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轉過頭,一臉無奈地看著背上的應龍刺青。
關於該刺青的由來,得從“原主”的伯父開始說起。
“原主”的伯父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刺青師。
義和團運動爆發後,他從一位來曆不明的道士那兒得到這幅應龍刺青,說它具有神力,隻要將其刺於背上,就能獲得庇佑,刀槍不入。
不過,這幅應龍刺青不能濫用,不可刺在多個人的身上。
在為某人刺下這條應龍後,必須要等此人死後,才能將其刺在下一個人的身上,否則就沒法獲得神力的庇護。
在義和團運動如火如荼的那個年代,類似於此的“獲取神力”的“技法”,屢見不鮮。
於是乎,伯父將這條應龍刺在決定參加義和團運動的“原主”父親背上,以保佑他平安歸來。
湊巧的是,“原主”父親投身義和團運動後,竟然還真的全須全尾地回到故鄉。
如此,李家上下確信這幅應龍刺青真的具有神力,視其為珍貴的傳家寶。
“原主”父親病死後,家族長輩提議讓“原主”繼承這幅應龍刺青。
對此,“原主”猶豫許久。
是時,他這麼問伯父:
“伯父,這刺青真的有神力嗎?”
“隻不過是在身上刺圖案,怎麼可能會有神力呢。”
“既然這幅刺青無用,那為什麼父親還要將其刺於背上?”
“即使沒有這幅刺青,他還是會去打洋人——義和團中的許多人,都是如此——之所以要裝作這幅刺青有神力,純粹是想讓家人們心安而已。”
得知真相後,“原主”不再躊躇,毅然決定繼承這幅毫無用處,但是見證過“縱使實力相差懸殊,也要與侵略者決一死戰”的激蕩時代的應龍刺青!
他要借助背上的刺青,時刻警醒自己:不要遺忘父輩的功績!一定要繼承父輩的勇氣!
就這樣,本已病入膏肓的伯父,強撐起最後的氣力,花了足足半年的時間,使這條應龍在“原主”背上重現。
在刺下最後一筆——即為這條應龍點上眼睛後——伯父就像是了卻了一樁心願,緩緩閉上眼睛,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至此,“原主”在故土再無熟悉的親友,得以毫無後顧之憂地闖蕩美國。
李昱並不喜歡刺青——但凡是受過正經教育的人,都不會覺得刺青是什麼好東西。
哪怕是養殖生物們極力推崇的西方世界,也不會有哪個大戶人家會允許子女刺青。
但是,刺於其背上的應龍,並不是為了耍帥裝酷,更不是為了耀武揚威,而是寄宿著令人動容的英雄事跡。
如此,即使是討厭刺青的李昱,也不禁對其產生了幾分敬意。
當然,為免嚇到彆人,李昱鮮少在外人麵前顯露背上的刺青。
不得不說,“原主”伯父的手藝確實了得。
他親手刺下的這條應龍,不僅栩栩如生,而且有著非常豐富的細節,絕對當得起“巧奪天工”的評價。
因為太過逼真、精致,若讓不知情的人突然瞧見,還真有可能被嚇到。
好比說現在,簡奈爾怔怔地緊盯著“應龍”,一副被震懾住的模樣。
簡單地解釋完背上刺青的來曆後,李昱麻利地穿戴整齊。
“修女,抱歉了,讓你看見嚇人的東西。”
簡奈爾慢半拍地緩過神來,輕聲道:
“雖然我不太懂刺青,但我覺得你的刺青非常漂亮,好像藝術品。”
這時,因“一騎當千Lv.B”的加持,而有著出眾嗅覺的李昱,突然聞到什麼東西快被燒焦的氣味。
他仰起頭,抽了幾下鼻子。
“修女,你有關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