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簡奈爾的應允後,李昱在鋼琴前方坐定,迫不及待地打開琴蓋。
自穿越以來,就再也沒彈過琴了……久違地觸碰琴鍵,使李昱精神一振。
他先按了幾個按鍵,悠揚的樂聲傳出。
保養得不錯。李昱暗忖。
下一刻,他的雙手十指以優雅的動作跳動起來,奏出貝多芬的《G大調小步舞曲》。
這是非常有名的曲子,有名到哪怕你未聞其名,也多半聽過其旋律。
今晨的陽光很好,淡金色的霞光穿透窗戶,灑在簡奈爾的身上……此景此幕,令李昱下意識地彈奏這首歡快、舒心的曲子。
看著得心應手地駕馭琴鍵的李昱,簡奈爾連眨美目,頰間的驚奇之色漸濃。
須臾,李昱敲下最後一個音符後,她以打趣的口吻讚歎道:
“能將貝多芬的《G大調小步舞曲》彈出這種水平,可不是普通的業餘愛好者哦。”
簡奈爾竟能精準地說出曲名……這引起了李昱的好奇。
“修女,你也懂音樂嗎?”
這時,李昱後知後覺地回想起簡奈爾昨晚提及過:她的養母是頗有名氣的小提琴家。
簡奈爾愣了愣,乾笑了幾聲:
“略懂而已。我曾跟著養母學過一點小提琴。”
她似乎不願多談此事,前腳剛說完,後腳便岔開話題:
“太好了,這般一來,日後唱聖歌時,我們就有鋼琴伴奏了。”
顯而易見,簡奈爾並不願意……或者說是還不願意向李昱講述她與她養母的過往。
於是乎,李昱並未多嘴,輕笑幾聲後便緩緩關上琴蓋,然後扭頭掃視除他與簡奈爾之外,就沒有其他人的空蕩蕩的教堂。
“修女,今天有什麼工作嗎?今天是我上班的第一天,我很想努力表現自己呢。”
“不可以將‘履行牧師職責’稱作為‘上班’哦。”
簡奈爾佯裝出不滿的模樣,沒好氣地勸誡李昱後,扭頭看向窗外的街道。
“今天不是禮拜日,如無意外的話,應該不會有教友來訪。
“所以……我們去打掃街道吧。
“街上的落葉積多了,是時候好好清理一番了!”
李昱聞言,忍俊不禁,口中嘟噥:
“做義工嗎……很有牧師的感覺呢。”
有許多人分不清“牧師”與“神父”,經常將他們混淆。
實質上,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要想講清楚“牧師”與“神父”的區彆,得先從基督教的三大流派開始講起。
公元392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將基督教確立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羅馬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後,雙方都覺得自己這邊的基督教才是正統,矛盾產生,埋下了分裂的伏筆。
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原本統一的基督教會分裂為以羅馬為中心的西方教會(即天主教),以及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方教會(即東正教)。
1517年,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條論綱》,發起宗教改革運動,天主教內部分裂出新的教派,即新教。
以上,便是基督教的三大流派(天主教、東正教、新教)。
神父乃天主教和東正教的神職人員,而牧師則是新教的神職人員——這就是二者的根本區彆。
因為牧師並不代表天父行使權能,所以不能用“Father”來稱呼牧師。
對牧師的尊稱是“TheRev.”——比如對李昱的尊稱,就是“TheRev.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