量虹吸可能引起‘蓋亞意識網絡’局部擾動,並可能被‘收割者’或其‘先驅’偵測。】
“蓋亞意識網絡!”林雨晴驚呼,“它指的是遍布星球的地脈能量節點!它果然能識彆並利用這種力量!”
“引導?坐標錨點?”趙天河立刻明白了關鍵。他就是那個“協同單元”,而他能與晶髓建立連接,鏽蝕峽穀的晶髓就是最熟悉的坐標錨點!
這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巨大的風險。為這個異星裝置補充能源,或許能解鎖更多功能,找到脫離此地的方法,甚至獲得對抗“收割者”的關鍵信息。但能量虹吸可能驚動晶髓,甚至可能引來“先驅”乃至“收割者”的注意。
“沒有其他選擇了。”趙天河看向林雨晴和兩名隊員,“我們必須嘗試。否則,一旦生態循環關閉,我們和這個裝置裡可能保存的寶貴知識,都將徹底消失。”
他讓林雨晴通過分析儀,儘可能多地記錄下裝置目前能訪問的有限數據庫信息,尤其是關於“收割者”、“先驅”以及它自身功能的信息。然後,他走到空間中央,盤膝坐下,示意兩名隊員警戒。
他深吸一口氣,排除雜念,全力運轉精神力,通過體內那絲與晶髓連接的橋梁,再次嘗試進行深度溝通。這一次,目的不再是分享信息或尋求幫助,而是……“引導”能量。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他需要像一個精準的導管,一邊連接著晶髓那浩瀚而略帶“情緒”的意識,一邊連接著這個冰冷、理性、渴求能源的異星裝置。
他首先向晶髓意識傳遞出緊急的、需要借助力量的請求,並將那銀色裝置散發出的“秩序”與“守護”意念儘管來自異星,但其核心目的似乎與保護星球文明相關)作為證明,試圖獲得它的理解和許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起初,晶髓的意識傳來一陣困惑和本能的排斥。外來造物試圖汲取它的力量,這觸動了它自我保護的機製。
趙天河沒有放棄,持續傳遞著信任與急需的意念,並將星海威脅的緊迫性再次強調。他仿佛一個中間人,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偉大存在之間艱難地斡旋。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銀色空間內的燈光似乎都因為能源匱乏而黯淡了一絲。
就在趙天河感到精神力即將透支,意識都有些模糊時,轉機終於出現!
晶髓那龐大的意識波動,似乎終於權衡了利弊,或者說,基於對趙天河這個“協同單元”的信任,它那浩瀚的能量洪流,不再排斥,而是順著趙天河構築起的無形橋梁,分出一縷極其細微、卻無比精純的能量流,緩緩湧向那銀色裝置!
與此同時,趙天河將這能量流的“坐標”和“特征”,同步引導向銀色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