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達心裡自有盤算,直接弄死劉太後是能解決問題,但是弄死劉太後親政之後呢?
他從傀儡皇帝變成了實權君主,除了身份權力的轉變,朝堂各方勢力盤根錯節,他想徹底掌控朝政不會比現在容易,那些依附劉家的臣子未必會真心歸順,暗地裡的掣肘隻會更多。
也費時間!
所以,顧達打算讓劉太後在明麵上繼續把持朝政,吸引各方視線,自己則在暗地裡積蓄力量,發展勢力,收攏好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現在,顧達的眼線已經滲透了太後的親信圈子,向著皇城內外蔓延,六部衙門、地方州縣、甚至禁軍之中,都已有了顧達的人。
劉太後也對那“心聲係統”越發依賴,每日靠著係統裡傳來的“顧達心聲”安心度日。
係統總說顧達對她敬畏有加,私下裡常念叨“太後撫育之恩重如泰山”,甚至“夜裡夢見太後訓斥,醒來都要後怕許久”。
她聽著這些,對顧達的戒心日漸鬆懈,連帶著對自家親信的管束也鬆了幾分——畢竟在她看來,顧達不過是隻還沒長齊羽毛的雛鳥,翻不出她的手掌心和掌控。
她哪裡知道,那些“心聲”全是係統顛倒黑白的把戲。
顧達真正在想什麼,她一句也沒聽見。
當顧達順利接管了皇城內外勢力,發動宮變把劉太後趕下台後。
劉太後也在慈安宮裡收到消息時,手上已經無可用之人。
“你……你要做什麼?”劉太後猛地站起,鬢邊的鳳釵搖搖欲墜。
顧達緩步走到她麵前,玄色龍袍掃過地上的碎珠,語氣平淡卻帶著刺骨的冷:
“做什麼,這人是拿回屬於我的一切!”
“是不是很奇怪,……我為什麼會成功?”
見劉太後瞳孔驟縮,他輕笑一聲,“因為那係統,從一開始就是假的呀!”顧達低聲對著劉太後道。
劉太後如遭雷擊,踉蹌著後退兩步,那些所謂的“敬畏”“感恩”,原來全是假的?她聽見的,從來都是顧達想讓她聽見的!
不不不!!!
“不——不可能!”劉太後猛地捂住耳朵,絕望的哭喊在空曠的宮殿裡回蕩。
“哀家看著你長大,你怎麼敢……你怎麼敢!”
可一切都晚了。
她劉家完了!
“劉家完了。”這是顧達留給她的最後一句話。
很快!劉太後得到了和原主前世一樣的結局,那些依附劉家的臣子,或被罷官抄家,或被流放三千裡。
至於劉家,劉家滿門則被削去所有爵位,貶為庶民,皇榜昭告天下,永世不得入朝為官。
三個月後,顧達以雷霆手段肅清朝堂。將那些盤根錯節的勢力一一拆解。從寒門提拔的新科進士與忠心老臣填補了空缺,朝堂風氣為之一新。
他經常去看望劉太後,將原主所受之苦通通返還,彼時她已形容枯槁,見了他隻是呆呆地笑,嘴裡反複念叨著“係統騙我”。
春和景明之日,顧達身著袞龍袍,站在殿上,接受百官朝賀。
大啟朝的天,終於變了。
首先是整頓官員,他親自定了個《考績法》,地方官能不能升官,就看當地老百姓過得好不好、莊稼長得豐不豐收。
派去各地查崗的禦史,全從窮苦人家的讀書人裡挑出品行過關的,這樣就斷了那些大家族拉幫結派的路子。
接著是搞農業,他讓人在全國推廣新稻種,這是他悄悄讓人在南方試種了五年的好東西,一畝地能多打三成糧食。
又修水渠引河水,把西北的戈壁灘開辟出上萬畝好地,讓沒家的流民有了地方種地吃飯。
發展手藝,顧達在京城開了個“百工坊”,不管是打鐵的、織布的,還是造船的……隻要能想出新法子,就給銀子、給官職。
不到兩年,工坊裡就造出了帶齒輪的水車,一天能澆一百畝地;織出了比蜀錦還薄的“雲紗”……
十年後,大啟的都城成了各國都來朝拜的中心。西域的商人趕著駱駝來換絲綢,東瀛的使者跪著求要稻種,連最北邊的部落都捧著貂皮來學打鐵。
把朝廷裡的亂子徹底解決、國家根基打牢後的第五年,他開始了統一各國的大業。
短短五年,從北狄到百越,從東海海邊到西域沙漠,以前那些國家的地盤上,漸漸都插上了大啟的龍旗。
顧達沒下令屠城,也沒強迫百姓搬家,隻是讓百工坊的工匠走遍各地,教人們種地、織布、造船。
讓文官們編寫統一的法律,統一貨幣,語言,開辦書院……
風吹過他的龍袍,帶來遠處麥田的清香。
大啟的太陽正掛得老高,把顧達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像一條通往更長遠未來的路。
喜歡快穿之恣意暢快人生請大家收藏:()快穿之恣意暢快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