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的聲音沉了沉,帶著幾分過來人的疲憊:“小林,你在基層這麼多年還不清楚?市裡做決策,先看的是硬性指標。”
“他們怕舉子區的物流、供應鏈跟不上,耽誤了項目投產進度,到時候問責下來誰都擔不起。”
“至於投資方意願,市裡不是沒考慮,是覺得項目落地優先於選址偏好,他們覺得星河是衝著技術轉化和市場來的,隻要項目能建起來,在哪建對企業影響不大。”
“這種事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有個新能源材料項目,投資方本來選了郊縣,最後還不是被調到開發區,理由也是配套更成熟。”
林濤握著手機的手一緊,喉嚨發堵,他不甘心的說道:“可江董不是普通投資方啊,他手裡的固態電池技術是獨一份的,就不能特殊對待?”
“正因為技術關鍵,市裡才更要統籌。”張老歎了口氣。
“不過你也彆太急,市裡說了會給舉子區補政策,去年高新區搶了經開區的芯片封裝項目,最後不也給經開區批了個專項款?後續我幫你盯著,爭取要個產業扶持基金的名額,也算少虧點。”
掛了電話,林濤無力地坐在沙發上,臉色灰白,李江河見他這副模樣,心裡也有了數,上前一步低聲問道:“老領導那邊……沒辦法?”
林濤點了點頭,聲音沙啞:“市委定的調,誰也改不了,烤魚區靠港口,市裡說方便後續運輸,就把項目劃給他們了。”
哪怕他們知道烤魚區就是來摘桃子的,但是理由也相當充分,最重要的市委已經做出了肯定。
他們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誰叫他們沒後台沒人家後台大。
李江河攥緊了拳頭,又重重鬆開,臉上滿是憋屈,卻也隻能接受現實。
“那……江董那邊怎麼辦?咱們怎麼跟他說?”
林濤沉默了幾秒,拿起手機,翻出江辰的號碼,手指懸在屏幕上遲遲沒按下去。
最終,他還是咬了咬牙,按下了撥號鍵。
電話很快被接通,江辰溫和帶著笑意的聲音傳來:“林書記,咋有空給我打電話?是工廠項目有進展了?”
聽到這話,林濤心裡更不是滋味,語氣帶著歉意:“江董,實在對不起,有個壞消息要跟您說……”
“市委那邊剛剛做了決定,說從全市統籌規劃考慮,讓把超級電池工廠的項目轉到烤魚區,說是那邊靠港口,方便後續運輸……我找了我的老領導,可這是市委的集體決策,實在沒辦法更改……”
電話那頭的江辰,原本正看著陳陽送來的車型設計圖。
聽到這話時,他翻看設計圖的手猛地一頓。他靠在辦公椅上,眉頭緩緩蹙起,原本溫和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
他當初做決定的時候,季軍不是沒和他說過如果要選在他老家,烤魚區其實是最優解。
那裡背靠長江,還擁有工業體係,等超級電池工廠建成之後可以直接通過水運直接送到滬上的港口,物流成本確實更低,但即便如此,
他還是鐵了心的選舉子區,根本不是圖什麼成本,圖什麼方便,而是因為那是生他養他的地方。
他想著項目落地後,能帶動老家的就業,讓那個曾經號稱全國勞務輸入第一縣的家鄉的人不用再背井離鄉打工。
這份鄉土情分,是他對項目選址唯一的執念。
可現在,市委一句輕飄飄的統籌規劃,就把他的心意拋在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