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裡,氣氛凝重。
幾個受傷逃回來的殺手跪伏在地,頭都不敢抬。
他們麵前的托盤上,正擺著一封信。
慶帝坐在龍椅上,臉色極為難看。
“打開。”他啞著嗓子命令。
老太監連忙上前,手微微發抖。
他小心地挑開信封,抽出裡麵的紙條。
隻看了一眼,他的臉瞬間煞白。
“念!”慶帝不耐煩地催促。
“陛、陛下……”老太監的聲音抖得更厲害了。
“念!”慶帝猛地一拍龍椅扶手。
老太監“撲通”一聲跪倒,尖聲喊出那句話:
“大景國,拿來吧你!”
整個大殿霎時死寂,所有大臣都僵在原地。
拿來吧你?這算什麼話?
這根本不是戰書,簡直是街頭混混般的羞辱!
慶帝先是一愣,隨即暴怒衝頂,臉漲得通紅。
“逆臣!豎子!賊子!”他扯著嗓子嘶吼,“你竟敢這樣羞辱朕!”
他猛地起身,冠冕都歪了,指著底下群臣大罵:
“廢物!全都是廢物!”
“朕養你們這些人有什麼用?啊?”
“江山都要被人奪走了,你們就隻會跪在這兒發抖嗎?”
他抓起奏折,狠狠向下砸去。
大臣們把頭埋得更低,大氣不敢喘。
慶帝在龍椅前踱來踱去,喘著粗氣。
那句“大景國,拿來吧你!”在他腦中反複回響。
突然,他“哇”地一口血噴出來,濺在龍袍上。
“陛下!”
“陛下保重啊!”
殿內頓時亂作一團,太監宮女慌忙上前攙扶。
慶帝一把推開他們,搖晃著坐回龍椅。
他看著龍袍上的血跡,又望望底下惶恐的臣子,心頭湧起的已不是憤怒,而是一陣深深的無力。
他明白,大勢已去。
如今的他,真的已山窮水儘了。
……
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聶家軍營,氣氛卻是一片昂揚。
中軍大帳內,巨大的沙盤上,密密麻麻插滿了代表大景各處城池的旗幟。
其中,靠近邊境的十數麵旗幟,已經被換成了代表聶家的赤紅色。
聶大剛魁梧的身軀站在沙盤前,大手一揮,豪氣乾雲。
“軍師,那幫殺手回去,肯定把咱們的問候帶到了。”
“你說那慶帝老兒看到信,會不會氣得從龍椅上蹦起來?”
諸葛亮坐在案後,手持羽扇,輕輕搖動。
他臉上掛著一抹淡然的笑意。
“氣是必然的。”
“不過,光是氣他,還遠遠不夠。”
他的目光落在沙盤上,羽扇的扇柄在沙盤中心畫了一個圈。
“陛下,你看。”
聶大剛湊了過去,順著諸葛亮所指的方向看去。
“大景腹地,城池星羅棋布,彼此互為犄角。”
“若是逐一攻克,耗時耗力,還會給我軍帶來不必要的傷亡。”
諸葛亮的聲音不疾不徐,帶著一種洞悉全局的沉穩。
“但如果我們能再拿下這十座城。”